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科科室相关科普
咳嗽有白痰是怎么回事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咳嗽有白痰是指人体呼吸道受刺激后产生的保护性反射动作,伴随白色痰液排出的症状,通常是呼吸道出现病变或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表现。导致咳嗽有白痰的原因主要有感冒、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1、感冒:
病毒或细菌入侵上呼吸道引发感冒,致使鼻、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为抵御病原体,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增强,产生大量白色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与病原体、脱落细胞混合形成白痰。同时,炎症刺激呼吸道神经,引发咳嗽,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
2、气管炎:
气管受感染、物理化学刺激等引发炎症,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增生,分泌功能亢进。大量白色黏液性分泌物在气管内积聚,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白痰。患者还会因炎症刺激出现持续性或反复性咳嗽,尤其在晨起或夜间较为明显。
3、支气管扩张:
多种因素导致支气管结构发生不可逆扩张和变形,支气管壁破坏,纤毛清除功能受损。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在扩张的支气管内积聚,滋生细菌,引发炎症。炎症产生的渗出物与痰液混合,形成白痰,患者会频繁咳嗽,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咳嗽有白痰不及时治疗,感冒引发的症状持续存在,可能加重病情,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气管炎拖延治疗,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气管结构改变,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支气管扩张若延误诊治,会导致肺部反复感染,肺功能持续下降,引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咳嗽有白痰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细菌感染机会。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提高呼吸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居住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对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预防病情急性发作。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引发呼吸道疾病。
1260
59
咳嗽痰里带血是什么问题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咳嗽痰里带血指的是在咳嗽过程中,痰液中混有血液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由呼吸道疾病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这些疾病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出现痰中带血的表现。
1、咽喉炎:
咽喉部黏膜在炎症刺激下,会出现充血、肿胀。频繁咳嗽时,咽喉部黏膜表面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混入痰液中,导致痰里带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表现为痰液中带有血丝,同时还伴有咽喉疼痛、干痒、异物感等症状。
2、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受炎症侵袭后,会发生充血、水肿,炎症还会破坏支气管壁上的毛细血管。当咳嗽较为剧烈时,这些受损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随着痰液排出体外,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的情况。患者往往还伴有咳嗽、咳痰,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痰或黄色脓性痰。
3、肺炎:
肺部发生炎症时,炎症累及肺泡和支气管,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壁及支气管黏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进一步发展,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与炎性渗出物混合形成痰液,从而出现咳嗽痰里带血。除痰中带血外,患者还可能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咳嗽痰里带血的问题不及时治疗,咽喉炎持续发展,可能引发慢性咽喉疾病,导致咽喉部不适症状长期存在,影响吞咽和发声功能。支气管炎若延误治疗,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支气管壁结构遭到破坏,引发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肺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炎症范围扩大,可导致肺组织广泛损伤,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长期的咳嗽痰里带血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咳嗽痰里带血相关疾病的措施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咽喉炎发生风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污浊,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环境。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防止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同时,戒烟限酒,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防止病情加重。
609
76
为什么会连续打喷嚏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连续打喷嚏是指人体鼻腔在短时间内,频繁不自主地爆发式喷气动作,这是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后引发的一种保护性反射,目的是清除鼻腔内的刺激物。导致连续打喷嚏的原因主要有空气刺激、感冒、过敏性鼻炎。
1、空气刺激:
吸入冷空气、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会直接刺激鼻腔黏膜上的神经末梢。鼻腔为了清除这些刺激物,会通过神经反射引发连续打喷嚏,试图将刺激物排出体外,以维持鼻腔内环境稳定,保护呼吸道。
2、感冒:
病毒或细菌入侵鼻腔,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炎症刺激鼻黏膜神经,使其敏感性增强,容易引发连续打喷嚏。同时,还会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3、过敏性鼻炎:
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鼻腔黏膜内的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旺盛,刺激神经引发连续打喷嚏,常伴有鼻痒、流涕、鼻塞等症状。
若连续打喷嚏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因空气刺激导致的频繁打喷嚏持续存在,会使鼻腔黏膜反复受损,降低鼻腔的防御能力,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感冒引发的连续打喷嚏若未得到控制,会加重上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过敏性鼻炎导致的连续打喷嚏长期不干预,会影响日常生活与睡眠质量,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还可能诱发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预防连续打喷嚏的措施
注意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尘螨等过敏原滋生。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佩戴口罩出门,避免吸入刺激性物质。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提高呼吸道对病原体和刺激物的抵抗力。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引发感冒。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人群,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不养宠物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若患有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遵医嘱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控制病情发展。
740
95
晚上睡觉了咳嗽是什么原因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晚上睡觉咳嗽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呼吸道受刺激引发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导致咳嗽症状出现,影响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导致晚上睡觉咳嗽的原因主要有过敏性咳嗽、反流性食管炎、支气管炎。
1、过敏性咳嗽:
卧室中的尘螨、宠物毛发、霉菌等过敏原,在夜间睡眠时易被吸入呼吸道。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释放活性物质刺激气道,引发气道痉挛与炎症。睡眠时人体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气道敏感性进一步升高,导致咳嗽症状在夜间加剧。
2、反流性食管炎:
睡眠时人体平躺,食管与胃部的位置关系改变,胃酸更易反流至食管。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烧心、咳嗽等症状。夜间睡眠时,食管蠕动减缓,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且吞咽动作减少,无法及时中和胃酸,使得咳嗽在夜间频繁发作。
3、支气管炎:
支气管发生炎症时,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分泌增多产生痰液。夜间睡眠时,人体呼吸道纤毛运动减缓,痰液排出不畅,积聚在支气管内。这些痰液刺激支气管黏膜神经末梢,引发咳嗽,试图排出痰液,同时睡眠时体温下降,呼吸道抵御能力减弱,也会加重咳嗽症状。
若晚上睡觉咳嗽不及时治疗,过敏性咳嗽持续存在会不断刺激气道,增加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发展为哮喘等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长期不干预,胃酸反复刺激食管,会损伤食管黏膜,引发食管溃疡、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支气管炎拖延治疗,炎症蔓延可导致肺炎等疾病,损害肺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且长期咳嗽还会影响睡眠,导致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预防晚上睡觉咳嗽的措施
保持卧室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避免在卧室饲养宠物,降低接触过敏原风险。睡前避免进食过饱,减少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睡觉时适当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
积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等基础疾病,遵循医嘱规范用药。注意保暖,避免夜间着凉引发呼吸道感染,季节交替时及时增添衣物。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与免疫力,提高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定期复查,按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预防急性发作。
1051
94
感冒后背疼怎么回事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感冒后背疼是指人体在感冒期间,背部出现疼痛不适感,这种疼痛可表现为隐痛、酸痛或胀痛,导致感冒后背疼的原因主要有肌肉劳损、继发性感染、支气管炎。
1、肌肉劳损:
感冒时,身体为对抗病毒或细菌,免疫系统活跃,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导致肌肉疲劳。同时,频繁咳嗽、打喷嚏会使背部肌肉反复收缩,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肌肉劳损,从而产生疼痛。此外,发热时身体肌肉也会因代谢产物堆积出现酸痛,加重背部疼痛症状。
2、继发性感染:
感冒后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或细菌可能蔓延至周边组织,引发继发性感染。当感染累及背部肌肉、筋膜等组织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后背疼痛。若感染扩散至骨骼,还可能引发骨髓炎,使疼痛加剧。
3、支气管炎:
感冒引发的支气管炎,会使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咳嗽时,支气管的震动以及炎症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至背部,引起后背牵涉痛。尤其是剧烈咳嗽时,胸腔压力变化也会影响到背部肌肉和神经,加重后背疼痛症状。
若感冒后背疼不及时治疗,肌肉劳损持续存在会发展为慢性肌肉损伤,降低背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影响日常活动。继发性感染若未得到控制,炎症会进一步扩散,导致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危及生命。支气管炎引发的后背疼若延误诊治,会加重呼吸道炎症,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风险,还会因频繁咳嗽、疼痛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预防感冒后背疼的措施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降低感冒发生几率。在季节交替等感冒高发期,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病毒、细菌感染机会。感冒后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背部肌肉负担。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降低感冒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1261
99
感冒可以锻炼身体吗

胡洋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感冒能否锻炼身体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感冒的类型、症状严重程度以及个体身体状况来综合判断。盲目进行锻炼,可能加重病情;但合理选择锻炼方式,也有助于身体恢复。从感冒症状角度分析,当出现轻度感冒,仅有轻微鼻塞、流涕,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且精神状态良好时,适度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缓慢的瑜伽拉伸,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低强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帮助身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同时还能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塞症状。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仍有能力应对轻微的运动负荷,适度锻炼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负担。然而,若感冒症状较为严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时,继续锻炼身体则是不明智的选择。
感冒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正在全力对抗病毒或细菌。高强度运动后,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乳酸,加重肌肉酸痛和疲劳感,同时使体温进一步升高,导致身体更加不适。而且,过度运动还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白细胞活性降低,身体抵抗力下降,延长感冒病程,甚至可能引发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病毒容易在身体虚弱时侵犯心脏。
不同类型的感冒对运动的耐受性也不同,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相对较轻,在症状轻微阶段适当运动影响较小。但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症状严重,患者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身体需要充分休息来恢复体力和增强免疫力,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能加重病情。
感冒患者日常护理与恢复注意事项
1、保证充足休息:
感冒期间身体需要更多时间修复,每天确保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免疫系统集中精力对抗疾病。
2、科学补充水分: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毒素排出。除白开水外,也可适当饮用温热的果汁、蔬菜汁,但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料。
3、做好保暖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再次受凉加重病情。尤其是在出汗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防止寒邪入侵。
4、逐步恢复运动:
感冒痊愈后,不要立刻恢复高强度运动,应循序渐进。先从低强度的活动开始,如散步、太极拳,待身体完全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1310
29
到晚上就咳嗽怎么回事

胡洋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到晚上就咳嗽是指在夜间时段出现的咳嗽症状,表现为无痰或有痰的反复性咳嗽发作,导致到晚上就咳嗽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等。
1、环境因素:
夜间睡眠时,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空气湿度变化、温度波动或存在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积聚。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敏感性增加;冷空气刺激可引起气道收缩,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咳嗽。此外,平卧位时,鼻腔分泌物易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反射。
2、过敏性咳嗽:
部分人群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夜间人体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会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变得更为狭窄。此时,若接触到卧室中的过敏原,如床上用品的尘螨、霉菌,或因空调使用产生的微生物等,免疫系统会释放炎性介质,刺激气道,导致过敏性咳嗽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3、支气管炎:
支气管存在炎症时,白天人体处于直立状态,呼吸道分泌物容易排出。而到了晚上,体位改变为平卧,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积聚在支气管内。这些分泌物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上的咳嗽感受器,同时炎症导致的黏膜充血、水肿在夜间也可能因血流变化等因素更为敏感,从而引发频繁咳嗽。
如果到晚上就咳嗽的情况长期不治疗,频繁的夜间咳嗽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休息不足,进而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长期睡眠缺乏还会降低机体免疫力。持续的咳嗽会使呼吸道黏膜反复受损,加重炎症反应,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同时,长期的咳嗽不适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预防晚上咳嗽的措施
要改善卧室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和污染物。调节室内温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寒冷,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织物,减少尘螨滋生,避免在卧室饲养宠物。
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可使用防尘螨的床上用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日常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受凉。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若患有支气管炎等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促进呼吸道炎症消退,减少夜间咳嗽的发生。
1461
67
时不时干咳一两声是怎么回事

胡洋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时不时干咳一两声是指无痰或痰量极少的间断性咳嗽症状,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导致时不时干咳一两声的原因主要有空气干燥、咽炎、支气管炎等。
1、空气干燥:
当环境中的空气湿度较低时,呼吸道黏膜水分会快速流失,变得干燥脆弱。干燥的黏膜会不断受到刺激,引发神经反射,促使机体通过咳嗽来缓解不适。同时,干燥的空气还会使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下降,影响分泌物排出,进一步刺激呼吸道,导致干咳频繁发生。
2、咽炎:
咽部黏膜在受到细菌、病毒感染,或长期受粉尘、烟酒等不良因素刺激后,会引发炎症。炎症致使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且敏感性增强,微小的刺激就会触发咳嗽反射。由于炎症主要集中在咽部,所以常表现为时不时的干咳,有时还伴有咽部异物感、痒感。
3、支气管炎:
支气管发生炎症时,气管壁的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炎症刺激气管黏膜上的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在病情初期或症状较轻时,分泌物较少,就会表现为时不时的干咳。随着炎症发展,可能逐渐出现咳痰等症状。
如果时不时干咳一两声的情况长期不治疗,持续的干咳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反复受损,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使机体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长期咳嗽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引发咳嗽性晕厥等并发症。此外,若潜在病因未得到控制,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能进一步恶化,发展为慢性疾病,增加治疗难度。
预防时不时干咳一两声的措施
要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避免呼吸道黏膜干燥。减少接触刺激性物质,如避免吸烟、远离粉尘环境,在雾霾天气外出时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重口腔和咽喉卫生,饭后及时漱口,减少细菌滋生。
日常可适量饮水,湿润呼吸道,稀释分泌物。若已出现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炎、止咳等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同时,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对咽部的刺激,维护呼吸道健康。
1212
87
咳嗽怎么回事

胡洋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气管、支气管的强烈收缩与舒张,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但频繁或剧烈的咳嗽则属于病理状态,导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冷空气刺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
1、冷空气刺激:
呼吸道黏膜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当吸入冷空气时,低温会刺激呼吸道表面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将刺激信号传导至大脑咳嗽中枢,引发咳嗽反射,试图通过咳嗽来温暖、湿润空气,同时清除因刺激产生的异常分泌物,从而出现咳嗽症状。
2、慢性咽炎:
咽部黏膜长期受不良因素影响,如吸烟、空气污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慢性炎症。炎症导致咽部黏膜充血、增厚,分泌物增多,且咽部神经末梢因炎症变得更为敏感。这些异常状态持续刺激咽部,引发咳嗽,常表现为晨起时或受到轻微刺激后频繁清嗓式咳嗽。
3、支气管炎: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支气管,引发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炎症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些变化刺激支气管壁上的感受器,经神经传导至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初期可能表现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痰现象。
若咳嗽长期不治疗,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反复受损,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病原体更易侵入,加重感染,甚至引发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持续咳嗽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导致身体疲劳、精神状态不佳。此外,慢性咳嗽可能引发胸部肌肉劳损、声带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不愈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预防咳嗽的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降时,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同时远离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呼吸道的刺激。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病原体传播。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可使用润喉含片等保持咽部湿润,缓解不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提高呼吸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灰尘、尘螨等过敏原,降低呼吸道受刺激引发咳嗽的风险。
874
25
黄鼻涕是怎么回事

刘传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黄鼻涕指鼻腔分泌物呈现黄色,这是身体发出的一种异常信号,常与呼吸道的病理状态相关。正常情况下,鼻腔分泌物多为透明或白色且稀薄。出现黄鼻涕主要与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对缓解不适、恢复鼻腔及呼吸道健康十分重要。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初期一般为清水样鼻涕,这是身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旨在通过分泌大量鼻涕来冲走病毒和细菌。随着病情发展,在感冒后期可能会出现黄鼻涕。这是因为在病毒感染后,鼻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会引发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聚集,其中的中性粒细胞会释放出含有黄色物质的酶,使鼻涕颜色变黄。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导致鼻腔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在过敏发作时,鼻腔会产生大量清水样鼻涕,同时伴有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但如果患者反复揉搓鼻子或因过敏导致鼻腔黏膜受损,就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进而出现黄鼻涕。
3、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鼻窦炎。鼻窦与鼻腔相通,当鼻窦发生感染时,炎症会导致鼻窦内的分泌物增多,且由于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积聚在鼻窦内,这些脓性分泌物通常为黄色,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黄鼻涕。鼻窦炎患者除了有黄鼻涕外,还可能伴有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当出现黄鼻涕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黄鼻涕出现的时间、持续情况、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通过体格检查,查看鼻腔黏膜情况,按压鼻窦区域判断是否有压痛等。可能还会安排血常规,查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进行鼻窦CT检查,评估鼻窦内的病变情况。明确病因后,医生便能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黄鼻涕的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使黄鼻涕症状加剧。减少甜食摄入,甜食易生痰,可能会加重呼吸道不适。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多喝温开水,可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其排出。
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及细菌,减轻鼻腔炎症。注意冲洗方法要正确,避免损伤鼻腔黏膜。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适宜的湿度能保持鼻腔黏膜湿润,减少分泌物干结。避免频繁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导致感染加重。
密切关注黄鼻涕的变化,如颜色、量、质地等,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在擤鼻涕时,要注意方法,不要过于用力,可按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另一侧鼻腔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因压力进入鼻窦或咽鼓管,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1390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