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探秘下肢动脉闭塞手术:为何费用高达11万?
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双腿时常感到疼痛、麻木,走路也越来越困难,一检查居然是下肢动脉闭塞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个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如果病情严重,手术费用可能要11万左右时。每当我说出这句话,患者们的表情,大多也是震惊。为了打消疑虑,我决定详细解释一下下肢动脉闭塞手术费用高的原因。 ❗下肢动脉闭塞手术的费用高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难,成本高 手术技术复杂,需要介入技术和高级设备,医生经验也至关重要,这些都增加了手术成本。 📌材料贵,用量多 手术中使用的高值材料如导管、球囊、支架等,费用高且可能需多个,推高了手术费用。 📌术后康复,费用也不少 不是手术完了就万事大吉了,术后还得进行康复治疗、护理,还得吃药,比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也是手术费用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手术费用高昂,但下肢动脉闭塞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投资。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具体放图片了)。 💡在做好术前准备后(具体放图片了)就可以进行手术。而在手术后,我们还有一些要重点关注的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 1️⃣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配合医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现象。 2️⃣避免伤口受到压迫或摩擦,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康复锻炼 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肌肉力量的恢复。初期锻炼以轻度活动为主,如床上抬腿、踝关节活动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赞、评论并转发给更多的朋友吧!
615
2024-06-06
肌间静脉血栓是深静脉血栓吗,一文解答!
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说到肌间静脉血栓,虽然它和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完全相同,在我们临床上要注意区别。 ❓来看看肌间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有啥区别? 肌间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虽然都是静脉血栓,但肌间静脉血栓通常发生在小腿的特定区域,症状较轻,包括小腿的肿胀、疼痛,有时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诊断上的挑战,治疗侧重于抗凝。 而深静脉血栓可能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症状更为严重,包括严重的小腿肿胀、疼痛、触压痛和皮肤温暖,有时还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的症状,治疗可能需要更多样化的方法。重要的是,无论哪种类型的静脉血栓,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那么该如何治疗肌间静脉血栓呢? 可以采用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服药的同时建议采用压力治疗,穿戴弹力袜,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并且建议患者增加日常体育锻炼,比如每天1个小时的瑜伽或者慢走等活动。 针对这位患者的治疗外,日常的护理也很关键,在疼痛期间,患者应该避免做剧烈运动,例如跳绳等,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建议患者在休息时抬高患肢来缓解疼痛。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注意,饭菜不宜辛辣、油腻,例如炸鸡、辣椒等,这些食物不利于健康。 肌间静脉血栓虽然不等同于深静脉血栓,但同样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们,还有啥不懂的可以给我留言。
557
2024-06-06
揭秘:球囊扩张后血管还会堵吗
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我接诊的患者中,好多患者因为血管狭窄或者堵塞,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来治疗。经常也会有患者问我,球囊扩张后血管还会堵吗?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我想给大家好好解释解释。 ❓首先我来给大家讲一讲,球囊扩张是什么? 球囊扩张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导管,将一个可以充气的球囊送到狭窄的血管部位,可以起到扩张的作用,能够撑开狭窄的血管,使机体的血流恢复正常。 ✅那这番操作后血管是否还会堵塞呢?答案是有可能 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只是暂时改善血管的狭窄状况,并不能完全保证血管不能再次堵塞,而且血管堵塞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血管壁的损伤、炎症、遗传因素、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得血管更容易发生堵塞。即使经过治疗,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改善,血管堵塞的风险仍然存在! ✅ 所以,即使是进行了球囊扩张,依然要做好护理措施(具体可以戳图~) 通过这篇文章,我想要告诉大家,虽然球囊扩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后依然要做好其他的预防措施。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让你的朋友都知道哦!🌸
825
2024-06-06
脖子大动脉血管堵塞怎么办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脖子大动脉血管堵塞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不良生活习惯、外伤、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还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让医生进行检查后选择处理方法。 1、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自身经常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饮酒等,就可能会损伤血管,从而出现堵塞。此时还应及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喝酒,保证周围空气清新,早睡早起。 2、外伤: 如果颈部大动脉之前受到外伤,也可能会导致血管内壁损伤,从而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此时应听从医生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 3、高脂血症: 如果长时间进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也可能会诱发高脂血症,此时血液粘稠度增加,也会增加动脉堵塞的风险。此时还应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4、高血压: 可能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患病后会导致血管受到压力增加,从而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也会出现堵塞的症状。此时还应配合医生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药物。 5、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患病后会导致自身动脉出现硬化,还会出现血栓、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和大动脉炎、颈动脉斑块等有关。在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要进食肥肉、炸鸡等食物,多运动,减轻体重。
4428
2024-06-06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医生告诉你
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对于静脉采血,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要静脉采血的患者,我们医生可能会叮嘱他们下面这些注意事项: ​✅放松心情 心情放松是采血成功的关键之一哦。可能有些患者一提到采血就会紧张得不行。建议放松心情,可以试试深呼吸、闭上眼睛或者听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配合操作 在采血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保持手臂稳定不动,不要随意晃动或者挣扎。 同时,在进针时,可以尝试轻轻握拳,这样可以使静脉更加凸显,方便我们进行操作。当然,如果感到疼痛或者不适,也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了。 ​✅采血后正确护理 在采血后,建议用棉签轻轻按压采血部位3-5分钟,确保没有出血。同时,还会提醒他要避免用力揉捏或者提重物,以免加重手臂的负担。 但是,如果出现了采血部位的淤青或者肿胀情况,可以在24小时后试着用热毛巾轻轻敷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哦。 👏此外,关于静脉采血,患者在采血前的注意事项以及静脉采血的目的,我都放在图片里啦,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静脉采血或其他医疗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324
2024-06-06
血管变绿色什么原因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变绿色的情况,可能是皮肤影响、光线影响、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这种情况还可能与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曲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给予针对性处理。 1、皮肤影响: 血管变绿色可能与皮肤的影响有关,在某些情况下,皮肤较薄或色素较浅的人可能更容易看到血管下方的绿色调。这是由于皮肤下的血管与周围组织的颜色对比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有疑虑,可咨询专业医生。 2、光线影响: 光线也可能是导致血管变绿色的一个因素,在某些特定光线下,如阳光透过皮肤时,血管可能呈现绿色或其他颜色。这是光学效应的结果,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在强光下应避免长时间暴露皮肤,可以减少异常效应。 3、血液循环不畅: 如果血液循环出现受阻,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可能降低,导致血管颜色变化,此类情况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4、血栓性浅静脉炎: 该病是发生在浅静脉的炎症,可能伴有血栓形成,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局部红肿等症状,也会表现为血管变成绿色。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来缓解症状。 5、静脉曲张: 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失调或静脉壁弹性减弱,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会使静脉扩张或扭曲。静脉曲张不仅会使血管看起来颜色发绿,还可能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对于静脉曲张,建议长期使用静脉曲张袜等,预防疾病继续发展。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血小板减少症等情况,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保证机体健康。
4028
2024-06-06
血管瘪下去成一条条沟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瘪下去成一条条沟,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静脉回流快引起,也可能与血管炎、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并给予针对性处理。 1、天气寒冷: 在寒冷天气中,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收缩血管以减少热量散失,这种收缩可能导致血管瘪下去,形成沟状。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随着气温的升高,血管会逐渐恢复正常,日常注意保暖即可。 2、静脉回流快: 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的压力降低,使血管壁出现瘪陷,通常与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等因素有关。建议此类人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腿部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3、血管炎: 是一种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变弱,从而出现血管瘪陷的现象。血管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如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必要时也需要进行手术处理。 4、静脉曲张: 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可表现为静脉血管扩张、扭曲。静脉曲张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变弱,从而出现血管瘪陷的现象。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5、血栓性静脉炎: 属于静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变薄,从而出现血管瘪陷的现象。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血管瘪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4256
2024-06-06
早期的静脉曲张如何治疗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一般是指下肢静脉曲张,对于早期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讲,可通过避免久站、穿医用弹力袜、适当运动以及休息时抬高患肢、腿部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建议就医后咨询医生。 1、避免久站: 长时间站立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加重静脉曲张。所以早期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休息,或在站立时采取交替抬高脚跟和脚尖的方式,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穿医用弹力袜: 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用弹力袜,并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穿戴。医用弹力袜通过施加外部压力,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 3、适当运动: 此类患者也可进行适当运动,能够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静脉损伤。 4、休息时抬高患肢: 患者可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或使用枕头等物品垫高下肢。休息适当抬高患肢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5、腿部按摩: 患者可在休息时进行腿部按摩,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此外,此类患者也可通过改善饮食、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建议患者在就医后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782
2024-06-06
扎完针血管淤青怎么消除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扎完针血管淤青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渗血引起,此类患者可通过冷敷、热敷、局部按摩的方式促进淤青消退,也可通过使用药物、红外线照射等方式改善症状,建议就医进行诊疗。 1、冷敷: 在扎完针后的初期,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敷在淤青部位,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隔几小时重复一次。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渗血,从而缓解淤青。 2、热敷: 当淤青逐渐稳定后,可以改用热敷。使用温热的水袋或热毛巾敷在淤青部位,每次持续20-30分钟,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有助于淤青的消退。 3、局部按摩: 日常也可在淤青部位进行轻柔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消散。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造成损伤。 4、使用药物: 对于较为严重的淤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淤青消退。 5、红外线照射: 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红外线对淤青部位进行照射,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和代谢。但需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 此外,部分患者也可通过微波治疗等方式来消除淤青。日常还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避免针孔部位过早沾水,饮食方面尽量清淡。
4000
2024-06-06
扎针后出现紫色淤血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扎针后出现紫色淤血的情况,可能与注射不当、按压不当有关,也可能是局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疗。 1、注射不当: 如果注射时针头刺入过深,损伤了血管壁,可能会导致血液渗出。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通过局部冷敷、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2、按压不当: 注射后,医生或护士通常会要求患者按压注射部位一段时间,以防止血液渗出。如果按压不当,如时间过短或力度不足,也可能导致紫色的淤血,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正确按压注射部位。 3、局部感染: 注射后,如果注射部位出现感染,也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出现,可能是由于细菌侵入引起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用手刺激,还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肝功能异常: 当肝脏受损时,其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出现上述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并遵医嘱使用谷胱甘肽片、护肝片等药物保肝护肝。 5、凝血功能障碍: 属于导致此类消息的重要原因,可能由于遗传、药物或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此类患者应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况,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
3306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