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标准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在临床上,当医生高度怀疑患者患有肺结核,但痰菌检查却显示为阴性,无法直接确诊时,可以考虑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是一种试验性的用药方法。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通常涉及使用对结核菌没有直接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注射用两性霉素B等),进行为期大约2周的抗炎治疗。在药物治疗后的2-3周,医生会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通常会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相关的症状改善,以及肺部听诊时是否出现啰音等体征的变化。血液化验如血沉检查也会作为评估病情好转的指标,此外X线胸片或肺CT检查将用于观察肺部感染的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的影像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治疗的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和评估,医生可以获得满意的诊断,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是一种试验性的治疗方法,其检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遵医嘱进行复查,辅助明确诊断。
3376
2024-05-31
脖子温度38.5额头温度36.8的原因及治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脖子温度38.5℃而额头温度36.8℃,可能是散热机制不同、血管分布差异、测量方法问题、周围环境温度较低、过度保暖等原因造成。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观察、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散热机制不同 额头与外界环境接触更为直接,容易通过汗液蒸发的方式散热,降低温度。而脖子部位相对较为封闭,散热较慢,因此温度会相对较高。属于正常现象,可无须特殊处理; 2、血管分布差异 额头上的血管相对较少,且皮肤较薄,而脖子部位有丰富的血管分布,皮肤较厚,意味着脖子部位的血流更加丰富,携带的热量更多,所以会出现脖子温度高于额头温度的现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 3、测量方法问题 在测量体温时,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或者测量工具存在误差,也可能导致脖子温度高于额头温度。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同一测量工具进行重新测量。如果确实存在发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退热; 4、周围环境温度较低 当额头大面积暴露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时,额头热量散发较快,而颈部热量散发较慢,导致两处温度出现差异。建议日常注意头面部保暖,可通过戴帽子等方式进行缓解; 5、过度保暖 穿着过多的衣服时,不利于机体散热,反而会促使热量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则会导致颈部温度升高,而额头温度可能保持正常。建议可适当减少衣物进行缓解。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感染(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颈部炎症(如颈椎病或其他颈椎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等,也可能导致脖子温度高于额头温度。对于这些情况,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使用头孢羟氨苄胶囊、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等药物治疗。
4294
2024-05-31
退烧后3天仍无力、嗜睡的原因及治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退烧即退热,退热三天后,仍感到无力和嗜睡可能有多种原因,如生理现象、药物因素、营养不良、体液丢失、精神因素等。建议患者就诊于普通内科等科室,遵医嘱进行治疗,如继续观察、补充营养等。 1、生理现象 在退热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汗液,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和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嗜睡现象,通常不伴有特殊不适。此外,发热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退热后身体虚弱,也容易出现乏力和嗜睡的症状。可无须特殊治疗,通常可自行好转; 2、药物因素 如含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氯雷他定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可能会导致患者乏力、嗜睡,通常不伴有特殊不适。是药物的一种常见副作用,可无须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逐渐缓解; 3、营养不良 发热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营养不良和无力感,通常还伴有消瘦、嗜睡等症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如增加鸡肉、鱼肉等食物的摄入; 4、体液丢失 在发热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大量出汗,导致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和无力感,通常还伴有口渴等情况,需要多喝水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5、精神因素 患者在生病期间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嗜睡和无力感,通常还伴有情绪不稳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心理调适和咨询来缓解情绪问题。 此外,若患者退热后合并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无力、嗜睡,如颅内感染等,建议可遵医嘱进行CT等检查辅助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
3954
2024-05-31
结核特异性细胞反应IP-10是什么意思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结核特异性细胞反应IP-10是近年来在结核病诊断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基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结核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独特作用,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 IP-10是由多种细胞类型产生的趋化因子,主要功能是趋化和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IP-10会被大量产生,参与抗结核免疫反应。因此,检测IP-10的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状态。 结核特异性细胞反应IP-10技术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而发展的。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利用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使T细胞释放IP-10,进而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IP-10的水平。这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与传统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技术相比,IP-10、TB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IP-10、TB的检测时间更短,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检测,而T-SPOT、TB则需要较长时间。此外IP-10、TB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IP-10、TB表现出与T-SPOT、TB相当的诊断性能。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HIV(艾滋病病毒)合并感染、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IP-10、TB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使得IP-10、TB成为有前途的结核病辅助诊断工具。
4916
2024-05-31
指尖血查乙肝多久出结果
林潮双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指尖血查乙肝,一般会在1-3天出结果,但是也与就诊检查医院的医疗设备、人员配置等因素有关,具体可以询问医院肝病科的主治医生,能够得到明确答复。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病,如果怀疑自身出现乙肝感染,可以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查,其中就包括指尖血查乙肝,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通过采集指尖的微量血液样本,利用检测设备明确血液中是否含有病毒或相关抗原。 一般情况下,指尖血查乙肝,会在1-3天出结果,但是也可能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就诊医院比较大且医疗设备数量较多、人员充足,则出结果的时间会相对短一些,反之则会相对更长,存在上下波动,并不固定。 如果检查结果明确存在乙肝,建议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更昔洛韦胶囊,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和休息,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具有传染性,为了避免家人或朋友以及其他健康人被传染,外出时要注意配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还要使用单独的餐具,且每餐后消毒。
3948
2024-05-31
真菌性肺炎与肺结核的区别有哪些
林潮双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真菌性肺炎与肺结核的区别有很多,包括致病菌不同、感染方式不同、症状不同、传染性质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具体可以到医院的结核病科或呼吸内科咨询医生。 1、致病菌不同: 真菌性肺炎是由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引起的肺部炎症,而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 2、感染方式不同: 真菌性肺炎的感染方式包括吸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或体内真菌过度繁殖等;肺结核主要是因为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出现飞沫传播导致。 3、症状不同: 真菌性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4、传染性质不同: 真菌性肺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而肺结核具有传染性。 5、治疗方式不同: 真菌性肺炎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肺结核患者一般需要使用抗结核药物。 此外,还可能在预后以及治疗价格等方面存在不同,对于出现此类疾病的患者,无论是哪种疾病,都要就诊后遵医嘱进行积极治疗,避免影响到自身健康。
3026
2024-05-3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20000严重吗
林潮双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在一般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正常范围通常为10mIU/ml以上,数值越高表示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越强。而在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最高可测值通常在1000mIU/ml左右,通常不会达到20000mIU/ml这一极高的水平。因此,当提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20000”时,可能是一个误解。 在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中,如果检测到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数值为20000IU/ml,这则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也通常表明患者处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跃感染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且病毒复制活跃,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此时,是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旨在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伤。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以保护肝脏功能。同时,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
3348
2024-05-31
转氨酶从2000降到400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林潮双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转氨酶从2000U/L降到400U/L,可能是休息、注意饮食所致,也可能是停药、应用保肝药物、病情好转所引起,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了解具体情况。 1、休息: 部分人群在剧烈的运动以后,可以导致体内的细胞通透性增加,转氨酶的含量增加,在适当的休息后,可能会逐渐的降低,无需特别担心。 2、注意饮食: 部分人群在酗酒后出现转氨酶2000U/L的情况,通常的由于酒精在肝脏代谢产生的反应,在注意饮食,忌酒以后,可能转氨酶会逐渐降低,在之后的日子里建议注意戒酒。 3、停药: 部分人群由于疾病服用药物治疗,导致药物性的肝脏损伤,此时也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而在停药以后,身体逐渐恢复,可能会从2000U/L降到400U/L,建议注意指标的监测。 4、应用保肝药物: 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后,肝功能逐渐恢复,肝脏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增强,可有转氨酶下降的情况。建议继续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5、病情好转: 部分人群出现转氨酶升高至2000U/L是由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所致,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病情好转后则会降到400U/L,建议患者继续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进行高油、辛辣的食物。
4950
2024-05-31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阴性是什么回事,怎么办
林潮双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阴性说明患者对于利福平这种药物没有耐药性,日常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含有利福平的制剂,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人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近几年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变异性较大,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从而使结核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增高。 而利福平是临床常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对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保证治疗效果以及减少结核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患者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阴性,则说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对这种药物没有耐药性,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此药进行治疗,例如利福平胶囊、利福平片等。 利福平制剂为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该药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麻风分枝杆菌等)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是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3802
2024-05-31
得过肺结核后发炎怎么办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得过肺结核后发炎的原因有多种,如生活习惯不良、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药物影响、职业暴露等,其治疗与诱因相关,常见治疗为药物治疗等。 1、生活习惯不良: 如长期吸烟、酗酒、不规律饮食、缺乏锻炼等,可能导致身体整体健康状态下降,使得肺部更容易受到结核杆菌侵袭,导致肺结核的复发或炎症加重。建议戒烟限酒,避免有害物质对肺部的损害; 2、年龄增长: 年龄是影响肺结核复发和发炎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抵抗力逐渐下降,容易受到结核杆菌感染。老年人需要定期接受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3、免疫力下降: 是肺结核复发和发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得过肺结核后免疫力较低,身体无法有效抵抗结核杆菌侵袭,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贞芪扶正颗粒、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药物提高免疫力; 4、药物影响: 如醋酸泼尼松龙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可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得患者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导致肺结核复发或炎症加重。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5、职业暴露: 从事与结核病相关的职业,如医疗护理、粉尘作业等,可能使患者接触到结核杆菌,从而增加感染风险。在从事与结核病相关的职业时,要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向医生咨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注重日常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心理负担。
3342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