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科室相关科普
满月疫苗42天打行不行,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其实,满月疫苗最好不要等到42天才打。因为疫苗的接种时间是根据宝宝的免疫系统和疫苗的特性来定的。满月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是为了更好地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来预防乙肝。如果拖到42天再打,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如果宝宝有下面几种情况,家长们就不要带去打疫苗了: 🌱急性疾病:如果宝宝存在感冒的情况,有发烧、流鼻涕、腹泻等症状,代表宝宝身体处于急性感染期,此时不建议去接种疫苗。此时如果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或影响疫苗的效果。 🌱黄疸:虽然母乳性黄疸一般不影响疫苗的接种,但如果宝宝黄疸情况较严重,需要先到医院就诊,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再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接种。 🌱严重湿疹:如果宝宝湿疹比较严重,需要先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皮疹好转后才能接种,以免病情对疫苗产生不良反应。 作为医生,我知道每位家长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所以我建议家长们要按时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此外,我还整理了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可戳图了解。如果你们有同样的问题,不妨看看我的文章,也许能给你们一些启示。看完后,记得给我点个关注哦,有问题也可以留言。
856
2024-06-12
手足口病,能吹风吗?医生来解答!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关于手足口病能否吹风这个问题,答案是可以。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吹风并不会对病情造成直接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吹风会加重病情呢? 这可能是因为手足口病在发病初期,孩子会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这些症状会让家长误以为吹风会使孩子更加不适。但实际上,只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孩子吹风受凉,是不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的。 👇我还给患者详细的讲解了一些具体的护理过程,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了解: 🌿监测孩子体温:手足口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症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5℃,那就需要考虑使用退烧药物了。 🌿保持皮肤清洁:手足口病会导致孩子手足出现皮疹,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用品,用温水清洗即可。 🌿饮食调整:患病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口腔疼痛、厌食等症状。家长要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软烂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南瓜粥等。 好了,今天的分享结束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吧! 🌈PS:手足口病的预防也很重要,这部分我放到图片上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667
2024-06-12
早产儿乳房会不会有结节?你了解吗?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说到早产儿,就 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 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任何一点小异常都可能引发无尽的焦虑。那么早产儿的乳房会不会有结节呢? 🔔其实很多早产儿在出生后不久,会出现乳房轻度肿胀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母体内雌激素中断所致。通常是无痛的,也不会伴随其他症状。家长们常常会误认为是“结节”,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乳房组织的轻微肿胀,并非真正的结节或肿块。 👇发现早产儿乳房有结节之后,需要做好日常调理,才有助于尽快地恢复以及改善。 🍀保持观察:家长们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乳房情况,如果肿胀的情况没有逐渐消退,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则需要及时就医。 🍀热敷:可以适当地对乳房部位进行热敷,在热敷的过程中,能够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乳房内有结节或者硬块的症状。(具体热敷方法可以戳图) 🍀保持清洁:由于早产儿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必须要保持皮肤的卫生以及清洁,每天早晚可以用温开水来做清洗,避免用刺激性比较强的洗护产品。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不妨来看一看我的文章,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记得给我点点关注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596
2024-06-12
宝塔糖可以随便吃吗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宝塔糖在临床上指磷酸哌嗪宝塔糖、盐酸左旋咪唑宝塔糖,二者都属于药物,一般不可以随便吃,以免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患者出现药物适应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 磷酸哌嗪宝塔糖为西药的一种,其药物成分为磷酸哌嗪,主要用于儿童蛔虫和蛲虫感染,药效发挥后可使寄生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内,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盐酸左旋咪唑宝塔糖对蛔虫、钩虫、蛲虫和粪类圆线虫病有较好疗效,此药物为四咪唑的左旋体,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使寄生虫死亡。 磷酸哌嗪宝塔糖和盐酸左旋咪唑宝塔糖都不可以随便吃,因为在没有出现药物适应证时盲目使用,可能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如果属于过敏体质或对药物成分过敏,盲目应用后还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色皮疹、流涕、咳嗽等症状。若药物使用剂量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肝脏损害,长期应用此药物还会对神经肌肉产生毒性,出现睡眠障碍或肌肉疼痛等症状,对于机体的影响较大。 如果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的小儿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CT等检查。如果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催吐、洗胃治疗。
4346
381
2024-06-12
9个月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临床导致9个月宝宝夜里哭闹的原因不止5种,其中包括环境不舒适、喂养不当、惊吓等非疾病因素,以及佝偻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因素,一般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或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不舒适: 如果宝宝所处环境过于噪杂,或者是室内温度过高、过低,宝宝排泄大小便、卧室里有刺激性气味等,均可能会导致宝宝感到不舒适,从而引起夜里哭闹的现象。此时建议家长多注意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并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保持安静的休息环境,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2、喂养不当: 宝宝睡觉前通常需要喂奶,若喂奶量过少,可能会使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出现夜里哭闹的情况。若吃得太饱,可能会造成宝宝胃肠功能失调,睡觉时腹胀、胃肠蠕动异常等,也会出现夜里哭闹的情况,此时建议家长按需科学喂养宝宝。 3、惊吓: 若宝宝平时睡觉时忽然受到惊吓,或者是睡觉时做噩梦等,可能也会导致宝宝夜里哭闹。此时家长需要将宝宝抱起,并适当轻拍其背部安慰宝宝等,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二、疾病因素: 1、佝偻病: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晒太阳较少,可能会造成宝宝从肠道内吸收的钙质减少,从而引起佝偻病,病变发作时通常会表现为夜间哭闹、易受惊吓等。此时建议家长带领宝宝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维生素D血液浓度检测,按需合理补充维生素D,并且还需适当补充钙剂,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带宝宝晒太阳,从紫外线中获取部分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剂吸收,改善佝偻病,缓解夜里哭闹的现象。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存在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粉尘、空气污染、雾霾等慢性刺激导致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会引起宝宝身体不舒服及情绪不稳定,也可造成夜里哭闹。家长此时可遵医嘱给宝宝服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日常建议多喂宝宝喝水,并保证其充足的睡眠。 3、急性胃肠炎: 若宝宝近期存在饮食不当的情况,胃肠蠕动较快,可能会诱发急性肠胃炎,若在夜晚发病,也会造成夜里哭闹的现象。家长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胃肠道舒适之后夜里哭闹的情况也会得到缓解。 4、肠梗阻: 若存在先天性肠道畸形、胃肠蠕动障碍,或者是肠腔狭窄等情况,可能会造成肠梗阻,引起宝宝剧烈不适,出现夜里哭闹的现象。此时建议家长带领宝宝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采取胃肠减压等针对性治疗。同时,日常要注意避免宝宝剧烈活动,注意保暖,勤观察宝宝腹部的情况。 造成9个月宝宝夜里哭闹的原因较多,建议家长先观察,若持续出现夜里哭闹的情况,家长需积极带领宝宝到医院儿科就诊,并进行胸部听诊、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3120
312
2024-06-12
小孩不吃药
晁占湖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出现小孩生病不吃药的情况时,家长可以通过耐心说服引导小孩用药,也可以通过改变药物味道、改变喂药器皿、更换用药方式等方法,让小孩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耐心说服引导小孩用药: 小孩不吃药,家长需要耐心地给小孩讲道理,对小孩进行劝说,让小孩认识到生病吃药的重要性,告诉小孩吃药后就会变成健康的宝宝,也可以适当给小孩一些鼓励,让小孩愿意吃药。 2、改变药物味道: 由于部分药物口感不好,比较苦,因此小孩不爱吃药。针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小孩服用药物的同时给小孩吃糖,喝些水果汁,缓解药物的苦味,能够让小孩及时吃药。有一些小孩的药物是水果口味,家长可以给小孩选择这类药物。 3、改变喂药器皿: 平常家长给小孩喂药,经常会用小勺这种器皿,此时整个口腔都会接触到药物,小孩感觉比较苦,可能会出现不愿意吞咽药物的情况,建议家长用小吸管来给小孩喂药,小孩更容易吞咽。 4、更换用药方式: 若以上方法无法改善小孩吃药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者肛门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恢复。 若小孩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小儿内科就诊,完善视诊、血常规、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4596
461
2024-06-12
宝宝发烧38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宝宝发热38℃应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退热。如果宝宝体温不断上升,超过38.5℃,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 发热通常是病原菌感染、环境因素或其他疾病使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促使人体产生更多热量,并收缩毛细血管。发热时会使身体代谢速度变快,容易消耗机体较多水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口渴和尿少等现象。此时家长需要少量多次让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帮助补充流失的体液,也可增加排尿量,以及促进热量散发。此外,当宝宝存在发热时,家长需注意让其多休息,尽量避免外出,帮助提高宝宝抵抗力,减少病原菌的感染,促进症状的缓解。 2、物理治疗: 存在相关症状后,家长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在宝宝额头部位进行冷敷,还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对宝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皮肤进行擦拭。此外,可通过洗温水澡的方式,帮助带走宝宝体表多余的热量,缓解宝宝发热的情况。 3、药物治疗: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精神状态和体温状态。如果体温持续没有缓解,或者是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在治疗期间宝宝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腹泻、体温快速升高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原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060
288
2024-06-12
生长痛一般发生在几岁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生长痛一般发生在3-12岁的儿童身上,具体的发生年龄与儿童的具体身体情况有关,建议最好是观察儿童的一些表现,如果有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生长痛主要是由于在生长的过程中生长发育比较迅速,而且活动量比较大,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的症状。一般儿童在3岁左右是身高体重发育比较迅速的时间,3-12岁也是身高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时间段内容易使儿童出现生长疼痛的情况。但是不同地区的儿童生长痛出现的年龄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有可能比较早发生,也有可能会比较晚发生。 生长痛是一种生理性疼痛,绝大多数不需要进行特异性处理。如果伴随疼痛剧烈、红肿甚至跛行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生长痛一般好发于膝关节以及小腿部位的肌肉处,出现疼痛症状时可以适当进行按摩或者减少运动帮助缓解。 如果儿童生长痛的持续时间比较久,或者疼痛较为明显,也可以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完善微量元素等相关检查之后,可以遵医嘱及时给予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饮食上可适当喝一些牛奶或吃核桃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促进骨骼发育的营养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生长痛。
3962
86
2024-06-12
卡介苗是什么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卡介苗是利用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混悬液制作而成的一种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包括肺结核、肠结核等,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肺结核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而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所致,两种病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而卡介苗就是可预防病变发生的疫苗。虽然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与感染人体的结核分枝杆菌不相同,但两者含有某些相同抗原成分,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引发某些不良反应,比如发热、接种部位红肿,以及瘙痒、皮疹等,故接种卡介苗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左右,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若想要接种卡介苗,需先到儿童保健科咨询专业的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符合接种条件。在接种疫苗后三个月左右,可到医院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了解是否接种成功。此外,由于卡介苗是减毒疫苗,并没有被完全灭活,不完全排除免疫缺陷者接种后会发生感染的现象,故此类人群不能接种。
3634
251
2024-06-12
利巴韦林为什么儿童禁用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利巴韦林不是绝对的儿童禁止使用药物,除非儿童对利巴韦林成分存在过敏反应或年龄在6岁以下,而且药物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利巴韦林的剂型较多,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气雾剂等,为广谱抗病毒药,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生长,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能治疗上述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流感、副流感、麻疹、甲型肝炎以及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如果儿童出现此类药物适应证,且不存在过敏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儿童体重使用药物,并非绝对禁用。 但是没有6岁以下小儿口服剂量,此阶段的儿童不建议使用,由于儿童消化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此药物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后,可能无法完全代谢,从而对机体出现损害,可能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疲惫、头痛等症状,还会导致部分儿童心肌损害。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立即停药,避免副作用越来越严重。 如果儿童机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带儿童到小儿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后由医生给予治疗,避免擅自使用药物,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
4234
99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