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家长因为孩子近1年视物重影,外观“斗鸡眼”到我院门诊就诊。在门诊给予患儿进行相关眼科检查,并结合患儿症状后,最终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告知家长患儿的情况,并进行沟通后同意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术后给予患儿进行复查,各项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术后恢复良好,其内斜视的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男、6岁
【疾病类型】内斜视(共同性内斜视)
【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双眼斜视矫正手术)+药物治疗(妥布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
【治疗效果】内斜视症状消失,手术伤口恢复较好
一、初次面诊
家长带着患儿来到医院门诊就诊,诉患儿既往长时间玩手机后出现过“斗鸡眼”伴视物重影的症状,休息后可缓解。1年前患儿症状加重,看远时重影明显,休息后也不能缓解。此次家长想让患儿彻底恢复,于是来到我院门诊就诊。
给予患儿进行相关眼部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双眼视力正常,屈光间质清,眼底、视网膜等均未见异常。患儿双眼眼位偏斜呈交替性,一眼注视前方时,另一眼向内侧偏斜,最终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并将其收入我院进行治疗。
二、治疗经过
告知患儿家长具体情况,并进行充分沟通后,建议行斜视矫正术,术前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家长表示理解同意并签字后为患儿进行手术,并在术前给患儿通过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来预防手术中眼球感染。
术中用开睑器打开患儿眼睑,并在穹窿部打开切口,分离眼内直肌节制韧带,勾全双眼内直肌向后移,随后分别缝合眼内直肌和结膜切口,并在结膜囊内通过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术眼来进行消毒抗感染。手术顺利结束,患儿安返病房。
三、治疗效果
患儿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检查患儿角膜映光较手术前已经恢复正常。给予患儿双眼交替遮盖不动,提示患儿较就诊的双眼正位已经成功。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并未存在并发症,同时伤口未出现渗血、渗液,也没有感染、发炎等不良现象。术后1周时,检查患儿共同性内斜视症状消失,其手术切口愈合较好,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提示病情已经得到治愈,准许出院休养。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儿内斜视症状消失,顺利出院,我感到十分欣慰。但由于患儿出院时并未彻底痊愈,因此出院时还需嘱患儿注意以下几点:
1、患儿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偏头等动作,以免造成双眼视力失衡,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2、患儿需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避免熬夜、过度用眼或长时间看电视,要保证患儿睡眠时间充足以及睡眠质量,保持眼部的舒缓,适当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部压力;
3、避免患儿频繁用手揉搓眼睛,同时在饮食上多注意给患儿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猕猴桃、胡萝卜等,有助于病情缓解。
五、个人感悟
共同性内斜视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斗鸡眼”,临床可分为先天性共同性内斜视和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而该病例中的患儿属于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引起该疾病的常见原因包括存在不良用眼习惯等。临床中,一旦确诊共同性内斜视后,建议尽早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斜视程度加重,继而引起复视、头晕、头疼等症状。针对与该病例中患儿相同的情况,采取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视觉功能,多数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只有少数患儿术后可能会出现复视等情况,但通常很快即可消失。总而言之,广大家长需时刻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并建议定期到医院门诊进行视力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