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如何克服睡前尿频强迫症?

王东强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睡前尿频这种情况被称为“神经性尿频”,这种情况无器质性病变,只是心理作用而已。

睡前尿频就是刚躺上床的时候,马上就有尿意了,但是去上厕所的时候,却没有几滴尿。躺床上,又有尿意了,往返于床和厕所之间。非常困了,却睡不着,甚至造成严重失眠。

有的人不敢去坐长途汽车,因为害怕在汽车上面憋不住尿。他们上车之后,尿意马上来了,但是去厕所的时候却没有几滴尿。坐车上的时候,老是觉得尿憋不住了,真的害怕尿裤子,也让自己下次不敢乘坐长途汽车了。

还有的人在考试的时候尿意特别浓,整个考试注意力严重涣散,从而害怕考试。在考试之前,很紧张,多次上厕所,但是尿意还是很浓。

上述的例子非常多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害怕排尿这种行为影响到了重要的事情。下面就单拿睡前尿频来分析“神经性尿频”。

有部分睡眠不好的人,在入睡的过程中突然想上厕所,好不容易等到的睡意突然烟消云散,懊恼不已,怪自己睡觉之前不去上厕所,现在又要失眠了。这个时候他们的大脑里面就把自己的失眠与上厕所联系起来了,这是错误的归因。

错误的归因导致对尿意的关注提高,慢慢在睡前就会提高对尿意的关注度,就会多次去上厕所。然后在入睡的过程之中,就会去感受自己的尿排干净没有,正是这个过程,导致尿频的感觉。

正是去感受是否有尿意这个动作,才造成的尿频的。这种现象很常见的,比如有的人站在高楼上,觉得自己会不自觉地跳下去。还有的人在开车的时候,想象自己丢掉双手,就好像自己真的不受控制的马上会丢掉双手一样。

当我们去想象一些动作或者感觉的时候,这些动作就像要发生一样,这种感觉具有真实感。如果多次去感受自己有无尿意,尿意的感觉就会出现,并且随着次数的增多,感觉越来越浓烈,这个有点像练习的过程。

由于经常去感受有无尿意,导致尿意的感觉增加,而尿意增加的感觉,让人无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尿意上面,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大脑里面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没有尿意的时候才能够安心的睡觉,但是尿意一直不会消失的,就会导致了失眠。失眠了之后,就更加在意尿意,然后尿意的感觉就更加强了。

上面分析了睡前尿频出现的原因,下面来提出解决的方案。

首先要明白,睡觉之前不是喝了太多水,并且睡觉之前上过厕所,那么就算入睡之前,尿意再怎么浓,也不要去上厕所。

神经性尿频,虽然感觉上面尿意很浓了,但是实质上面膀胱里面根本没有多少尿,也就是说你就忍着,也不会憋不住。当忍受着尿意不去上厕所之后,躺床上的入睡的概率增大。并且明白了尿意的本质之后,也不会再去那么主动的感受尿意,也就是会降低了对于尿意的敏感程度。

然后改变那种有尿意就不能入睡的观念,本质上尿意并不会太影响睡眠的,影响睡眠的是因为有尿意了不停上厕所的这种行为。

困意再浓,如果起来上厕所,也会让自己的睡意全无的。影响自己失眠的根本不是尿意这种感觉,而是感觉到有了尿意,然后起来上厕所这种行为造成的失眠。

如果再进行睡眠限制,就会让自己睡觉的时候困意增加,这样就会容易入睡,然后就会慢慢的不太在意这种感觉了。睡眠限制是CBTi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如果安全按照规定的来,难度比较大。可以执行一个简单版的,这个简单版的如下。

1、当睡着的时间超过6个小时,卧床的时间就是实际睡眠时间+1个小时。但是无论睡着的时间有多长,总的卧床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举例一下,比如,你一周的平均睡着时间为6个小时30分钟,那么卧床时间就是7个小时30分钟,如果你晚上11点上床,你早上6点30分之前必须起床。如果你的平均睡着时间为7个小时20分钟,那么卧床时间也只能是8个小时。

2、当一周的平均睡着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的时候,统一卧床时间为7个小时。

3、必须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就算整夜失眠也不赖床,白天最多卧床半个小时,尽量少打盹。

其次,不要试图消灭尿频的感觉

很多人明白了自己尿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关注尿意造成的,所以他们就想办法让自己转移注意力,避免出现尿频的感觉,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有个规律是如果避免一种感觉的出现,那么其实是在加重这种感觉。

转移注意力试图去避免尿意出现,那么关注的核心还是尿意,所以本质未变,反而会因为多次转移注意力失败而气馁,更加在意尿意的。这种与情绪有类似之处,如果去通过转移注意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结果是对负面情绪越来越敏感,负面情绪越来越多。

正确的方法是对尿意的感觉不予理睬,也就是说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需要理睬。它带来的不适感,肯定得忍受,而不是逃避,因为无法避免的。这也就是说睡觉就躺着睡觉,虽然感受到了尿意(忍受不适感),但是也不起床上厕所(不理睬),等待着睡意的到来。

最后,等待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在无数次你有尿意了,但是不去上厕所,慢慢的也睡着了的经历下,这种感觉会消失的。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23-01-0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