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59岁女士患气滞证,多年失眠后经中药调理得以改善

孙伟娟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三甲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篇病例患者是名59岁女性,由于长期彻夜不寐、莫名惊慌、恐惧不安,故来我院就诊。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结合患者舌象、脉象以及症状,确诊为气滞证。用药治疗3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基本信息】女、59岁

【疾病类型】气滞证

【就诊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就诊时间】2021年02月

【治疗方案】中药汤剂(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香橼、陈皮、柴胡、郁金、麸炒枳壳、白芍、薏苡仁、龙骨、牡蛎、炒麦芽、茵陈、桃仁、麻子仁)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3周

【治疗效果】失眠明显改善,做梦减少



一、初次面诊

患者就诊时自述10年前受到惊吓,此后常心烦不得卧、彻夜不寐、莫名惊慌、恐惧不安、心悸胸闷、恶心、肢体沉重、怕冷,入睡前烘热。患者平素神志淡漠、白天言语稍亢奋,纳呆、大便干燥、数日不通。伴头目昏沉、时有头痛,入睡困难,早醒,每日仅睡眠3小时左右,晨起后会出现口苦、口干、不欲饮水、食欲欠佳、胸闷憋气等症状,大便3-4日才解一次,且大便偏干燥,小便发黄。

观察患者舌象、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和舌脉特征,应用中医四诊,诊断为气滞证。

 

7c36008c30a58aa3739644cefadc294.jpg


二、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的表现,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起到疏肝理气、安神和胃之功效,组成包括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香橼、陈皮、柴胡、郁金、麸炒枳壳、白芍、薏苡仁、龙骨、牡蛎、炒麦芽、茵陈,以水煎服。

1周后,患者前来二诊,此时可见患者诸症减轻,每晚睡眠5-6小时,于是嘱患者继服前方。再过1周后,患者前来三诊,自述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可达7小时,但仍觉大便偏干,于是上方加桃仁、麻子仁,以润肠通便。


三、治疗效果

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状态是最突出的改变,由原来的睡眠3小时增加到5小时,其后逐渐延长至7小时。另外,睡眠踏实程度明显改善,多梦易醒减轻,口干口苦好转,无乏力、纳呆,大便也均有改善。患者表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经过治疗,患者失眠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增加、做梦减少,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患者仍需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注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调控心情状态,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对于病情的进一步恢复有诸多好处;

2、建议患者调饮食,避免睡前进食过多,并注意适当运动,建议每日上午户外运动半小时,调节情志,倾诉出内心的郁闷及苦处,适当缓解自身压力;

3、患者需注意按时睡眠,使自己入睡环境安静、干净、舒适。如果睡眠困难,可在睡前喝牛奶、蜂蜜水等助眠饮品。


五、个人感悟

气滞证为常见病,但迁延难愈,无论男女老幼皆可患,通过临证多例,总结其辩证规律,在追溯病因基础上,先辩虚实,分类选方,用药得当,配伍精炼,强调调畅气机为本,且注意保护肠胃,以使气血和、阴阳和、志意和。

气滞证在失眠中是最常见的证型,调节气机升降使气机调达则为治疗原则。本例患者患有气滞症状,但经过治疗后,失眠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增加,做梦减少,种种表现均可说明患者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2-06-2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中医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