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抽动症的病因及治疗

蔡直锋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甲全国第24

抽动障碍是以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为主要表现,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一类疾病。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将抽动障碍归类为神经发育障碍及精神障碍,病因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及心理因素有关。除表现抽动外,抽动障碍患者往往共患一种或多种精神疾病,其中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焦虑障碍等最常见。而该疾病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抽动障碍治疗的目标,应该关注患者在学校及社交功能,最大化他们的潜力,而不是仅仅只是为了消除他们的抽动。对抽动症患者及其家庭进行有关抽动障碍自然病程及压力对抽动潜在影响的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更好的耐受,并可能正面地影响疾病的过程。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学习特別的才能(如弹乐器)及保持好的睡眠,可以缓解抽动症状;

2、药物治疗:最初治疗抽动障碍的药物主要为传统抗精神病类药物,由于抽动障碍患者应用传统抗精神病类药物后出现了反应迟缓、头昏嗜睡、厌学等严重副作用,影响生活和学习,临床用药逐渐转向可乐定及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虽然可乐定及非典型抗精神类药物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镇静、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体重增加、内分泌异常等症状;

3、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及行为干预、生活环境调整、父母治疗及生气控制的训练、学校(教师及同学)的通力合作等。治疗目标是改善抽动症状,社会功能及干预共患病,减少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消除发作诱因(紧张疲劳、过度兴奋等)。

2023-03-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