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妊娠瘙痒症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多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检查生化检测会出现血清总胆汁酸升高,可能会引发胎儿窘迫、早产、胎死宫内现象。正如本病例患者,该患者就是被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患者以无诱因持续性瘙痒,且胎动增多来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女、26岁
【疾病类型】妊娠瘙痒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
【就诊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5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地塞米松+乳酸林格氏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吸氧
【治疗周期】住院7天,门诊定期产检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孕妇自述停经30周,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手掌和腹部皮肤轻度瘙痒,呈持续性,夜间瘙痒比白天明显,并在腹部出现几颗不明显的小红点,自数胎动正常,未予以重视,也未处理。昨日开始瘙痒症状明显加重,腹部小红点较之前明显,夜间瘙痒导致难以入睡,自数胎动次数也明显增多,遂到医院就诊。门诊检查:空腹血清总胆汁酸:26.3µmol/L,胎监提示胎心率明显增快,后诊断为孕30周单活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妊娠瘙痒症,随后收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向孕妇及家属解释,皮肤瘙痒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此病可能会引发胎儿窘迫、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颅内出血、产妇产后出血等现象。孕妇了解后同意积极配合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降胆酸治疗,如熊去氧胆酸;并给予外涂药物缓解瘙痒,如炉甘石洗剂。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引发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的现象,所以需要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现孕妇孕30周胎儿尚未足月,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地塞米松治疗2天,并每日给予吸氧、输液,乳酸林格氏液、维生素C等纠正胎儿缺氧,完善胎心监护、胎儿彩超等检测胎儿的情况。
三、治疗效果
治疗3天后,复查空腹血清总胆汁酸17.2µmol/L,孕妇自觉胎动恢复正常,胎监提示:胎儿胎心正常,孕妇自觉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经过治疗之后孕妇胆汁酸水平有所降低,瘙痒减轻,胎儿状况良好,说明治疗有效,继续给予对症治疗。治疗6天后,复查空腹血清总胆汁酸8.8µmol/L,查胎儿彩超提示宫内晚孕,单活胎,胎儿相当于孕29周1天,胎监提示胎儿胎心正常。于住院7天时,准予患者出院,嘱门诊定期产检。
四、注意事项
很欣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保证了患者及胎儿的健康,但建议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定期产检,每隔1-2周需要抽血复查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每隔1个月查胎儿B超,定期查彩超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定期查胎监了解是否存在胎儿缺氧情况;
2、避免皮肤干燥,多喝水,千万不要挠破皮肤,皮肤破损后可能发生感染,可适量使用对症的外用药物进行止痒治疗,比如苯海拉明霜;
3、注意加强营养,建议以清淡营养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4、建议放松心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规律生活。
五、个人感悟
孕期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经过科学的护肤方式,瘙痒仍不能缓解,孕妇就不要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问题,要引起重视,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果孕期发生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要按医生指导下积极用药治疗,及早用药治疗效果好,如同该患者一样,可以使病情得以有效缓解,减轻皮肤瘙痒,并降低胆酸毒性对胎儿的不良影响,顺利度过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