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胃痉挛绞痛后腰酸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对于胃痉挛绞痛后出现腰酸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饮食刺激、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等。因此,若是出现胃痉挛绞痛后腰酸,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1、饮食刺激: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比如摄入过多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有时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痉挛绞痛,自身感觉腰酸的情况。此时,建议患者要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比如面条、粥等,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像辣椒、大蒜等; 2、神经官能症: 当个体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等状态下,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从而引发胃痉挛绞痛。这种痛感有时会放射至腰部,导致腰酸。建议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3、胃炎: 长期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可能会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导致胃痉挛绞痛。当炎症严重时,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部,引起腰酸。对此,建议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比如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盐酸伊托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胃溃疡: 这是胃黏膜的深层损伤,可能导致剧烈的胃痉挛绞痛。当溃疡位于胃后壁时,疼痛更易放射至腰部。对于这种情况,需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比如铝碳酸镁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胃窦切除术、胃部切除术等; 5、急性胰腺炎: 这是一种相对较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剧烈的腹痛。特别是当胰腺炎症扩散至周围组织时,可能引发腰部疼痛。为此,需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多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五种病因外,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等也可能引起该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052
2024-05-31
黄疸患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黄疸患者的护理问题包括皮肤瘙痒、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肝功能受损、心理压力等,黄疸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病情观察、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一、黄疸患者的护理问题 1、皮肤瘙痒: 黄疸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2、消化不良: 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3、营养吸收障碍: 黄疸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恢复; 4、肝功能受损: 黄疸可能伴随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导致肝功能进一步受损; 5、心理压力: 黄疸的明显体征和病情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二、黄疸患者的护理措施 1、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定期为患者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2、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小米粥、排骨汤,促进身体康复;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黄疸程度、肝功能指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5、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黄疸相关知识,指导其正确护理和观察病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如果是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及医务工作者,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同时定期体检以预防黄疸。
3410
2024-05-31
下腹胀吃什么药最有效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对于下腹胀的情况,需根据其病因来选择用药,并存在最有效药物的情况,主要包括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盆腔炎等。因此,建议患者若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 1、消化不良: 这是导致下腹胀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下腹胀,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从而缓解该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若是有胃肠功能紊乱,也可能会出现肚子胀。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促胃动力药,比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从而能够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空; 3、炎症性肠病: 如果是由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导致,可能会需要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酸菌素片等,来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 4、肠梗阻: 对于肠梗阻患者,可能也会出现严重的肚子胀。此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比如麻仁润肠丸、西沙必利胶囊等,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肠梗阻的现象; 5、盆腔炎: 常见于女性患者,对于盆腔炎引起的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抗生素,比如氧氟沙星片加甲硝唑片等进行治疗,从而能够清除病原体,改善炎症症状。 除上述原因外,下腹胀还可能是胰腺疾病、胆道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过多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预防下腹胀的发生。
3050
2024-05-31
上吐下泻口渴是怎么回事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引起上吐下泻、口渴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有消化不良、压力过大、中暑、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等。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后,遵医嘱治疗。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胃肠道功能减弱引起的,这会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并伴有口干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2、压力过大: 长期的精神压力或紧张状态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上吐下泻和口渴的症状。此时,需要适当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可能导致中暑,引起呕吐、腹泻、口干等症状。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和盐分; 4、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起上吐下泻,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流失,患者会感到口渴。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胃肠炎: 由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胃肠道炎症,导致上吐和下泻,脱水是常见症状,患者也可能会感觉嘴巴很干。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肠炎宁胶囊等药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摄入不洁食物。并且,肉食要完全煮熟后再食用。
4862
2024-05-31
是先吃抑酸药还是先保护胃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保护胃的药通常是指胃黏膜保护药。一般情况下,建议先服用抑酸药,再服用胃黏膜保护药。这一顺序有助于更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从而缓解胃部不适。但具体的用药方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抑酸药主要用于降低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通常是需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以确保在胃酸分泌增加时能够发挥最佳疗效。而胃黏膜保护药则能够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害。一般是在餐后服用,因为此时胃酸分泌较为旺盛,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保护作用。 但关于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的具体用药顺序,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而有所不同,也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因此,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除了遵循医嘱用药外,患者还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来维护胃部健康,比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还有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记得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
4650
2024-05-31
上午拉肚子几次下午晚上不拉是怎么回事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拉肚子医学上称为腹泻,上午腹泻几次下午晚上不腹泻很可能是由早餐饮食不当、早晨温度过低、焦虑或紧张情绪引起的,但也不排除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的可能。建议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治疗。 1、早餐饮食不当: 早晨摄入过多油腻、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肠胃受到刺激,引起腹泻。建议早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2、早晨温度过低: 早上温度通常比较低,如果腹部受凉,也可能引起腹泻症状,并伴有腹痛等。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 3、焦虑或紧张情绪: 早晨是开始面对工作、学习等压力的时刻,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影响肠道,从而引起腹泻、发汗等症状。建议放松心态、进行深呼吸,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4、肠道感染: 细菌、病毒等肠道感染是引发腹泻的常见原因,若上午腹泻频繁,可能是感染症状在早晨较为明显。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患者可能在上午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而腹泻多次。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软面条等,这些食物能够减轻肠胃负担,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
4456
2024-05-31
消化道ESD是什么意思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消化道ESD即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是一种在内镜下进行的微创治疗技术,专门针对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及早期消化道癌。若是有上述疾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通过肠镜或胃镜,利用特殊器械将消化道黏膜的黏膜肌层和黏膜层进行剥离,从而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这种手术方法不仅具有微创、不改变消化道结构的优势,还能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风险,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并且有研究表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于早期消化道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患者,不仅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在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病变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接着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超声内镜等设备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和锻炼等方面,比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消化道黏膜。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3784
2024-05-31
腺上皮轻度肠化严重吗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在一般情况下,腺上皮轻度肠化不严重。腺上皮轻度肠化是指胃黏膜上的腺组织发生了轻度的肠黏膜样组织化生改变,这是在胃黏膜活检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中发现的。建议患者一旦发现该类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 腺上皮轻度肠化可能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关。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腺上皮轻度肠化是一种轻度的异常增生,并不等同于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也意味着其恶性转化的风险相对较低。 不过,尽管腺上皮轻度肠化本身并不严重,但患者仍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症状,比如饱胀感、中上腹部钝痛或烧灼痛、恶心呕吐等。并且,在就医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以减轻胃部不适症状。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腺上皮轻度肠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刺激等。因此,建议患者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
3524
2024-05-31
鸡皮样胃炎多久复查第二次
窦晓坛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鸡皮样胃炎指结节性胃炎,复查第二次的时间可能为第一次复查后3-6个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结节性胃炎指内镜下均匀一致隆起小结节的慢性胃炎,对于已经确诊结节性胃炎并接受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此时复查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治疗效果,了解炎症是否得到控制,以及胃黏膜是否有所恢复。 如果第一次复查结果显示炎症已得到控制,胃黏膜有所恢复,可以在接下来的3-6个月进行第二次复查。如果在此期间患者的症状有所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立即就医复查。 由于疾病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缓慢进展,因此定期的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的变化,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特别是对于结节性胃炎这种胃黏膜上皮的炎症,每3-6个月的复查可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胃癌风险。 除了定期复查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均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936
2024-05-31
喝酒后第二天胸闷想吐吐不出来怎么回事,怎么办
肖军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喝酒后第二天胸闷、想吐吐不出来可能是酒精刺激,也可能是有酒精中毒或本身有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可到消化内科就诊,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用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等。 1、酒精刺激: 酒中含有大量酒精,喝酒第二天体内的酒精还没有完全被代谢掉,可刺激胃部而出现恶心、干呕、胸闷等不适。此时可适当喝温开水、淡茶水、牛奶等,促使机体排出酒精。 2、酒精中毒: 如果喝太多酒,体内积聚大量酒精,可影响中枢神经功能,还会影响胃、肠、肝等的功能,就可能会在喝酒之后的第二天感觉胸闷、头晕、头痛、想吐等。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使用盐酸纳洛酮片、美他多辛片等,以控制病情。 3、胃炎: 如果患者本身有胃炎,喝酒后酒精对胃部造成刺激,可导致第二天胃痛、恶心、想吐、胸闷等。患者应及时戒酒,也不宜吃其他刺激性强的食物,并遵医嘱用硫糖铝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以改善不适。 4、胃溃疡: 患者有胃溃疡病史,胃黏膜存在溃疡面,受酒精刺激后可引发胃肠不适,导致饮酒后第二天胃痛、胃胀、想吐、胸闷等。患者可遵循医生建议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等,并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5、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经常暴饮暴食、喜欢吃坚硬的食物等,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喝酒后酒精刺激食管、胃肠,可导致疾病发作而有胸闷、反酸、烧心、想吐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多潘立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以改善不适。 此外,还可能是有胰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平常避免烟酒刺激,切勿随便用药,以免加重不适。
4258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