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科室相关科普
胃寒有十大症状表现?你了解过吗?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胃寒是中医医生常见的一种病症,可能会有以下表现,可以对比自查一下! 🔹第一,胃痛喜温 胃寒的人,胃部常常感到隐隐作痛,而且这种疼痛在遇到温暖的食物或饮品时会得到缓解,温暖的东西会让胃部觉得舒适。 🔸第二,食欲不振 胃寒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此人容易感到食欲不振,即使面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 🔹第三,口淡不渴 胃寒的人口中常觉无味,不想喝水,尤其是冷水,因为冷水会让胃感到更加不适。 🔸第四,舌苔白滑 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胃寒的人舌苔通常白而滑腻,就像一层薄霜。 🔹第五,大便溏泄 胃寒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大便容易变得稀薄不成形,有时甚至像水一样。 🔸第六,四肢不温 胃寒的人往往四肢也容易感到冷,尤其是手脚,这是因为脾胃虚寒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暖四肢。 🔹第七,喜热饮 胃寒的人喜欢喝热饮,因为热饮能够缓解胃部的寒冷感,让身体感到舒适。 🔸第八,腹胀满闷 胃寒导致气机不畅,容易出现腹胀满闷的症状,让人感到不适。 🔹第九,呕吐清水 胃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而且呕吐物通常是清水样的,这是因为胃内没有足够的阳气来消化食物。 🔸第十,体质偏寒 胃寒的人通常体质偏寒,容易感到寒冷,即使是夏天也喜欢穿着厚厚的衣服,不敢吹空调。 当然并不是每个胃寒的人都会出现所有症状,但如果有上述症状中的3个或以上,那么就要警惕胃寒的可能性了。 胃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长期不治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胃寒的症状,就要及时调理。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调理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胃寒,或者不知道如何调理,可以先来医院看看。 💗最后,希望这篇笔记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胃寒的症状表现,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转发收藏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和感受,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PS:日常可以暖胃的食物清单我放图片了,可以去看看哦~
492
2024-06-15
陈皮加金银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陈皮加金银花泡水可以起到多种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健脾消食、提升食欲,以及润肠通便等。如果自身需要使用相关中药材,还应及时寻求中医科医生的帮助,避免私自使用。 1、清热解毒: 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而陈皮则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两者结合,能够清除体内热毒,缓解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 2、利咽止咳: 金银花能够疏散风热,缓解咽喉肿痛,陈皮则能够燥湿化痰,减轻咳嗽症状。因此,陈皮加金银花泡水对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帮助。 3、健脾消食: 陈皮能够促进脾胃活动,改善胃肠功能,金银花则能够清热解毒,减轻胃肠负担。这两种药物一起泡水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 4、提升食欲: 陈皮加金银花泡水口感清香,并且陈皮则能燥湿开胃,帮助消化,让人食欲提升,所以适合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的人群使用。 5、通便润肠: 陈皮能增强消化道的功能,金银花清热解毒的作用改善肠道环境,两者一起泡水也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此外,其还具有预防疾病、辅助抗炎等作用。需要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在饮用前应该咨询医生意见,对陈皮或金银花过敏者还应避免随便使用。
1228
2024-06-15
肝气不舒有什么症状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肝气不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异常、胸胁胀痛、消化不良,以及睡眠异常、月经异常等。还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确诊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情绪异常: 由于肝脏主疏泄,调节情志,当肝气郁结时,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还应注意适当转移注意力,多听音乐,改善症状。 2、胸胁胀痛: 因为肝脏位于胸胁部,当肝气郁结时,气机不畅,导致胸胁部气血运行受阻,从而产生胀痛感,疼痛可轻可重,有时可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柴胡、白芍、枳壳等药物,可以帮助疏肝理气。 3、消化不良: 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所以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还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睡眠异常: 由于肝气郁结,心神不宁,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等症状。长期如此,还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需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通过泡澡、喝牛奶等改善睡眠质量。 5、月经异常: 肝气郁结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月经异常,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或延后、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等症状。此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逍遥丸、四物汤等进行治疗。 此外,肝气不舒还可能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口苦、小便黄赤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刺激,以维护肝脏的健康。
1282
2024-06-15
脾胃湿热有哪些症状表现和特征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脾胃湿热在临床中主要包括食欲不振、肢体困重,以及排便异常、口干口苦、脘腹胀满等症状表现,还包括舌象异常、脉象异常、病情缠绵难愈,以及易引发其他疾病的特点。还应到中医消化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一、症状表现 1、食欲不振: 湿热困脾可能导致脾失健运,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纳呆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2、肢体困重: 脾主肌肉四肢,湿热蕴结脾胃,可能会导致肢体困重,患者常感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需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3、排便异常: 湿热下注可能会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患者小便短黄,甚至浑浊。同时,湿热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大便可能表现为溏泄不爽,黏腻马桶,或秘结难解。还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缓解症状。 4、口干口苦: 脾胃湿热患者常感口干口苦,口中发黏,还可能出现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症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清洁舌苔,保持口腔湿润。 5、脘腹胀满: 脾胃湿热可能和外感湿邪或饮食不当等原因有关,脾胃湿热患者常感脘腹部胀满不适,甚至伴有疼痛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进行处理,缓解不适感。 此外,还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黄、皮肤瘙痒等症状表现。 二、特征 1、舌象异常: 脾胃湿热患者的舌象常表现为舌红苔黄腻,这是湿热内蕴的典型表现。 2、脉象异常: 脉象则多为濡数,即脉象细软而数快,反映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 3、病情缠绵难愈: 脾胃湿热往往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难以速愈,所以可能会出现缠绵难愈的情况。 4、易引发其他疾病: 脾胃湿热不仅影响脾胃本身的功能,还可能波及其他脏腑,引发一系列疾病。如湿热上蒸,可引发痤疮,湿热下注,可导致小便不利、带下病等。 在生活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还应注意饮食有节,戒烟戒酒,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绿豆等,以预防湿热内生。
902
2024-06-15
肺热的表现是什么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肺热的患者在临床中可能包含多种症状,例如咳嗽咳痰、气喘、咽喉疼痛,以及发热、出汗等。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寻求中医科医生的帮助,检查后进行充分治疗。 1、咳嗽咳痰: 肺热通常指肺部受到热邪侵袭,导致肺部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肺热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可能会感到咳嗽难以停止,痰液量多、发黄且黏稠,咳出时较为困难。此时还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气喘: 由于肺热导致气道受阻,患者可能出现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气喘症状。 3、咽喉疼痛: 肺热可引起咽喉部位红肿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还可能会感到咽喉部位灼热、干燥,甚至出现声音嘶哑。还应在生活中多喝水,湿润喉咙,也可以多吃梨子、枇杷等食物,改善症状。 4、发热: 肺热患者常有体温升高,表现为低热或高热,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发热、皮肤潮红,同时出现口渴、心烦意乱等不适感。还应使用温水擦拭皮肤,可以帮助降低自身体温。 5、出汗: 由于体内热邪外泄,所以肺热患者比较容易出汗,尤其是额头和背部,汗液黏腻。还应保持身体清洁干燥,多喝水,避免过度出汗导致虚脱。 此外,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眼干目赤、 口渴、食欲不振、大便干燥、乏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多种症状。在生活中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注意休息和保暖。
1054
2024-06-15
奔豚病现代叫什么病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奔豚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指的是神经官能症相关疾病,其症状表现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异常症状,还应及时到中医科寻求医生的帮助,并进行治疗。 奔豚病是指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导致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在现代医学中,奔豚病的症状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有相似之处。这些疾病都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躯体形式障碍范畴,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奔豚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先天不足、暴受惊恐、情绪刺激等。现代医学则认为,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如果自身出现类似的症状,还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采用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 在生活中,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刺激,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均衡,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1312
2024-06-15
气血不足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气血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和表现,例如面色改变、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以及失眠多梦、四肢乏力等。还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面色改变: 气血不足指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不足或功能低下,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身体机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缺乏光泽的情况。同时,皮肤可能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皱纹和色斑。需要遵医嘱服用补气血的中药,如当归、黄芪、党参等。 2、头晕目眩: 气血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同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影响视力,导致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眼部不适。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具有补气养血、益精明目的中药,如熟地黄、白芍、枸杞子等。 3、心悸气短: 气血不足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感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同时呼吸短促,活动后会出现气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养心安神、益气固表的中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 4、失眠多梦: 由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患者往往难以入睡或睡眠浅短,容易惊醒,长期如此,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具有安神助眠的中药,如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5、四肢乏力: 气血不足会导致四肢乏力,患者常常感到四肢无力、酸软,甚至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此外,气血不足甚至可能影响肌肉的营养供应,导致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下降。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具有补气养血、强筋健骨的中药,如鹿茸、淫羊藿、杜仲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痛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以及表现。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715
2024-06-15
为什么会气血不足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气血不足可能和多种原因有关,例如年龄因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以及过度劳累、情志失调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包括气血的生成和调节能力。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平时可以适当进行养生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对身体有帮助。 2、先天禀赋不足: 如果父母遗传的体质较弱,可能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气血不足。需要注意饮食调养,摄入均衡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有助于补养气血的食物。 3、饮食不节: 长期饮食不节,如偏食、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此外,过食生冷、油腻之物,也会损伤脾胃功能,阻碍气血的化生。此时还应避免进食类似的食物,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4、过度劳累: 长期过度劳累会消耗大量的气血,导致气血不足。还应在平时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放松和休息。 5、情志失调: 长期情志失调,如忧思过度、愤怒伤肝等,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和生成。还应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药物。 此外,这种情况也可能和疾病有关,例如慢性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都会使气血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570
2024-06-15
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怎么回事,怎么办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提示患者存在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以及胃阴不足、食积停滞、肝气犯胃,建议到中医消化科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并使用具有健脾胃、消食、祛湿等作用的药物。 1、气滞血瘀: 与情绪抑郁、低落等有关,气血运行不畅,淤积在胃脘部,就会导致胃脘部胀满、疼痛,且疼痛位置固定、像针刺一样,伴随嗳气、恶心等。患者可遵医嘱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以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2、湿热蕴结: 与饮食没有节制、外感湿热等有关,病邪在胃脘部蕴结,会有局部胀满、疼痛、拒按,伴随口苦、口干、口臭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连朴饮、三仁汤等,能够清热利湿、和胃止痛。 3、胃阴不足: 与吃过多辛辣、燥热的食物有关,胃阴损耗而导致胃脘部隐痛或灼痛,拒按且有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能够养阴益胃、止痛。 4、食积停滞: 与暴饮暴食有关,食物在胃脘部积聚而有胀满、疼痛、拒按,伴随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可遵循医生建议使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有助于消食、止痛等。 5、肝气犯胃: 多与情绪抑郁、焦虑等有关,肝气运行不畅,侵扰胃部而导致胃脘部胀满、疼痛、拒按,可能累及背部、胁下等部位,伴随胸闷。此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等,并及时调节情绪。 此外,还可能与寒邪客胃、瘀血停胃等有关,可配合腹部按摩、针灸、艾灸等措施,以减轻不适。期间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再加重不适。
801
2024-06-15
去湿气的中药喝了口干正常吗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去湿气的中药喝了口干可能是正常情况,是药物作用所致。但也可能是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用药不当的情况,属于不正常情况,应到中医科就诊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作用: 祛湿中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体内水液代谢、排除多余水分和湿气,以达到调节体内环境的目的。这些中药往往具有利尿、消肿、健脾等功效,体内水分减少而导致口干。这是药物作用的正常反应,一般情况下无需过于担心。 2、药物不良反应: 不同人对药物的反应有所差异,部分人对祛湿药物较为敏感,可能会有口干、口渴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较轻,无需特殊处理。如果症状明显,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用药。 3、用药不当: 如果用药过量、用药时间过长等,也可能导致口干、口渴等,应当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用药,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疗程等。 在服用祛湿中药期间,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日常生活中可适量吃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如梨、西瓜、冬瓜等,同时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463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