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警惕!别把肝囊肿误当肝癌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肝囊肿和肝癌,虽然都发生在肝脏上,但真的是天差地别!作为医生,得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因为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生命健康。而在临床诊断的时候,这两种病医生通常是不会搞错的,但也需提防某些特殊情况。大家也需要重视,别把它们混为一谈哦! 🔹说到性质,肝囊肿就是个良性的病变,通常是由炎症、受伤或天生就有的。囊肿里装的是液体,一般不会让人有啥大感觉,也不用特别治疗,除非它长太大了或者压到旁边的东西。但肝癌就不同了,它是恶性肿瘤,成因很复杂,比如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一旦发现就得积极治疗,不能放松。 🔹从症状上来看,肝囊肿和肝癌也有很大区别。肝囊肿患者通常没啥大感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或者胀胀的,但这些症状一般都不严重,也不会越来越严重。但肝癌患者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会感到肝区疼痛、黄疸、越来越瘦等症状,这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那么,为啥有时候会有人搞错肝囊肿和肝癌呢? 🔸这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大小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当肿瘤特别小,比如小于5mm时,因为太小了,影像学检查可能就看不太清它的性质。而且,有些特殊的肝囊肿,比如囊腺瘤、囊腺癌,在影像学检查上跟肝癌看起来差不多,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肝囊肿和肝癌。比如,可以用B超、CT、MRI(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同时,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查,比如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等,也能帮助诊断。如果还不确定,还可以进行肝穿刺活检等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这样就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给患者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了。 在临床经验中,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检查手段,几乎可以确保不会将肝囊肿和肝癌弄错。但即便如此,仍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对于那些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或肿瘤较小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肝囊肿和肝癌的区别以及诊断流程,我制作了两张表格大家可以自取。若还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510
2024-06-23
肝囊肿5mm还能活几年,答案解析来了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囊肿在生活当中并不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很难被人们发现,只有囊肿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经过检查才会被发现。肝脏上长了东西难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那么肝囊肿5mm还能活几年也是患者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 其实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的肝部疾病,大部分是由胚胎期胆管未完全发育或者发育异常造成的,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肝脏受伤或者炎症后未完全恢复所导致,肝囊肿5mm体积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只要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一般不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也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如果害怕肝囊肿增大,可以看一下肝囊肿的治疗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 在超声的精准定位下,用细针穿刺进入囊肿,将囊液抽出,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有一定复发率。 🥑 囊肿开窗术: 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囊肿的大部分囊壁去除,使囊液能引流入腹腔,降低复发风险。 🥑 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操作,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肝囊肿日常调理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些日常调理方法都放在第3张图片上了,需要的赶紧去看看吧。 💢出现肝囊肿不要过度担忧,也不要害怕,及时配合检查和治疗都可以帮助疾病得到改善。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看到之后会及时回复大家的。
457
2024-06-23
5'-核苷酸酶偏高一点,真的有问题吗?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5'-核苷酸酶,它主要存在于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中,其功能是分解核苷酸,如果5'-核苷酸酶数值发生改变,是不是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影响呢? ❓这个5'-核苷酸酶偏高一点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其实,这要看你的具体情况。 🔺如果你只是稍微偏高一点,而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那么很可能就是生理性偏高,没有多大问题,不需要太担心。但是,如果偏高较多,或者伴随着其他症状,那可能就存在问题了,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了。毕竟,引起5'-核苷酸酶偏高的原因也很多,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图片~ 🔔那如果发现自己的5'-核苷酸酶偏高怎么办呢?别着急,我来给大家支几招: 🔹咨询医生:如果偏高较多,或者伴随着其他症状,比如说觉得身体特别累,总是没精神,肚子总是不舒服,比如疼啊、胀啊的,还有皮肤和眼睛开始发黄,或者尿液颜色变得特别深,就一定要及时咨询我们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定期复查:如果5'-核苷酸酶只是稍微偏高一点,而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可以定期复查,观察指标变化。 🔹调整饮食:得清淡点,少吃那些油腻的、重口味的食物,比如炸鸡、火锅之类的。多吃点蔬菜、水果,还有瘦肉、鱼这些高蛋白的食物。 最后,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健康方面的疑问或困惑,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821
2024-06-22
肝上长肿瘤:是不是90%都是恶性?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可以生长各种囊性、囊实性或实性占位性疾病,统称为肿瘤性疾病,那这些肿瘤是不是都是恶性的呢? 其实这些病灶中,良性肿瘤的概率更高,如肝血管瘤、局灶结节样增生、肝囊肿等都是良性的,并没有肝上长肿瘤90%都是恶性这一说法。 然而,肝脏的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因其恶性程度高,对人体危害大,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一般原发性肝癌相对更常见一点,其发病与病毒性肝炎感染、长期饮酒、肝硬化等因素有关。 当肝上长了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当肝脏上长了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肝脏切除术:如果肿瘤是良性的,或者恶性但体积较小、肝功能良好,可以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肿瘤,甚至切除部分肝脏。这种手术能够直接清除病灶,达到治疗效果。 肝移植术:对于病情严重,如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常的患者,即便切除了肝脏也难以消除病灶,这时可以考虑进行肝脏移植。移植后,新的肝脏将代替患病的肝脏工作。 ✅非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这是一种利用射频或微波的热效应来加热并“烧死”肿瘤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高温让肿瘤组织坏死。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通过动脉置管到达肝动脉,然后注入栓塞剂或抗癌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起到栓塞和化疗的效果。 ✅药物治疗: 使用一些药物,如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来抑制肿瘤的生长繁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使用放疗和化疗药物,如卡铂、氟尿嘧啶等,来杀灭癌细胞并控制病情发展。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保肝的功效,能够改善肝功能,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等。 听了这么多,对你是否有帮助,欢迎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哦~🌺
953
2024-06-22
胆小管与肝小叶的连接:中央静脉与肝血窦的桥梁
余佳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脏是体内的重要器官,其中肝小叶和一些结构如胆小管、中央静脉和肝血窦,都是肝脏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简单了解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连通的。 🔹胆小管:是肝细胞之间形成的小通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和输送肝细胞产生的胆汁。简单来说,胆小管就像是肝细胞之间的小管道,运送胆汁从肝细胞流向更大的胆管。 🔹中央静脉: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的中心,是肝脏内部的主要血管之一。就像是交通枢纽,将来自肝血窦的血液和营养物质收集起来,然后输送到肝脏的其他部分或身体的其他组织器官。 🔹肝血窦:肝血窦则是肝细胞之间的微小空隙,里面充满了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液。在肝血窦里,血液和肝细胞之间进行着物质交换,比如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以及废物的排出,之后这些血液会流入中央静脉。 🔔这三者之间的连通方式其实非常直接和高效: 🔸胆小管直接连接到肝细胞的表面,肝细胞产生的胆汁会直接进入胆小管,然后这些胆汁会顺着胆小管流动,最终汇入肝总管。 🔸肝血窦像是肝细胞周围的小径,围绕着肝细胞,为肝细胞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肝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会通过肝血窦被带走。这些血液在肝血窦中流动,最终会流入中央静脉。 🔸中央静脉就像是肝脏的主干道,位于肝小叶的中心,接收来自肝血窦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输送到肝脏的其他部位,甚至全身。 当然了,它们之间也有不连通的情况,具体的放图片了,大家可以看看。大家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
477
2024-06-22
肝破裂术后,生存期有多长?我的解答!
余佳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谈到肝破裂手术成功后患者能活多久,这其实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手术的效果、术后的康复过程,还有整体的健康状态,这些都跟患者的生存时间紧密相关。 🔺肝破裂是严重的外科疾病,通常是外力冲击或内部病变导致。一旦发生肝破裂,患者会面临大量出血和休克的风险,及时的手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手术能够成功修补破裂的肝脏,控制出血,那么患者的生存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恢复同样关键。在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包括卧床休息、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剧烈运动等。同时医生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肝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没有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或并发症,那么患者的生存时间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果手术成功且术后恢复良好,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肝破裂手术成功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手术并发症、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而影响到生存时间。 大家有没有觉得我的分享有用,看到最后,大家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
451
2024-06-22
肝部有阴影,癌症几率到底有多大?
余佳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部有阴影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癌症,肝部阴影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癌症,但并不一定就是癌症,具体的几率在临床上并无具体数值。 肝部阴影是指在医学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中,肝脏部位出现的密度或信号异常的区域。这种阴影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结节、脂肪肝、肝炎等,当然也不能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肝部有阴影时,癌症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而肝部阴影的出现,只是提示肝脏存在某种异常,并不能直接确定是否为癌症。 在面对肝部阴影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过度恐慌或焦虑,也不要盲目猜测或自我诊断。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检查项目,如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肝穿刺活检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肝脏的情况,确定阴影的性质和原因。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阴影为良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观察和治疗。这些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也需要保持警惕和关注。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阴影为恶性病变,即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癌症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晚期癌症则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肝部有阴影癌症的几率有了基本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哦~~
668
2024-06-22
胆结石19mm,究竟算不算“大块头”?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你是否曾在饭后感到右上腹一阵钝痛,或是偶尔的恶心、呕吐?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不小的“隐患”—胆结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普通却又不可小觑的问题:胆结石19mm,究竟算不算“大块头”? 其实,在我们临床上,胆结石的大小并不是判断其严重性的唯一标准,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来说,19mm的胆结石确实已经不算小了。 ✨因为这样大小的结石,如果长时间停留在胆囊或胆管中,很有可能会引发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黄疸、发热等症状。若是长期如此,此类大小的结石还可能会因为持续刺激胆囊、胆管等,导致胆囊壁增厚、胆囊功能下降,甚至引发胆囊癌变的严重并发症。 当然,对于胆结石的严重性,医生不仅要关注结石的大小,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结石位置等多个因素。(相关的严重性分析放在图里了) 因此,对于19mm的胆结石,虽然此时的症状可能并不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建议患者尽早对其进行治疗,不要拖延,免得病情继续恶化,到时候得不偿失。 ✅药物治疗: 对于19mm的胆结石,药物保守治疗虽不能直接排出结石,但可帮助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建议使用消炎利胆药物,如胆宁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以减轻胆囊负担,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当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或结石持续增大时,手术治疗是首选。19mm的胆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彻底清除结石,降低复发风险。 此外,针对胆结石的治疗,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外,日常护理同样重要,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需要特殊注意,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相关饮食的注意事项放在图里了) ☔最后,如果你对胆结石的治疗和日常护理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也希望你们能点赞和收藏这篇文章!
337
2024-06-22
胆囊隆起样病变能自愈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在医学领域,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一个常见的术语,指的是胆囊内或胆囊壁上出现的异常凸起或增厚。关于这种病变是否能自愈?❌答案是通常不会。为啥呢?建议看下去! 胆囊隆起样病变其实是指胆囊内部或壁上的某种异常结构,这些凸起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因为这种病变往往是由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疾病长期演变而来的,这些疾病就是导致胆囊隆起样病变的根源,如果不进行干预和治疗,病变很难自行消退。 ❓那面对这样的病变,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胆囊隆起样病变,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它的性质和程度。可以听医生的话先通过超声波、CT、病理检查等医学检查,来详细查看病变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病理性质,从而初步判断它是良性还是恶性。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病变现在看起来是良性的,也有可能会在之后转变为恶性,所以需要每年进行异常检查和评估。 🔹对于良性的病变,如果体积不大且没有引起不适的症状,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比如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蛋糕、油饼等油腻食物,以减轻胆囊的负担。但如果病变体积较大或已经导致明显的不适,如腹痛、黄疸等,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对于恶性的病变,必须高度重视。一旦发现有恶性病变的迹象,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见图)。因为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扩散到其他部位,甚至威胁到生命。 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迹象,就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看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哦~~💬
382
2024-06-22
“T+A”方案治疗肝癌:一年几次比较合适?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在肝癌治疗方面,“T+A”方案算是比较受关注的治疗方法。至于一年得做几次这个治疗,那真的需要看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次数。 简单解释一下,“T+A”里的“T”就是免疫治疗药物,“A”是专门对付肝癌细胞的靶向药。这两种药结合起来用,可以帮阻止肝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帮助患者活得更长、过得更好。但肝癌这病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T+A”方案的治疗次数也会因人而异。 🔹医生在制定“T+A”治疗方案时,会全面考虑患者的情况。比如说,如果肿瘤还很小,并且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那治疗次数可能会少一些,如6-8次。但要是肝癌已经到了晚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那治疗次数可能就会多一些,如8-12次,或超过12次。 🔹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如果治疗有效,肿瘤开始缩小或者保持稳定,可能只需要4-5次,让患者轻松一些。但如果病情进展得很快,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可能需要10多次以上,有些患者还可能会考虑增加治疗次数或者调整用药量,以尽快控制病情。 所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除了治疗次数,接受“T+A”方案治疗的患者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比如心态很重要,要乐观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其次,饮食也要特别注意,要听医生的建议,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另外,别忘了每年定期做肝功能和影像检查,这样医生才能及时了解你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最后,大家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如果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470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