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医生,在其他医院刚做的检查,为什么又要重复做?

张亚运心内科主治医师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三甲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抱怨:为什么在别家医院的检测报告(影像学、检验单和其他特殊检查),换了一家医院就不被承认,要再做一次?
  有些病人因此怀疑医生是为了多开检查抽提成,我们的医生往往也很冤枉,一方面乱开检查造成医保超支会挨罚,另一方面病情需要也确实必须再做检查。
  疾病是动态发展的:
  首先,大家都知道,疾病是动态发展的。而病人提供的报告可能是十几天前甚至几个月前的,不能反映目前的疾病状况。
  对于一些急症而言,可能短短一小时内就会发生重要改变。
  有时候不是不认同外院的检查报告,而是不认同太久(这个太久可能短到几小时)以前的检查报告。
  患者以为的,和医生想要的不一样
  有时候,患者会拿着其他医院发现了甲状腺或者乳腺结节的B超报告来看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血流信号对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接诊医生很可能会要求病人补做多普勒序列(彩超)。考虑到多普勒超声其实也算B超,病人可能会误以为是要求重做完全一样的检查。或者是癌症患者在基层医院做普通CT时,发现高度怀疑癌症病灶,被建议去上级医院就诊。但普通CT对癌症的诊断意义比较有限,往往需要增强CT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合血液癌症指标做参考。但有些病人可能不清楚增强CT的意义,误以为医生要求重复检查。甚至有时候到了上级医院,要求患者做磁共振,因为CT和磁共振的机器长得确实有点像,有些患者因此误以为两次检查完全一样。
  不同医院做的相同检查,也可能结果不同。
  以磁共振为例,飞利浦和西门子的产品都很好用,高磁场的机型产生的图像都很清晰。但是不同品牌的仪器在清晰度、个别序列的信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所以,很多对局部精细解剖结构要求高的科室,例如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等,往往需要临床医生自己读片,而且这些医生在一家医院工作久了,往往也更习惯本院的片子。
  此外,CT和磁共振其实都是多层扫描的,一次检测下来可能要扫几百个平面,而实际打印在胶片上的可能只有几十张,很多不同层面的细节就因此而丢失了。
  所以,让病人重拍一张,可能是医生想从自己医院的影像系统上打开电子版,这样局部可以放大查看,也能很方便地测量具体参数,不清楚的地方还能一个电话打给影像科的同事仔细聊聊,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明确诊断。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患者们进一步理解医生「重复检查」的用意,在寻医问药的过程中不走弯路,不花冤枉钱。
  同时,作为医务工作者自身,也要主动避免过度检查、过度医疗,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毕竟信任的建立很难,崩塌却只需要一瞬间。

2020-09-2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血管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