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临床以餐后2小时血糖最为常用,餐后血糖长期在8.0mmol/L左右,如果是普通人群,就需要引起注意,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说明血糖控制基本达标。因此要针对不同人群来分析其相关的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人群: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如果>7.8mmol/L且<11.1mmol/L,称之为糖耐量减低。没有诊断糖尿病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经常在8.0mmol/L左右,提示患者发生了糖代谢异常,有可能出现糖耐量减低。这类患者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肥胖,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者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需要高度注意,有可能次年会转变成糖尿病;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mmol/L,说明血糖控制基本达标。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状态下,很少发生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对慢性并发症的进展也会延缓。因为血糖来回波动或者在高水平运行,很容易导致各类急性并发症的出现,并加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mmol/L左右,但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如果老年人有糖尿病,同时又有心脑血管疾病, 可以将餐后血糖的数值限制在10.0mmol/L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