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透析病人寿命一般多少
王兴智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透析病人的寿命没有具体数据,可能在几年、几十年不等,因个体差异和多种因素而异,如病情严重程度、透析效果、基础疾病、生活习惯、年龄等。 1、病情严重程度 透析治疗通常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如尿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时间; 2、透析效果 透析治疗的效果是延长病人生命的关键。良好的透析效果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3、基础疾病 病人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控制情况,也会影响透析病人的寿命; 4、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5、年龄 年龄是透析病人寿命的重要因素,年轻病人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体机能和抵抗力,能更好地适应透析治疗。 此外,经济条件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透析病人的寿命。经济条件较好的病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而积极的心态则有助于病人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建议病人积极治疗、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保持积极心态等,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3792
2024-05-31
尿微量白蛋白大于0.15严重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微量白蛋白大于0.15mg/mmol·Cr是否严重与其原因有关,生理性因素导致者通常不严重,病理性因素导致者积极治疗也不严重,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比较严重。 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肾小球蛋白质滤过增加的指标,正常值一般约为0.49-2.05mg/mmol·Cr。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大于0.15mg/mmol·Cr,但是没有超过2.05mg/mmol·Cr,考虑是正常情况,通常不严重,一般是剧烈运动或者摄入过多蛋白食物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治疗,调整上述因素后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大于0.15mg/mmol·Cr,数值偏高较多,而且持续偏高,则考虑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可能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比较严重,肾功能持续损害可出现肾衰竭或尿毒症。如果及时治疗,则可以控制病情稳定,通常不会太严重。 因此,如果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值超过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完善肾功能、肾脏超声检查、血糖和血脂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4294
2024-05-31
糖尿病引发的尿毒症血液透析能活多久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能活多久,主要与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有关,短则3-5个月,长则20-30年。 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是糖尿病肾病的晚期阶段,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脏病变,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如果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年龄比较大,合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且血液透析的效果不佳,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可能存活3-5个月。如果患者比较年轻,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病情稳定,治疗效果良好,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则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可能会存活20-30年。 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106
2024-05-31
肾小球滤过率129算高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小球滤过率129ml/min算偏高,建议遵医嘱进行复查或完善其他检查,确定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用于测量每分钟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液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值为80-120ml/min。因此,肾小球滤过率129ml/min算偏高。肾小球滤过率偏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个体差异、饮食、运动等,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去除诱因后再次检查即可。病理性因素则可能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肿瘤等,患者除了有肾小球滤过率偏高外,还可能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此时需要完善血糖、肾功能、肾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查明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129ml/min是由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肾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糖尿病,使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高血压等。对于因肾脏问题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129ml/min,应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果病情加重,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以减轻肾脏负担并清除体内毒素。
4204
2024-05-31
卧床老人尿少有危险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卧床老人尿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尿少可能由多种潜在的健康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卧床老人尿少可能是脱水的表现,由于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和组织液浓缩,从而减少尿液产生。而脱水会进一步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低血压、休克等。尿少也可能是肾功能不全的征兆,肾脏损伤或疾病可能导致其过滤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进而引起尿量减少。长期卧床的老人由于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容易被致病菌感染,肾功能不全可能进一步导致全身浮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尿少还可能与尿路梗阻、急性肾炎等因素有关。尿路梗阻可能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引起尿潴留等问题;急性肾炎则可能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还可伴有全身浮肿或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相关症状。 因此,当卧床老人出现尿少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家属也应注意老人的饮食和水分摄入情况,保持其身体的水分平衡。
3578
2024-05-31
肾病综合征的最终走向是什么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最终走向包括临床缓解、部分缓解或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具体结果取决于病因、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1、临床缓解: 如果患者肾病综合征比较轻微,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另外,某些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如儿童的微小病变型肾病,经过适当的治疗,也可以达到临床缓解,患儿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2、部分缓解: 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治疗后症状减轻,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蛋白尿和其他症状,这些患者需要长期监测和管理,以维持肾功能并预防并发症。 3、肾功能不全: 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大量蛋白尿,这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液中的蛋白质大量丢失,进而影响肾小管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持续的肾脏损伤和蛋白尿可能导致肾小球的硬化和肾间质的纤维化,最终引发肾功能不全。 4、慢性肾衰竭: 如果肾病综合征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持续的肾脏损伤和肾功能下降会导致肾单位的丧失和肾小球的硬化,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 5、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此时,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无法排出,会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 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进展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的发生率。
3286
2024-05-31
肾功能不全四期能够维持多久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功能不全四期能够维持的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个人体质、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短则1-2个月,长则10-20年。 如果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四期,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患者病情进展速度也比较快,大部分患者可在数周之内发展成尿毒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维持的时间通常是1-2个月;但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可维持的时间较长,积极治疗可以维持5-10年。如果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透析治疗或肾移植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可能会延长生存时间,一般能够维持10-20年左右;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维持时间相对缩短。另外,患者的个人体质也会影响生存时间,体质较好的患者可能维持时间更长。 因此,肾功能不全四期能够维持多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为了延长生存时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盐分含量偏高的食物。
3220
2024-05-31
肌酐16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160μmol/L,离尿毒症的发展距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因为肌酐水平的变化和尿毒症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建议应就医查明引起肌酐异常改变的原因,由专业医生及时诊治,避免情况严重。 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肌酐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通常意味着肾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在不清楚肾脏功能受损的实际情况时,单凭肌酐的水平并不能直接推测发展至尿毒症的时间。 对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解除诱因,通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能得到恢复,从而避免尿毒症的发生。而对于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肌酐升高,病情的发展速度则可能较慢,但如果未能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可能数年或数十年后也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 在预防尿毒症方面,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需要注意控制一些常见的尿毒症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等,也有助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4046
2024-05-30
尿素氮高有什么危险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素氮高可能带来的危险主要包括代谢紊乱、感染风险、肾脏疾病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尿毒症等疾病因素。对于尿素氮高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1、代谢紊乱: 尿素氮的升高可能与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有关,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影响身体的正常恢复和维持。 2、感染风险: 高尿素氮水平表明肾功能受损,这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此外,尿素氮高可能伴随着电解质失衡,如低钙血症,这可能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异常,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尿素氮高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3、肾脏疾病风险: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肾脏过滤和排泄。尿素氮升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受损,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肾肿瘤等肾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肾功能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 4、心血管疾病风险: 尿素氮升高可能与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情况有关。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胸闷、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尿毒症: 长期尿素氮高,说明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尿毒症。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毒素和废物在血液中积累,引起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疲劳、头痛、昏迷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需要通过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存。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心血管检查、电解质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合理摄入蛋白质、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4842
2024-05-30
肌酐112严重吗,处于什么阶段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当肌酐值达到112μmol/L时,属于轻度偏高阶段,如果是因为饮食因素与药物影响导致,可自愈,不严重。如果是由于脱水、肌肉损伤、肾脏疾病导致,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就医。 1、饮食因素: 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肌酐的产生,从而导致肌酐升高,不严重,需要均衡饮食即可逐渐恢复。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肌酐升高,不严重,应遵医嘱服用药物。 3、脱水: 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量,导致肌酐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脱水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避免造成生命危险。 4、肌肉损伤: 如肌肉劳损等,会导致肌肉组织破坏,从而增加肌酐的释放,比较严重,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而且在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运动,避免造成肌肉的二次损伤。 5、肾脏疾病: 如急慢性肾炎、肾衰竭、肾结石、肾肿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过滤功能,导致肌酐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出现升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 肌酐的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而异。对于男性来说,正常值在53-106μmol/L之间,而对于女性来说,正常值在44-97μmol/L之间,普通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从而预防肌酐升高。
4504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