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并没有HIV感染的abc三类这种说法,HIV感染造成的艾滋病,通常根据我国有关的诊疗标准和指南按照阶段可分为三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多样。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2、无症状期:患者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及卫生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此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具有传染性。因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3、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终末期,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一般少于200/pl,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如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同时也可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目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是针对HIV的特异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或改善免疫功能,能降低HIV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同时有助于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