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科科室相关科普
服用艾司唑仑14天,能否立即戒断?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艾司唑仑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失眠和焦虑等症状的缓解。但吃了14天的艾司唑仑,想要直接戒断停药?当然不建议!主要是因为艾司唑仑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长期服用后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戒断反应。 停了艾司唑仑后,很多人会发现原本就有的失眠问题又回来了,甚至更严重。而且还会老是感觉心里慌慌的,老担心有啥不好的事发生,人也变得容易紧张和烦躁。有时候肚子里不舒服,老想吐,或者吃啥都觉得没胃口。脑袋还疼,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勒住一样。 🌾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大脑在突然失去药物作用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而且有些人停药后会担心自己的病情会不会加重,这种心理压力也会让戒断反应更严重。 因此,对于正在服用艾司唑仑的患者来说,如果需要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尽量做到这些: 🍂重新服药: 如果医生认为必要,可能会建议你重新服用艾司唑仑,但这次是逐渐减量,以避免再次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 🍂使用替代药物: 医生也可能会开一些替代药物,如劳拉西泮片、右佐匹克隆片等,来帮助缓解戒断症状。 🍂补液治疗: 如果伴随大量出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补液治疗,如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以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关于如何避免艾司唑仑的戒断反应,放在图片里了~ 🌺如果你正在服用艾司唑仑或有任何关于药物使用的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
350
2024-06-24
阿立哌唑口崩片,这些副作用你知道吗?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说起博思清,其实就是阿立哌唑口崩片,是个治疗精神疾病的药。但吃了这个药,也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也就是副作用,比如下面这些: ✅ 全身感觉不对劲: 可能会感觉像是得了感冒一样,身体疼、累,有时候手脚、脸可能会肿起来,有的女性可能感觉胸部疼或者经期疼得厉害。 ✅ 心脏可能不舒服: 血压可能会忽高忽低,得经常量量血压,心跳可能会变得很快或者很慢,甚至跳得不规律。极少情况下,心脏可能会出现大问题,比如停跳或者跳得太快。 ✅ 肚子可能不舒服: 可能变得没胃口,不想吃东西,可能会恶心、呕吐,感觉胃难受,有时候甚至可能会有大便出血的情况。 ✅ 甲状腺和血液的问题: 甲状腺可能会不正常工作,让你感到身体有变化。血液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贫血或者凝血功能变差。 📍 吃了阿立哌唑口崩片,有这些小毛病也不奇怪。但是别因为这些就慌了神,可以试试这样做: ✅ 轻微副作用的处理 对于轻微的副作用,如口干、轻微头痛或轻微的胃部不适,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症状没有加重,可以尝试调整生活习惯,如多喝水、保证充足休息等,每天喝1500-2000ml,睡满8-9小时。 ✅ 较为严重副作用的处理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心跳异常、严重的头痛、持续的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应立即停止服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在医生的建议下,可能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监测和评估,如心电图、血压监测等,以确保身体状况稳定。 希望大家都能科学用药,如果你对阿立哌唑口崩片还有其他疑问或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28
2024-06-24
揭秘:PTSD与重度抑郁如何区分?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 PTSD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突发的、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引发的心理疾病,而重度抑郁障碍则是一种情绪性功能障碍,这两种疾病通常有一定的区别。 ✅ 成因不同: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一般是因为经历了一些可怕的事情,比如地震、战争、车祸或者暴力事件等,让患者觉得生命受到了威胁。 重度抑郁障碍:它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和遗传、身体、心理、社会都有关系。有时候生活中的一些大压力,比如失业、离婚或者亲人去世,也会让患者陷入这种情绪里。 ✅ 症状表现不同: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经常想起那些可怕的事情,晚上做梦也会梦到,所以会避开和这些事情有关的东西。也总是觉得周围很危险,容易生气,睡觉也不好。这些会让患者不太想和人交往。 重度抑郁障碍:表现为长时间觉得心情很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累,觉得自己没用,注意力也不集中,做决定也很困难。还会觉得非常内疚,觉得生活没意义,甚至还可能出现不好的念头。 ✅ 持续时间与稳定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经历那些事情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可能会持续6个月-2年。 重度抑郁障碍:症状一般会持续2周-3个月,但也有可能会突然发作。 ✅ 认知评价: 创伤后应激障碍:总觉得周围很危险,需要时刻保护自己。 重度抑郁障碍: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都持有一种负面的看法,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生活没有意义。 🌼针对这两种疾病,通常都有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和药物治疗(如应用盐酸氟西汀片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而对于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同样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和药物治疗(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抗抑郁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一起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928
2024-06-24
关于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这些你得知道!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6-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的药物。 对于患有ADHD的孩子们来说,盐酸可乐定缓释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冲动和多动的行为。这个药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行为更加稳定。 除了单独使用,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还可以与中枢兴奋药一起使用,帮助那些对中枢兴奋药反应不佳的孩子们更好地控制ADHD症状。 🔺在使用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给出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案。 🔹吃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的时候,不用纠结是饭前还是饭后吃,它不受吃饭的影响。但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你得整片吞服,就像吃糖果一样,不能碾碎、不能咀嚼,更不能切割成小块。为啥呢?因为一旦这么做,药片里的可乐定就会释放得太快,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在用药期间,也需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孩子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使用盐酸可乐定缓释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嗜睡、头晕、便秘、排尿困难等。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用药方案。 所以,在使用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25
2024-06-24
揭秘:半夜发笑,真的意味着精神病吗?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 半夜听到笑声,是不是精神有问题?但其实,半夜发笑并不一定就是精神病的征兆。有时候,人们做梦梦到开心的事情,或者是在梦中体验到了什么好玩的场景,就可能会笑出声来。这就像咱们白天开心时会笑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情绪表达。 但是,如果半夜发笑的情况频繁出现,或者笑声听起来特别奇怪,跟平时完全不同,那就得留意了。比如,如果笑声持续不断,甚至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大笑起来,那可能就不太正常了。这种情况可能跟某些精神疾病有关,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人出现不正常的表现。 ✅ 精神分裂症: 有些人得了这种病,大脑里可能有些混乱,思维、情感和行为都怪怪的,有时候晚上睡着睡着就突然笑了,可能是因为脑子里出现了一些幻觉或者妄想,觉得有啥好玩的事。这种笑声通常没有啥明显的原因,跟平时完全不一样,而且可能会一直笑个不停。 ✅ 双相情感障碍: 得了这种病的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特别高兴,一会儿又特别低落,特别高兴的时候,晚上可能会笑着睡着。这种笑跟高兴的情绪是连在一起的,通常还会话多、活动也多。 📍那么,怎么判断半夜发笑是不是精神病呢?其实,最重要的是看这种笑声是否跟患者的日常生活、情感状态相符合。 ✅ 观察频率和持续性 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或几次半夜发笑,并且没有其他异常表现,那很可能就是做了个开心的梦或者情绪的自然释放,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或者笑声持续不断、没有明显的原因就突然大笑,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 留意其他异常行为 除了半夜发笑外,还要注意是否还伴有其他异常行为或情绪变化,比如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如果这些异常表现同时存在,那就更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信号了。 所以半夜发笑不一定是精神病,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查,比如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并通过图片里的那几种方式进行处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和疑惑。🌱
706
2024-06-24
电休克三次,抑郁症能彻底治愈吗?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谈到抑郁症的治疗,电休克治疗(ECT)真的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简单来说,电休克治疗就是给大脑来个小小的电击,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但其实这个过程很短暂,电流也是经过精确控制的。这个电击会让患者暂时失去意识,然后就能帮助缓解抑郁症状了。 有人说电休克做三次后抑郁症会痊愈,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绝对的。虽然电休克治疗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但并不能保证所有患者都能在三次治疗后完全康复,这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说起抑郁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对于那些症状不太严重的患者,像一些某些轻度或中度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可能较为有效,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但如果是症状很严重的患者,或者那种特别难治的,那就得多来几次治疗,效果才会慢慢显现。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病情和反应都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有些患者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综合治疗。 ⭕ 治疗次数: 电休克治疗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定的。通常来说,需要八到十二次的治疗,但具体还得看患者的反应和医生的判断。只做三次的话,可能效果还没那么明显。 ⭕综合治疗: 电休克治疗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医生还会推荐患者同时接受药物治疗(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心理治疗等,这样综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让治疗效果更好。 ❗而且电休克治疗抑郁症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在接受电休克治疗前,得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没有啥隐藏的疾病或者禁忌证,详情见图,这样治疗起来才更安全。 👉电休克治疗后,可能会有些头晕、头痛、恶心之类的反应,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感觉特别不舒服,就得赶紧告诉医生。 👉尽量别接触那些可能让你感到焦虑、抑郁的刺激源,比如一些负面的新闻、电影之类的。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考虑接受电休克治疗,建议与医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讨论,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疗法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对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有什么看法或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710
2024-06-24
行为怪异背后:可能是哪种精神疾病?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如果行为突然变得怪异,比如频繁做出无意义的重复动作、说话方式古怪难以理解、情绪反应异常激烈或不合时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其他不符合常规的行为,都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但是,行为怪异并不直接对应某一种精神疾病,虽然经常跟这些精神疾病有关。 ⭕精神分裂症: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负责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乱了套,导致患者分不清真假,出现幻觉和妄想。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就显得有点怪,比如突然大笑或哭泣,做些和周围人不搭调的事儿,甚至跟空气对话。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就是心情一直很差,对啥都没兴趣。这种情绪让他们不想出门,不想见人,还可能做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比如过度打扫或者疯狂购物。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啊,他们的大脑总是觉得有危险,就算没啥事也紧张得不行。这种紧张让他们容易发火,或者突然做些没头没脑的事儿,比如因为小事大吵大闹,或者突然跑跳。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会儿高兴得不得了,一会儿又低落得不行。高兴的时候,他们可能冲动得乱花钱或者做危险的事儿,低落的时候,他们又可能把自己关起来,不跟任何人说话。 ❓那么,当发现身边人出现行为怪异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要保持理解和关心,不要轻易指责或嘲笑。尊重对方的隐私和意愿,不要随意透露他们的病情或个人信息。 🔹要鼓励他们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了解一些基本的精神健康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况。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不妨多关注一些心理健康的资讯,或者直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501
2024-06-24
奥沙西泮比劳拉西泮好,真的假的?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在应对焦虑、失眠等精神问题时,很多人会面临选择哪种药物的难题,比较常见的药有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有人就会疑惑奥沙西泮真的比劳拉西泮好吗?当然是假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它们虽然都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但两种药物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 💊从药效上来说: 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都能有效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但是,奥沙西泮在抗焦虑以及缓解抑郁的效果上可能更优越一些,而且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几率相对较低,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如果你主要是想缓解焦虑或抑郁症状,并且希望副作用更少,那么奥沙西泮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然而,劳拉西泮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作用时间更长,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维持药效的患者来说可能更合适。另外,劳拉西泮也适用于缓解紧张、恐惧、狂躁等症状,并且可以作为术前用药。 💊从药物代谢的角度来说: 奥沙西泮的代谢更快,这对于年纪偏大或肝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来说可能更安全一些,因为他们体内的药物代谢速度可能较慢,使用奥沙西泮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的风险。 👇在服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遵医嘱用药:不同的人群使用剂量不同,务必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的副作用,放在图中了。 🔹避免酒精: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宜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都是短期治疗的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选择哪种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因此,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675
2024-06-24
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抖,原因何在?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手抖,作为其中的一种症状,其实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但确实在一些患者身上会出现,那大家知道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手抖吗? 🍀焦虑情绪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有强烈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就像是平时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但更为强烈和持续。这种焦虑会让身体释放出一种叫做肾上腺素的激素,会让身体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导致手部肌肉紧张和抖动。 🍀药物副作用: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比如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片、利培酮片),虽然能帮助控制病情,但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手抖就是其中之一。 🍀合并其他疾病: 有时候,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比如帕金森病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导致手抖。 ✅面对精神分裂症的手抖症状,可以试试这样做! 🔹寻求医疗帮助: 应该尽快就医,向专业医生描述手抖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调整: 如果手抖是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例如,可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盐酸苯海索)来减轻手抖症状。同时,医生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来缓解因焦虑情绪引起的手抖。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重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应对压力的策略,从而减轻手抖症状。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辅助缓解手抖症状。但请注意,物理疗法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抖只是精神分裂症众多症状中的一个,不应该因此而忽视整个疾病的治疗,还有一些伴随症状可以看图了解。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请务必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还有其他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561
2024-06-24
女孩冲动
杨放如
副主任医师
心理卫生中心
女孩冲动通常与自身的性格因素有关,无需特殊治疗。但也可能与女孩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狂躁发作等疾病有关,此时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性格因素: 若女孩父母脾气比较暴躁,则可能会影响到女孩的性格发育,进而出现性格易急躁、冲动的现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家长应以平和的心态引导女孩,并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帮助女孩改善易冲动的性格。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通常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也可出现易激动、易怒的情况,表现为女孩冲动,还可伴有食欲亢进、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甲硫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若效果不佳,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3、狂躁发作: 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之一,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可导致女孩出现冲动、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妄想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卡马西平片、富马酸喹硫平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治疗,若效果不佳,则需进行电抽搐治疗。 因此,若女孩冲动的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精神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激素六项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积极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4050
272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