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青的科普
更年期会出现头晕吗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更年期一般出现在45-55岁之间,女性更年期时卵巢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可引起血管收缩,所以很多人会出现头晕、耳鸣、头痛、心悸等自主神经症状。此外,还可出现更年期焦虑和更年期抑郁症状。 更年期焦虑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心烦意乱,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出汗等症状,一般呈阵发性。临床可采用抗焦虑治疗,常用丁螺环酮或者坦度螺酮等药物。更年期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早醒、情绪低落,以及对事物不感兴趣,也可伴随头晕症状,临床上可给予口服西酞普兰治疗。 更年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头晕持续时间也无法确定。妇女绝经后可出现耳热、面赤、汗多、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酸背疼等症状,症状程度参差不齐。而症状发作次数和时间也没有规律性,病程长短也不同,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等。更年期需注意调护,避免情绪激动、寒热不均,还需注意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8.99万
321
2021-02-02
丛集性头痛是什么意思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丛集性头痛是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一般多见于青壮年,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眼球深部或者眼眶周围持续胀痛、牵拉撕裂痛,有些患者可以表现为针刺样疼痛,而且疼痛性质非常剧烈,甚至无法忍受。头痛发作时常伴有眼结膜充血、鼻塞或者流泪症状,头痛一天内可以发作数次,也可连续发作数天,或突然终止,间隔数月或者数年后,又会以原有形式发作。该病表现为突发、集中、剧烈头痛,病人会十分痛苦、坐立不安,且头痛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为15-180分钟。 丛集性头痛患者通常处于20-40岁的年龄段,是社会中坚力量,且以男性居多。头痛频繁发作会影响工作,影响正常生活节奏,最后导致性格改变。丛集性头痛患者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就诊,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服从医嘱,按时吃药治疗,同时还需要有家庭关心、亲戚朋友帮助。家人及亲属需要理解病人,并给予足够关爱,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可选择曲普坦类药物,如舒马普坦或者曲普坦,还可用激素或高压氧治疗。
10.17万
260
2021-02-02
神经性头痛怎么治疗效果好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神经性头痛的患者可表现为剧烈头痛,首先应该去神经内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治疗如下: 1、药物治疗:轻中度偏头痛可采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重度偏头痛可采用散利痛、西乐葆或芬必得等进行治疗。此外可应用特异性药物,曲普坦类如舒马普坦,麦角胺类药物如麦角胺咖啡因等; 2、生活护理:神经性头痛患者平时需要注意情绪变化,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戒烟、酒,饮食忌辛辣、油腻及高盐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维生素及睡眠,此外需注意心理护理; 3、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针灸治疗,中医膳食有药食同源之说,食物运用得当,同样有治疗效果; 4、促进代谢:头痛间歇期,可进行有氧运动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抵御能力,此外还可每日用生姜水泡脚致微汗,刺激足底脏腑反射; 5、音乐疗法:听音乐也是一种物理疗法,可调节边缘系统,调节躯体运动、自主神经和大脑皮质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中枢的过度活动。
9.97万
58
2020-12-29
被冷风吹了头痛怎么办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吹冷风头痛常用治疗如下: 1、可服用解痉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散利痛即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缓解,如果末梢神经比较敏感,可以加用营养神经药物,比如弥可保、维生素B1等; 2、通过机体适应改善症状; 3、防风保暖,尤其大风天气头上需要戴帽子、围巾,从而避免吹冷风后头部毛细血管痉挛收缩,提高机体神经末梢感知能力,此为关键性预防步骤; 4、通过运动改善症状,正常的体育运动或者体力劳动可以增加自身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减轻头痛的发生; 5、对后颈部进行按摩,通过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6、盖一床比较厚的被褥发汗,也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7、可以服用祛风散寒、清热化湿药物缓解头痛。
13.83万
184
2020-12-29
产后严重失眠怎么调理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产后严重失眠调理方法如下: 1、女性产后需要做好心理调节,不要过于激动,保持心情愉悦,饮食要营养均衡,晚上睡觉保持固定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睡觉前喝热牛奶或热水泡脚,可缓解失眠紧张; 3、睡前不要过度玩手机,也不要过度激动,尽量保持房间安静; 4、患者适当放松心情,调整角色; 5、若哺乳严重影响睡眠,可适当减少夜间哺乳,增加奶粉喂养,如睡前奶粉喂饱后,让孩子一觉睡到天亮,晚上无需起夜,产妇失眠也会改善; 6、食物疗法,如红枣、米仁、莲子等,均有助于睡眠。
10.34万
407
2020-12-29
谷维素可以治疗失眠吗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谷维素可辅助调节人体神经功能,进而调节植物神经,改善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治疗失眠具有一定帮助。主要适用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睡眠障碍,可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易醒、多梦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时可口服谷维素、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或枣仁安神胶囊等,调节植物神经治疗。若患者失眠程度轻,可在睡前服用谷维素片,等病情稳定以后进行维持治疗。若焦虑症患者出现失眠,吃谷维素无法缓解或伴有情绪障碍,如惊恐、害怕、焦虑、烦躁不安,可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时易醒,可以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西酞普兰等。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疾病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或抑郁症,长期失眠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需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及过度劳累,保持作息时间规律,饮食方面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喝酒等,均有助于改善睡眠,还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每天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心态。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改变失眠,可应用上述药物治疗。
7.82万
229
2020-12-29
脑萎缩能治愈吗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脑萎缩没有办法逆转,临床中没有发现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该病为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程度。中医辨证治疗脑萎缩具有明显优势,发病后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此外需控制血压、血糖及采取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等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脑萎缩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疾病的共同基础,老年痴呆到后期都会出现脑萎缩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定需要给予患者社会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引导患者锻炼自身生活能力,能改善自身疾病状态,对抑制疾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0.11万
20
2020-12-29
脑供血不足会不会自愈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脑供血不足为临床症候群,通常无法自愈。引起脑供血不足原因很多,多数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吸烟、饮酒等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内斑块形成、脑动脉狭窄,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走路不稳或摔倒等症状。通常症状无法自行消失,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改善循环,从而减轻脑供血不足症状。因此需注意治疗原发病,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戒烟、限酒等。 目前脑供血不足可通过规律生活或适当运动加以改善,最有用的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脑缺血及缺氧的临床症状,甚至可改善骨质疏松,增强体质。因此有氧运动是非常提倡的一种运动方式,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五次以上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30-45分钟。
11.43万
195
2020-12-29
改善脑供血不足的运动方法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可通过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脑血流,减轻脑缺血、缺氧表现,甚至可改善骨质疏松、增强体质。通常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五次以上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30-45分钟。最好有氧运动方式包括球类运动,如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还可进行游泳、快走及慢跑等。建议患者采用慢跑或快走方式时穿较舒适的鞋,避免引起关节损伤。 总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有好处,可改善脑供血不足。建议患者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否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头晕。
11.10万
456
2020-12-29
左脑一抽一抽的疼怎么办
张淑青
主任医师
脑病科
左脑出现抽痛,通常为太阳穴部位疼痛。如果单侧太阳穴胀痛或搏动样头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症状,多为偏头痛引起。若为偏头痛,可考虑用口服药物缓解,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轻、中度偏头痛发作,及以往使用有效的重度偏头痛发作,均可作为一线药物,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即散利痛、塞来昔布即西乐葆、布洛芬缓释胶囊即芬必得等。此外可采用特异性药物治疗,如曲普坦类药物,包括舒马普坦或麦角胺咖啡因类药物。
9.88万
128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