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什么是磁共振成像

李康安放射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79

磁共振成像(MRI)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属于生物自旋成像技术,利用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转换等步骤,形成灰阶图像。

在自然界,含奇数质子的原子核(如氢核)自旋运动的磁矩呈无规律的排列。当这些原子核进入磁场后,磁矩方向会呈现规律的排列,分别指向南极和北极。此时,利用与原子核自旋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激发自旋的原子核,即发生自旋原子核的共振,产生磁共振信号。

利用计算机对磁共振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空间编码、傅里叶变换等,可以形成MRI的灰阶图像。这种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形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MRI成像中需要用到多种技术,包括自旋回波技术、心电门控技术和呼吸触发性控制技术等。自旋回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MRI成像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射频脉冲和梯度磁场,使得自旋原子核重新排列并产生共振信号。心电门控技术和呼吸触发性控制技术则分别用于减少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对MRI图像的影响,提高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血管成像、仿真内镜等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手段。

参考资料:吴秋歌.常见呼吸病诊断与治疗精要上[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

2023-12-28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放射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