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健的科普
下壁心肌梗死有多严重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都处于危及生命的状态,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也是危及人民群众生命的最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如果不治疗,死亡率约50%。如果送到医院给予基本药物保守治疗,死亡率可降到30%以下。如果能够接受溶栓或介入再灌注治疗,急性期死亡率可降到10%以下。 所以不管是下壁心肌梗死,还是前壁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生命已处于危急状态,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状态。这时家属或患者本人需紧急拨打120,呼救医务人员处理,最好给予专业药物治疗或指导,并尽快通过120急救车送到有能力开通闭塞相关血管的医院,给予早期溶栓或再介入治疗。
14.39万
303
2020-12-05
心肌梗塞的牵涉痛可发生在哪里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塞发生时,疼痛部位主要在心前区,因为解剖上,心脏位于此处。除心前区外,其它部位也可出现轻重不同疼痛,即牵涉痛。牵涉痛可发生在多个部位,如肩膀、颈部、咽部、头面部、剑突下、后背,甚至上背、手指、指尖等,且牵涉痛变化很大,个体差异也非常大。 首先要提高警惕,中年以上男性或老年女性患者一旦腰部以上,无论什么部位疼痛,均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患者有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因为部分患者肩膀痛、手指痛或牙痛没有在意,耽误很长时间,最后才明确为心肌梗死。
10.12万
456
2020-12-05
心脏支架后抽烟的后果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人均不建议吸烟,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很明确,健康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或介入术后患者均不允许。因介入术后患者若吸烟,最重要危害是发生其它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即某个严重动脉粥样硬化部位通过介入办法矫正,但其它冠脉同样易再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很严重,可能需再次介入治疗,甚至可能没有机会接受介入治疗。 而结束介入治疗的阶段,吸烟也有很大危害,即是否吸烟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吸烟者支架内再狭窄比率或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故所有冠心病人均建议早期戒烟,避免吸烟。
10.12万
136
2020-12-05
心早搏是什么造成的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早搏往往是心脏的某一个部位提前出现冲动或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出现一次收缩和舒张,严格来讲称心脏早搏。早搏或心脏早搏根据起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起源于左右心房,称为房性早搏;起源于心室,称为室性早搏;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称为交界性早搏。早搏是否需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是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否合并严重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疾病来决定。 许多早搏患者无需治疗,只需观察、安慰、镇静或鼓励,即鼓励患者多进行社交活动、多聊天、多看有意义的书籍、多锻炼,转移注意力,早搏可自然减少,因患者越紧张、越焦虑、越失眠、压力越大,早搏越多。但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需要治疗。
10.29万
71
2020-12-05
房扑的最好治疗方法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房扑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电击复律和导管射频消融,这三个治疗办法没有优劣之分,个体化分析才能给予个体化治疗。 阵发性房扑发生次数较少、偶尔发作一次,无需导管消融,可先观察、药物治疗预防发作。但如果患者为顽固性的反复发作,短期内发作多次且不易终止,电击复律后很快恢复,则这类患者适合导管消融。所以房扑患者要根据发作次数、是否易用药物控制或根据是否合并器质性疾病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8.62万
320
2020-12-05
心肌梗塞的预防方法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塞预防主要参照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因心肌梗死主要发病机制是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突然发生血管急性、完全性闭塞,导致心肌细胞严重弥漫缺血、损伤、坏死。因此,心肌梗塞常见预防方法如下: 1、饮食要清淡,避免油腻食物摄入,不要进食含过多胆固醇和脂肪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蔬菜,不抽烟,尽量不喝酒或少量饮啤酒,不可饮烈性酒; 2、需明确家庭遗传背景,即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无冠心病患者。如果有,需每年做一次心脏方面查体,如血脂、心电图,了解心脏基本情况; 3、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突然发生冠脉闭塞常有诱因,需预防突然发生急性冠脉闭塞事件,即注意导致冠脉斑块不稳定的情况,如天气突然寒冷、情绪突然波动、突然剧烈运动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天气突然变冷或突然变热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率大幅度提高,即天气突然变化,不稳定的情况下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情绪剧烈波动,如突然暴怒、和人争吵、亲人离世等导致过于悲伤或过于劳累等,均易导致冠状动脉原有病变不稳定,进而发生心肌梗死。
10.73万
166
2020-12-05
心肌梗死猝死症状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较易出现室颤、室速、急性左心衰竭,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颤或室速,尤其是快速室速时,患者首先会失去意识,可能是短暂失去意识,具体如下: 1、可突然出现倒地、意识不清,甚至伴肢体抽搐、二便失禁; 2、临床持续心电监护时,如果发生猝死,从心电监护上会发现室颤、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室速,这时时间短,可能还没有失去意识,但会感觉较差。如果持续时间长达10秒以上,患者也会出现短暂失去意识、双眼上翻等。持续心电监护状态下,医生和护士不会让其持续发作下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电击复律、心肺按压等治疗。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及时收治入院,且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11.62万
125
2020-12-05
心脏支架能不做就不做吗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支架能不做就不做,因心脏支架为异物、金属成分,裸支架及涂层支架均为金属载体,而完全可吸收支架目前还未广泛应用,且无确切证据显示优于目前的涂层支架。故预防冠心病最重要,一级预防即从源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若确诊冠心病,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闭塞,即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支架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急性期死亡率,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量进行介入治疗。 而心绞痛,尤其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估测症状、狭窄程度,如冠脉狭窄达90%,甚至更严重,且心绞痛发作频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进行介入治疗。若狭窄程度不重,在80%以下,症状不严重,通过标准、规范化治疗,如给予双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RAS抑制剂等,可明显缓解症状,维持生活质量,此类患者能不做就不做。
9.72万
221
2020-12-05
频发性早搏怎么回事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早搏是指在正常心跳之外,由于心房、心室或者房室结提前发出来的冲动,激动了整个心脏,使心脏出现一个收缩或舒张。所谓频发性早搏,是指患者1分钟早搏发生次数超过了5次。该判定完全是人为判断,根据动态心电图或者心电图,以及简单数脉搏等方式明确。 早搏是否对身体和心脏有危害,首先要看早搏患者心脏功能、结构正常不正常。如果患者心脏扩大,心脏射血能力下降,即便有很少早搏,也要高度警惕,甚至给予少量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预防患者发生猝死。反之,如果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瓣膜情况都完全正常,可能患者1分钟不止5次,甚至10次或是更多,可能对患者危害也不是很严重,通常不需要严格治疗,给予一般治疗即可。
11.52万
5
2020-12-05
孕妇心脏早搏怎么办
孙晓健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孕妇合并早搏,临床上会区别对待,偶发早搏对患者生活、休息或精神状态没有影响,这时给予安慰、开导,无需太多治疗,对孕妇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没有严重影响,可观察及定期复查。 如果早搏次数较多或虽然不多,但孕妇紧张,感觉到明显的躯体不适或感官不适、严重影响生活和休息时需治疗。一般建议应用对胎儿发育影响较小,甚至几乎没有影响的药物。
8.45万
59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