肾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葵花籽对肾的危害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葵花籽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食,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喜爱。然而,过量食用葵花籽可能对肾脏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影响肾脏代谢、引发高脂血症、增加肾结石风险、诱发痛风性肾病、肝功能障碍等。 1、影响肾脏代谢 葵花籽含有较高的热量和脂肪,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体内水分缺乏,从而对肾脏的代谢功能产生负担。长期大量食用葵花籽可能影响体内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稳定,进而干扰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这种代谢紊乱可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其排毒和调节功能。 2、引发高脂血症 葵花籽中富含油脂,过度消费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进而引发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增加血管壁的负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这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害,也对肾脏健康产生潜在威胁。高脂血症可能加重肾脏的血液过滤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3、增加肾结石风险 葵花籽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草酸在体内与钙等矿物质结合可能形成不易溶解的物质,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肾结石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影响肾脏的正常排尿功能。为了减少肾结石的发生,应控制葵花籽的摄入量,并增加水分摄入,帮助稀释尿液中的草酸。 4、诱发痛风性肾病 葵花籽含有一定的嘌呤成分。嘌呤代谢产生的尿酸过多可能沉积在肾脏,诱发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是一种由于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而引发的疾病,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控制葵花籽的摄入,以降低痛风性肾病的风险。 5、肝功能障碍 在代谢葵花籽时,可能影响肝脏健康,甚至出现肝功能障碍。 建议适量食用葵花籽,避免过量摄入,特别是在已有肾脏疾病或代谢问题的情况下。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草酸和其他有害物质对肾脏的压力。对于经常食用葵花籽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肾脏及肝脏的健康状态。
1019
2024-09-07
百令胶囊功效与作用能降肌酐吗
朱汉威
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百令胶囊具有一定的辅助降低肌酐的作用。百令胶囊主要成分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具有补肺肾、益精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百令胶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一定的作用。 1、补肺肾: 在中医理论中,肺和肾与呼吸、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密切相关。肺为娇脏,负责呼吸,百令胶囊通过补肺,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缓解因肺虚导致的咳嗽、气喘等症状。肾主水,负责水液的代谢,补肾有助于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改善因肾虚引起的面目虚浮、夜尿清长等症状。 2、益精血: 精血是中医中重要的概念,精血充盈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百令胶囊通过益精血的作用,可以达到滋养身体的目的。精血是身体的根本,补益精血有助于滋养全身,改善因精血不足导致的精神疲乏、面色苍白等症状。中医认为“精能生髓”,髓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益精血有助于强健骨骼,缓解腰背酸痛。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对于肌酐升高的患者,百令胶囊可能通过上述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肌酐水平。但百令胶囊降低肌酐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替代其他主要的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的肌酐升高是由于急性肾损伤引起的,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需要及时去除病因,如纠正休克、解除尿路梗阻等,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百令胶囊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帮助肾脏恢复功能,降低肌酐水平。 如果是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肌酐升高,除了使用百令胶囊等药物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采取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蛋白尿、纠正贫血等治疗措施。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减轻肾脏的负担。
1029
2024-09-06
男性肾钙化灶究竟是什么?严重吗?
李伟
主治医师
泌尿内科
💁肾钙化灶,与肾脏健康息息相关。对于男性而言,由于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因素,有时候可能会更容易遇到与肾脏相关的问题,包括肾钙化灶,肾钙化灶的严重性取决于其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伴随的其他肾脏病变情况。 👉肾钙化灶是指肾脏内局部区域钙盐异常沉积的现象,可能由肾脏炎症、结石、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男性因生理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相较于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容易出现肾钙化灶。 🚨一般情况下,小且孤立的肾钙化灶对肾功能影响有限,但若钙化灶增大、增多或伴有肾功能损害,则需高度重视。男性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尿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评估肾钙化灶的严重性。 👨男性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更倾向于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肾脏负担,促进肾钙化灶的形成。男性还应警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肾脏的潜在损害,这些疾病是肾钙化灶的重要诱因。 在日常生活中,男性应对肾钙化灶的注意事项: ⏩调整饮食结构:每日食盐摄入量严格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如菠菜、西兰花、苹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肾脏。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检测,以及肾脏超声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评估。 🌷肾钙化灶作为肾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存在与否以及严重性程度都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对肾钙化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护肾脏的好习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和看法!还可以通过查看文章图片了解如何预防肾钙化灶。
753
2024-09-05
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公式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单位下的血肌酐浓度。当血肌酐浓度以 μ mol/L为单位时,Ccr=0.818×Scr(μmol/L)/(140−年龄)×体重(kg)。如果计算对象为女性,通常需要将计算结果乘以0.85以进行校正。当血肌酐浓度以mg/dl为单位时,Ccr=72×Scr(mg/dl)/(140−年龄)×体重(kg)。同样,如果计算对象为女性,结果也需要乘以0.85进行校正。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评估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能力。确定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血肌酐浓度,根据血肌酐浓度的单位选择合适的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如果计算对象为女性,将结果乘以0.85进行校正。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80-120mL/min,但这一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内生肌酐清除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肌肉量等。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以避免误差。内生肌酐清除率能够较好地反映肾功能状态,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生肌酐清除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评估肾功能,特别是在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分期中。通过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内生肌酐清除率也是评估药物对肾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
1444
2024-09-05
隐血10+-什么意思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隐血10+-,通常是指尿隐血(+),这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意味着在尿液中检测到了红细胞的存在,但数量较少,尚未达到(++)的程度。具体来说,这个指标表明在显微镜下,每一个50倍显微镜视野中有大约10个的红细胞,属于轻微血尿的范畴,检测结果为弱阳性。 隐血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等,都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少量红细胞,从而引起隐血现象。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通过休息和调整生活习惯即可缓解。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从而引发出血,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此时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尿毒症、膀胱癌、肾结核等,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这些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也可能因经血污染尿液而导致隐血现象。这种情况下,建议在月经结束后再次进行检查以排除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隐血虽然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其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发现隐血现象时,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隐血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1376
2024-09-05
肾移植最佳肌酐值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移植后的最佳肌酐值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对于男性来说,肌酐正常范围一般在50-110μmol/L,而女性则在40-100μmol/L。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个体差异、移植肾脏功能状态、术后恢复情况等。 肾移植后患者的肌酐值会逐渐下降,并趋近于正常人的范围。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病变的肾脏肌酐正常值范围通常适用于大多数人。然而,这些数值并不完全适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因为他们的肾脏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主要观察的是肌酐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一个固定的最佳值。如果肌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波动范围在10-20μmol/L,这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合理的。这表明肾脏功能在逐渐恢复,并且没有明显的病变迹象。 但是,不同患者因为供体肾脏的大小、功能、与受者匹配程度不同,以及是否发生排斥反应、病毒感染、原发病复发等情况,都会使得肌酐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最佳肌酐值应该是根据其个体情况来判定的。 此外,肾移植术后患者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肾功能,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肌酐值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或者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表明移植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739
2024-09-05
透析患者血压低不要担心,这些调理措施来帮你
彭涛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适合于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的人群。 ☝️在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血压降低的情况,也要及时进行调理。 ✅调整透析方案:如果超滤过多导致血容量下降过快,引起低血压,可适当减少每次透析的超滤量,避免脱水过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透析时间和频率,减轻对血压的影响。 ✅药物治疗:在透析前或透析中,根据情况使用米多君等升压药物,提升血压。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避免血压过低。 ✅饮食和水分管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饮食中的盐分摄入,并合理控制水分摄入,维持血容量。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体质,改善血管弹性。 ❗️可以了解一下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低的危害,大家可以多多注意一下: ⭕️ 脑灌注不足 :低血压会导致大脑血流减少,严重时可引起意识丧失、头晕或一过性黑矇,长期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损伤。 ⭕️ 心肌缺血 :血压下降减少了心脏的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 ⭕️ 肾脏功能恶化 :透析期间的低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影响滤过功能,增加治疗难度。 ℹ️如果想要了解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不妨去看看图片上的内容,在看了文章之后,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想要了解的问题,都可以打到评论区。
494
2024-09-05
4点尿了8点还是晨尿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可以按照清晨醒来后的第一次排尿来理解晨尿,此时8点排尿不算晨尿;而在医学领域或特定情境下,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来重新定义和判断,此时8点排尿也可算晨尿。 晨尿往往被简单理解为清晨醒来后的第一次排尿。强调了时间上的清晨与行为上的首次排尿两个要素。如果按照这种理解,那么当在凌晨4点已经进行过一次排尿后,到早上8点时的排尿自然就不再是晨尿,因为它已经不是清晨醒来后的第一次排尿了。 然而,在医学领域,晨尿的概念可能更加复杂和具体。在进行某些医学检测或研究时,医生或科研人员可能更关注尿液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浓度、成分变化等因素,而不仅仅是排尿的时间点。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凌晨4点已经排尿,但如果8点时的尿液满足了检测或研究所需的特定条件(如滞留时间足够长、浓度适中、含有特定成分等),那么它仍然有可能被视为晨尿或符合检测要求的样本。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作息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晨尿”的定义和应用。例如,如果习惯于夜间多次起床排尿,那么对于自身来说,晨尿的时间点可能会相对提前或延后;如果患有某些疾病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疗,尿液成分和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晨尿的医学价值。
1425
2024-09-05
肌酐400多维持了五年有事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400多μmol/L维持了五年,这种情况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在这段时间内相对较为稳定,可能没有事,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常情况下,血清或血浆肌酐的参考范围男性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肌酐400多μmol/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表明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然而,患者能够在此水平维持五年,说明其肾功能在这段时间内相对较为稳定,可能没有事。 患者的肾脏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肌酐水平的稳定。患者可能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以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尽管肌酐水平在五年内保持稳定,但患者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高血压、心脏疾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肌酐水平在后续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肾功能正在逐渐恶化。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以监测肾功能的变化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以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情绪对肾脏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314
2024-09-05
尿抗坏血酸1+严重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抗坏血酸1+即尿抗坏血酸(+),尿抗坏血酸(+)通常并不严重,且有时可出现在正常人中。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这一结果,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也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药物摄入,避免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 抗坏血酸,即常说的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用的水果和蔬菜中。因此,人体容易通过日常饮食摄取到足量的维生素C。当体内维生素C含量较高时,多余的维生素C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在尿常规检查中呈现尿抗坏血酸(+)的结果。 尿抗坏血酸(+)的出现,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生理现象,而非疾病的表现。可能由于近期摄入了大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番茄等,或者服用了维生素C补充剂、静脉输注了维生素C等药物所致。这种情况下,尿抗坏血酸(+)并不需要特殊治疗,也无须过度担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尿抗坏血酸(+)虽然本身并不严重,但可能会对尿常规中的其他检查项目造成干扰。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强还原剂,能够抑制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可能导致尿液标本中的尿糖、尿蛋白、潜血等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这意味着,如果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过高,可能会掩盖某些真实的病理情况,导致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出现偏差。 因此,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尿抗坏血酸(+),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正常饮食后再重新进行测定,以排除维生素C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如果长期的尿中维生素C含量过高,还有生成尿路结石的风险,因此也需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药物摄入。
1442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