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科室相关科普
灭鼠药中毒的分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灭鼠药中毒的分型分为磷化锌中毒、敌鼠钠盐中毒、溴敌隆中毒、杀鼠灵中毒等,还包含其他灭鼠药中毒。建议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后,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是一种常用的灭鼠药,主要成分为磷化锌。磷化锌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乏力、口唇麻木、肌肉震颤、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2、敌鼠钠盐中毒: 敌鼠钠盐是另一种常见的灭鼠药,主要成分为敌鼠钠盐。敌鼠钠盐中毒的症状与磷化锌中毒相似,但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3、溴敌隆中毒: 溴敌隆是一种长效灭鼠药,主要成分为溴敌隆。溴敌隆中毒的症状包括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4、杀鼠灵中毒: 杀鼠灵是一种香豆素类灭鼠药,主要成分为杀鼠灵。杀鼠灵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黏膜溃疡、皮肤损伤等。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等。 5、其他灭鼠药中毒: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灭鼠药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灭鼠药,如毒鼠强、氟乙酰胺等。这些灭鼠药的中毒症状各异,但大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等。 建议患者中毒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清淡饮食,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4494
2024-06-06
牛奶过敏400数值属于重度吗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牛奶过敏400数值不一定属于重度。牛奶过敏的严重程度不能仅通过过敏源检查数值的高低来判断,而是主要看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炎症的面积。建议患者咨询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在牛奶过敏中,重度过敏的表现可能包括反复呕血便血、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消化道梗阻、肠道蛋白丢失导致的低蛋白血症、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严重湿疹、严重特应性皮炎以及严重呼吸道炎症等。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并且症状较为严重,那么可能属于重度牛奶过敏,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急救治疗。如果患者过敏症状较轻,则不属于重度过敏,此时可以通过口服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平时远离过敏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做好自身防护,以免出现过敏症状。
4500
2024-06-06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五条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预防食物中毒不止有5条措施,但比较重要的5点是选择新鲜食材、合理储存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物烹饪方法、避免使用野生菌类。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1、选择新鲜食材: 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度较高的产品,如肉类、蔬菜、水果等。避免购买变质、腐烂或过期的食品。同时,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2、合理储存食物: 将食物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如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将食物暴露在阳光下或潮湿环境中。对于易腐食品,如肉类、海鲜等,应尽快食用或妥善冷藏。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彻底洗净双手。在烹饪过程中,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和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 4、注意食物烹饪方法: 充分煮熟食物,特别是肉类、禽类和鱼类。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调料,如醋、大蒜等,以增加抗菌能力。 5、避免使用野生菌类: 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有毒成分。在食用前,确保了解食物的安全性。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
4788
2024-06-06
放射冠区出血的症状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放射冠区出血即放射冠区脑出血,其症状为运动功能受损、感觉功能异常、认知功能下降、语言焦虑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情况积极处理。 1、运动功能受损 由于脑出血对皮质脊髓束的干扰,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运动问题,比如病变对侧肢体的无力、行动迟缓,甚至可能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 2、感觉功能异常 脊髓丘脑束在脑出血的影响下,可能导致患者的感觉传导通路受损,造成病变对侧的身体部位感觉异常,如痛觉减弱、触觉迟钝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认知功能下降 大脑皮层的功能在脑出血后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计算困难、方向感丧失等认知障碍。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皆会带来极大的困扰; 4、语言交流障碍 特别是左侧大脑半球的放射冠区脑出血,可能会对患者的语言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甚至完全失语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脑出血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便,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如果出血面积较大,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感染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3304
2024-06-05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采用什么方法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采用迅速切断电源、安全转移患者、全面评估患者状况、迅速联系医疗救助、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等。应立即前往医院,以获得专业救治。 1、迅速切断电源 首要任务是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带电状态。在切断电源之前,务必确保自己不会接触到电流,以免自己也成为受害者; 2、安全转移患者 使用干燥的非导电材料,如木棍或绝缘垫将触电者从电源附近移开至安全、通风的区域。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者再次接触电源,确保他们的安全; 3、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仔细检查触电者的身体状况,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让其保持仰卧姿势,并检查身上是否有其他伤害。同时要留意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心跳是否存在,而瞳孔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4、迅速联系医疗救助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医护人员触电者的具体情况和所在位置,等待救援; 5、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即先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然后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确保每次吹气能让触电者的胸廓有起伏。若身边有急救设备,也可以使用简易呼吸器来帮助呼吸。 此外,如果心跳也停止了,应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关注并维护家中的电气设备与电线。对于已经老化或损坏的电气设备及电线,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换或维修,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3704
2024-06-05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积极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合理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以及适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1、补充血容量: 感染性休克的首要任务是迅速补充血容量,确保重要器官的灌注。通过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以恢复循环稳定,防止组织器官进一步缺血、缺氧; 2、积极控制感染: 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积极寻找感染源,并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以尽快控制感染; 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给予碳酸氢钠片等药物纠正酸中毒,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合理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 在血压明显下降时,应遵医嘱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以提升血压,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 5、适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的作用,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可适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如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以减轻炎症反应。 在治疗期间还应绝对保持卧床休息,并注意做好个人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以免出现口腔感染的情况。
4484
2024-06-05
救护电击伤病员时一定要切断电源是为什么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在救护电击伤病员时,切断电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不仅可以迅速消除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还可以为后续的救治工作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若对这方面存在疑虑,建议先咨询医生,避免自行操作。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时,电流会通过身体,导致一系列的电击伤害。上述伤害可能是轻微的肌肉痉挛、疼痛等,也可能是严重的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切断电源,以阻止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减轻伤害。 切断电源就是通过断开电路中的某个部分,使电流无法继续流动。在救护电击伤病员时,切断电源可以迅速消除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为后续的救治工作赢得时间。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和机械力,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切断电源后,电流停止流动,损伤就会停止。同时切断电源,还可以防止电流继续对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降低死亡风险。 在救护电击伤病员时,切断电源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电源就在附近,可以迅速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如果电源较远或无法直接操作,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如木棍、竹竿等,将带电体与伤病员分离。在切断电源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自己也被电击。
3214
2024-06-05
28岁小伙上厕所太用力引发脑出血怎么办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28岁小伙上厕所太用力引发脑出血,可能的原因包括生活习惯不良、情绪波动、便秘、药物副作用、高血压等,需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生活习惯不良 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在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如厕时用力过猛,可能会引发脑出血。建议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每天晚上最好在10-11点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6-7点起床; 2、情绪波动 在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时,人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如遇情绪波动较大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 3、便秘 长期便秘的患者在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压升高,从而增加颅内压力,容易引发脑出血。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如有便秘症状,应及时就医,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排便时可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坐便器、开塞露等,减轻排便难度; 4、药物副作用 如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等,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在使用药物时,如用力过猛,也可能会引发脑出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如有药物副作用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上厕所时由于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冲破血管壁引发脑出血。定期检查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有高血压病史,应随身携带降压药,并按时服用。上厕所时尽量保持平静,避免过度用力。 为了避免因上厕所太用力而引发脑出血的悲剧发生,患者应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便秘等疾病的发生。
3082
2024-06-05
经肾脏排泄并有明显毒性的药物是什么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经肾脏排泄并有明显毒性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类、非甾体抗炎类、利尿剂、抗肿瘤药物、造影剂等。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1、抗生素类 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其中一些抗生素具有明显的肾毒性,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等。这些药物在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时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出现肾功能下降、蛋白尿等症状。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2、非甾体抗炎类 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常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但这类药物在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时,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可能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减少肾脏血液供应,从而引发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时,应注意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3、利尿剂 如呋塞米注射液、氢氯噻嗪片等,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和高血压。这类药物在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时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可能导致肾脏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并发症。此外利尿剂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在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4、抗肿瘤药物 如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肾小管损伤和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造影剂 造影剂是用于医学影像检查的一种特殊药物,如CT造影剂。虽然现代医学已经使用非离子碘造影剂,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但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使用造影剂前,应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3186
2024-06-05
吸氧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吸氧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血压下降、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抽搐等。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1、恶心: 恶心是吸氧中毒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可能是由于氧气中毒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2、血压下降: 可能是由于氧气中毒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使血压下降; 3、胸痛: 吸氧中毒可能导致肺部循环功能下降,引起胸闷和胸痛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有压迫感或疼痛感,可能是由于氧气过量导致的肺部损伤; 4、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吸氧中毒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不畅、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可能是由于氧气中毒导致的呼吸中枢受损或肺部功能下降; 5、抽搐: 过量吸氧还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遭受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癫痫大发作样等表现,需要紧急处理。 如果出现吸氧中毒的情况,应立即降低吸氧的浓度和用氧的时间,并遵医嘱应用地西泮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204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