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病例患者是一位52岁女性,因就诊前2个月不愿意讲话,伴有气短;就诊前1周,感冒后出现乏力、怕冷、痰多、无力咳痰等症状,而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为肺气虚证,随后给予患者进行口服药物及针灸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上述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女、52岁
【疾病类型】肺气虚证
【就诊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5月
【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参苓白术散、生脉饮)+针灸治疗(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气海穴)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4周
【治疗效果】病情平稳,不适症状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性,52岁,既往体健。就诊时诉近2个月不愿意讲话,也不愿意出门,同时还伴有气短的情况,且活动后症状会加重。就诊前1周,患者因感冒还出现了乏力、怕冷、痰多、无力咳痰、自汗的症状。患者及家属比较担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给予患者查体,见其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查体结果,诊断为肺气虚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配合针灸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意。
二、治疗经过
首先给予患者参苓白术散口服,该药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同时给予患者生脉饮联合治疗。然后给予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气海穴,通过对这些穴位的针灸,能够起到健脾化湿、调理气血、补肺气等功效。患者取药后了解了用药方法,表示回到家中会积极进行治疗,嘱咐患者有问题随时复诊。
三、治疗效果
门诊治疗1周后,患者回院复查。患者自述通过口服药物配合针灸治疗后,轻微活动后没有出现特殊不适症状,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同时叮嘱患者继续坚持治疗。
门诊治疗3周后,患者回院复查。患者自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睡眠正常,提示患者已经达到临床治愈。同时为巩固治疗效果,叮嘱其按原方案继续治疗1周,以有效预防病情反复,患者点头表示同意。
门诊治疗4周,患者无特殊不适,恢复良好。
四、注意事项
患者因为出现不适症状感到非常焦虑,对此我表示理解,为了让患者能够得到顺利治疗,我仔细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1、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得因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2、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进食生冷寒凉、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及劳累;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爬山、打太极等,以增强自身体质。
五、个人感悟
肺气虚证是由肺气虚损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喘无力、痰液清稀、畏风自汗、活动后喘息加重等。一旦出现上述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正如本病例患者,于我院确诊后经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不适症状得以缓解,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