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科室相关科普
积食咳嗽的症状
李建
主任医师
儿科
积食咳嗽因饮食过量、脾胃运化失常而起,其症状鲜明且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夜间或饭后重浊咳嗽、食欲不振与胃脘胀满、酸臭明显的口腔异味、睡眠辗转不安、舌质红苔厚腻且排便异常。
1、阵发性夜间或饭后重浊咳嗽
积食咳嗽发作呈现阵发性,尤其在夜间平卧或饭后更为频繁。咳嗽时声音重浊,喉间伴随痰鸣,咳出的痰液白黏且不易咳出。这是由于积食致使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冲击肺脏,夜间胃气上逆加剧,从而引发咳嗽加重。
2、食欲不振与胃脘胀满
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即便勉强进食少量食物,也会迅速产生胃脘胀满的不适感。部分人还会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残渣,散发着刺鼻的酸臭味,同时伴有胃脘部或脐周胀痛,揉按后疼痛稍有缓解。
3、酸臭明显的口腔异味
胃肠内积滞的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发酵产生秽浊之气上涌至口腔,导致患者口腔酸臭气味浓重。即便多次清洁口腔,异味依然难以彻底消除,这成为积食咳嗽的典型外在表现之一。
4、睡眠辗转不安
中医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内积滞的食物扰乱了气机的正常运行,致使患者睡眠时难以安稳,频繁翻身、辗转反侧,严重者甚至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影响整体睡眠质量。
5、舌质红苔厚腻且排便异常
观察患者舌苔,可见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黄厚,尤其在舌中部与根部更为明显。排便方面,或大便干结难以排出,或大便溏稀黏腻,气味酸臭,甚至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状况。
积食咳嗽症状的出现是身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察觉这些表现,需及时调整饮食,减少油腻、难消化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应尽快咨询专业中医师,借助中药、推拿等方式调理脾胃,缓解症状。
722
92
儿童肥胖症的危害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肥胖症会给孩子带来诸多危害,包括行动不便、心理压力、代谢异常等方面。若孩子体重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制定科学减重计划,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1、运动能力受限:
肥胖儿童体重超标,身体负担加重,使其在进行跑、跳等运动时比正常体重儿童更加吃力。过多的脂肪堆积影响关节活动灵活性,导致运动时关节承受压力过大,容易感到疲劳,使运动能力受限,减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心理问题产生:
在学校或社交环境中,肥胖儿童因体型与同龄人不同,可能遭受嘲笑或孤立。长期处于这样的负面环境,易使孩子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变得内向,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影响正常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3、心血管负担加重:
肥胖会使儿童体内脂肪大量堆积,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脏泵血的负担,心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才能维持血液循环,长此以往可能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增加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代谢功能紊乱:
肥胖儿童体内脂肪代谢、糖代谢等代谢过程容易出现异常,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调节功能受损,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发展为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还可能影响其他身体机能,如肝脏功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
5、骨骼发育异常:
过重的体重给儿童正在发育的骨骼带来过大压力,尤其是下肢骨骼。长期承受压力,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如常见的X型腿或O型腿。肥胖还可能使骨骼生长板提前闭合,影响最终身高。
儿童肥胖症可能会导致多种危害,家长应关注孩子饮食,鼓励均衡营养,增加运动量,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儿童肥胖症怎么办
饮食调整:
控制热量摄入是关键,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如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运动锻炼:
鼓励孩子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跳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运动,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同时帮助孩子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
生活习惯养成: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身体代谢。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907
90
儿童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矮小症的诊断标准涉及多方面,通常若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生长速度异常,可考虑矮小症。骨龄、身体比例及内分泌检查结果等,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1、生长速度异常:
儿童生长速度在不同年龄段有正常范围,2岁至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应不低于5厘米。若低于此数值,生长速度偏慢,需进一步评估,可能是矮小症的早期迹象。
2、身高数值标准:
根据儿童身高生长曲线,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即可初步诊断为矮小症。家长可定期测量孩子身高,与标准曲线对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骨龄评估:
骨龄能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程度,矮小症患儿骨龄常落后于实际年龄。通过拍摄左手手腕部X光片,评估骨龄,若骨龄落后超过2岁,对矮小症诊断有重要意义。
4、身体比例检查:
部分矮小症患儿身体比例异常,如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四肢短而躯干相对正常,通过身体各部位比例测量,有助于诊断特定类型的矮小症。
5、内分泌检查:
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致矮小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指标,若出现异常,可明确因内分泌问题引发矮小症的病因。
家长要关注孩子生长速度与身高,定期体检。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帮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矮小症怎么办
医学干预:
如果是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原因导致的矮小症,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监测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体重、骨龄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每晚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避免挑食、偏食及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1171
28
儿童甲状腺t3偏高其他正常是怎么回事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甲状腺T3偏高而其他正常,可能由多种情况导致,常见于检验误差、饮食影响,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因素所致,个体差异较大,建议积极处理。
1、检验误差:
临床检验过程中,仪器的精度、样本采集与保存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如采血时样本发生溶血或者检测仪器在特定时段出现校准偏差,都可能导致T3数值异常升高。
2、饮食因素: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若孩子短期内摄入过多含碘丰富的食物,如大量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能使甲状腺合成T3的原料增多,进而导致血液中T3水平暂时升高。
3、亚急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炎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在疾病初期,甲状腺组织受到炎症破坏,储存的甲状腺激素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可能出现T3偏高而其他指标暂时正常的情况,可能伴有颈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4、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是一种甲状腺的良性肿瘤,肿瘤组织能自主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由于其不受正常调控机制约束,会持续释放T3,导致血中T3水平升高。
5、垂体疾病:
如垂体微腺瘤,可能分泌过多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过度合成和分泌T3,即便甲状腺自身正常,也会出现T3偏高现象,通常还需进一步检查垂体相关激素水平及垂体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不要过度焦虑,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综合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判断,必要时给予相应治疗,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甲状腺t3偏高还需要哪些其他检查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
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若这些抗体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
甲状腺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血流情况等,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肿大、结节等异常,对于明确病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核素显像检查:
如甲状腺摄碘率测定,通过让患儿口服放射性碘剂,然后测定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甲亢。
1379
10
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糖尿病多由遗传因素与自身免疫问题引发,早期可能出现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会随病情发展而加重,影响孩子健康,建议及时处理。
1、多饮:
孩子饮水量明显增多,比平时频繁要水喝,是因为糖尿病致使血糖升高,身体为排出多余糖分,会通过尿液带出大量水分,导致孩子产生口渴感,进而频繁饮水。
2、多食:
即便正常饮食,孩子仍常感觉饥饿,食量显著增加。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细胞得不到充足能量供应,大脑便持续发出饥饿信号,促使孩子频繁进食。
3、多尿:
排尿次数增多,尿量也有所增加。高血糖状态下,肾脏需过滤更多血液以排出多余糖分,伴随糖分排出,大量水分也随之流失,造成多尿现象。
4、体重下降:
尽管孩子食量增大,但体重却不增反降。这是因为身体不能充分利用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只能分解脂肪和肌肉来供能,从而导致体重逐渐减轻。
5、疲劳乏力:
孩子易感到疲倦,日常活动中耐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这是由于细胞缺乏能量,身体代谢紊乱,使得孩子体力和精力都不如以往。
6、视力模糊: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高血糖会影响眼睛晶状体的渗透压,使其调节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视力受到影响。
儿童糖尿病早期症状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就医检查,通过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帮助孩子控制病情,保障健康成长。
儿童糖尿病怎么办
医疗干预:
儿童糖尿病通常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血糖水平等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胰岛素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时间等。
饮食管理:
要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鼓励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一般安排在饭后1-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
866
44
如何识别儿童矮小症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矮小症可通过多方面识别,包括观察生长速率、对比同龄人身高、留意身体比例等,能帮家长尽早察觉孩子的生长异常,以便于及时处理。
1、生长速率监测:
通常2岁前,年生长速率应达7cm,2岁至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约5-7cm,而青春期时生长速率会加快。若孩子生长速率持续低于同年龄段标准,需警惕矮小症可能。
2、与同龄人身高对比:
在学校或社交场合,若孩子长期明显低于大部分同龄人,家长要引起重视。通常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进一步评估。
3、身体比例观察:
正常儿童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矮小症患儿可能出现身体比例异常,如四肢短小、躯干相对较长等。若发现孩子身体比例不协调,应及时就医检查。
4、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青春期是身高快速增长阶段,同时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若孩子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延迟,如男孩14岁后无睾丸增大迹象,女孩13岁后乳房仍未开始发育,且身高增长缓慢,可能是矮小症的伴随表现。
5、家族遗传:
若家族中存在矮小成员,孩子矮小症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家长应了解家族身高情况,结合孩子实际生长表现,必要时咨询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遗传相关的矮小问题。
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生长情况,定期记录身高、观察身体比例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如骨龄检测、生长激素水平测定等,以便早期干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矮小症可以到哪个科室就诊
儿科内分泌科:
医生专业知识丰富,擅长通过相关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测、骨龄测定等,准确评估孩子的内分泌状况,明确矮小症的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儿童保健科:
医生会从儿童生长发育的整体角度进行评估,关注孩子的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对身高的影响,可以给予家长关于孩子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小儿骨科:
医生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判断骨骼结构和发育是否存在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矫正等。
587
13
儿童矮小症最佳治疗年龄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矮小症的最佳治疗年龄因多种因素而异,建议在4岁至青春期前进行干预,期间不同阶段各有特点,及时治疗能更好帮助孩子成长。
1、4岁左右:
4岁时,孩子身体各器官已基本发育,且此时多数慢性疾病已能被察觉。此阶段若发现矮小症,可及时排查病因,如生长激素缺乏等。早期干预有助于为孩子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且此时孩子年龄小,对治疗适应能力较强。
2、6-8岁:
此年龄段孩子学习任务相对较轻,便于家长安排治疗时间。若矮小症是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生活因素引起,在这一阶段调整生活习惯,配合适当治疗,能较好促进孩子生长。例如纠正挑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身体对这些调整的反应较为明显。
3、9-11岁:
女孩在9岁左右、男孩在11岁左右,部分已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前期。若此时发现矮小症,及时治疗可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前追赶生长,储备足够的生长空间。若错过这个时机,到青春期生长加速时,矮小的差距可能会更明显。
4、青春期前:
青春期前,孩子骨骼还未完全闭合,仍有较大生长潜力。若矮小症是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导致,此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调整内分泌药物剂量等,能有效改善生长状况,使孩子在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
5、青春期:
虽青春期已不是矮小症治疗的最佳起始阶段,但此时孩子生长速度较快。若能在此时发现矮小症,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适当运动以及专业的医学干预,如使用促进生长的药物,仍有可能帮助孩子增加身高。
若发现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需及时带孩子就医确定病因,在合适的年龄阶段进行科学治疗,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达到理想身高。
儿童矮小症如何治疗
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如内分泌疾病、染色体异常等,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需要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来改善生长发育;对于由营养不良导致的矮小症,则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生活方式调整:
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可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助于长高的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
特殊治疗: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矮小症,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方法,如采用生长激素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制定。
697
5
儿童肥胖症怎么治疗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肥胖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治疗,常见方法有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病情严重时需借助医学手段干预。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依据专业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恢复健康体重。
1、饮食控制:
确保儿童摄入均衡膳食,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取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增强饱腹感,减少食物总摄入量。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避免晚餐过量进食。
2、规律运动:
鼓励孩子多参与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热量,提高身体代谢率。每周保证一定的运动频率和时长,逐渐养成运动习惯。
3、睡眠管理: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导致食欲调节异常,增加肥胖风险。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作息。
4、心理干预: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肥胖遭受歧视或产生自卑情绪。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树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增强减肥的信心和动力。
5、疾病排查:
若肥胖症由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导致,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纠正代谢异常,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体重。
6、药物治疗:
在专业医生评估诊断后,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儿童肥胖症患者,可考虑采用药物辅助治疗。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改善肥胖状况,恢复健康生活。
儿童肥胖症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心血管系统:
肥胖儿童体内脂肪堆积,易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
肥胖可使儿童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肺通气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会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慢性肺心病。
内分泌系统:
肥胖会干扰内分泌代谢,常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性早熟,影响孩子最终身高和生殖系统发育。
809
34
儿童矮小症如何治疗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矮小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治疗,常见方法有营养干预、运动促进等,病情复杂时需药物介入。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依据专业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营养支持:
确保儿童摄入均衡膳食,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蛋白质是身体构建的基石,钙对骨骼发育不可或缺,各类维生素参与身体代谢。合理搭配食物,如谷物、肉类、蔬果,满足生长需求。
2、运动锻炼:
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运动,像跳绳、篮球这类纵向运动,能有效刺激骨骼生长板,促进骨骼生长。规律运动还能增强体质,提升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效率。
3、睡眠管理:
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夜间睡眠中身体会分泌大量生长激素。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确保生长激素正常分泌。
4、疾病治疗:
若矮小症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需针对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调整甲状腺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生长发育节奏。及时干预可避免病情延误影响身高。
5、生长激素治疗:
在专业医生评估诊断后,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可采用生长激素治疗。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儿童矮小症治疗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改善身高状况。
儿童矮小症能完全恢复吗
如果是由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的矮小症,通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孩子的身高通常能逐渐追赶上来,实现完全恢复。
由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多数患儿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身高增长明显,部分患儿可以达到正常身高水平,实现临床治愈。但如果发现和治疗较晚,骨骺已经闭合,则治疗效果会受到限制,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身高。
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引起的矮小症,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通常较难完全治愈,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干预来改善身高及生活质量,但往往难以使身高达到正常人群的平均水平。
1450
64
儿童甲状腺结节该怎么办
郭丽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甲状腺结节可通过多方面应对,建议先密切观察,然后考虑改善生活方式,还可借助药物治疗等,具体处理方式需依据实际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保障孩子健康。
1、密切观察:
若结节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监测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掌握结节动态。
2、改善生活方式: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内分泌稳定。合理安排饮食,确保碘摄入适量,碘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进而对结节产生影响。同时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药物治疗:
若甲状腺结节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衡,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药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缓解因甲状腺功能异常带来的不适症状。
4、细针穿刺活检:
当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有异常血流信号等可疑表现时,需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可获取结节细胞,通过病理分析判断结节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5、手术治疗:
若结节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或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导致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手术切除结节或部分甲状腺组织往往是必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还需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后续治疗与监测。
儿童甲状腺结节的处理需谨慎,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根据孩子具体状况选择合适处理方式,定期复查,保障孩子甲状腺健康发育。
儿童甲状腺结节可恢复出现吗
如果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有可能会恢复出现,如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引起的结节,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身体对碘等营养物质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内分泌系统的调整,甲状腺结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如果是炎症导致的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结节,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结节可能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也有一定的复发几率。
如果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经过规范的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虽然大部分结节可以被清除,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因为甲状腺组织可能残留有癌细胞,或者在甲状腺其他部位重新出现新的癌细胞,导致结节再次出现。
1429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