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李光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江西省胸科医院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慢支”,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闷气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于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早期症状轻微,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常年存在。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
  1、吸烟: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香烟中含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直接损伤气道,导致支气管排痰功能障碍,支气管收缩,以及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从而容易继发感染。香烟烟雾中的毒性氧自由基可破坏肺弹力纤维,导致肺气肿的发生。
  2、大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及臭氧等可直接损伤支气管,室内的油烟和生物燃料产生的烟尘亦可使支气管受损。
  3、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硅、煤尘等职业性粉尘及有机化学物质等的浓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均可导致气道损伤。
  4、感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原体或细菌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细菌感染多发生在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后气道受损的基础上。
  5、过敏因素: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花粉、尘螨等过敏,这些过敏原可通过有害的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的损伤。
  6、季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冬季多见,因寒冷、干燥的空气可削弱气道的防御功能,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及支气管收缩,有利于继发感染。
  7、年龄: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及全身免疫功能减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这些因素可使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增加。
  8、遗传因素。
  二、常见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多缓慢,病程长,感冒常为其诱因。常见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或气短,伴或不伴喘息。疾病早期症状较轻,随着疾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
  1、咳嗽:初期以晨起后咳嗽明显,吸烟或闻及刺激性气体后可诱发。晚期多于夜间明显,睡前常有阵发性咳嗽,常伴咳痰。随着病情发展,咳嗽的次数,咳嗽持续的时间,咳嗽的程度缓慢加重。
  2、咳痰:多为白色粘痰或泡沫痰,以晨间排痰为主,吸烟时可刺激气道引起咳痰,晚期接触干冷空气也可引起咳痰。急性发作期常有细菌感染,咳嗽、咳痰增多,可咳黄脓痰,有时伴发热。
  3、气短或喘息:早期多无气短,当病程进展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时,则逐渐出现体力活动时气短。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常出现喘息的症状。
  三、诊断
  临床上有咳嗽,咳痰,伴或伴气短、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后,诊断即可成立。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片等)亦可诊断。当肺功能检查满足FEV1/FVC<70%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早期症状轻,多于寒冷季节发病,不被患者重视,且常误认为感冒,到症状严重或出现胸闷气短,并发其他疾病时才到医院就诊。
  四、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所以,通常需要做胸片、肺功能、动脉血气、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五、治疗
  应提高警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诊治,尽早戒烟、避免有害颗粒或空气的接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其目的是控制感染,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①抗感染治疗:根据痰细菌培养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对未能确定病原菌者可采取经验性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曲松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②支气管扩张药:常用者有沙丁胺醇、氨茶碱、茶碱缓释片、多索茶碱、异丙托溴铵吸入剂等。③祛痰剂:常用者有氨溴索,必漱平,N-乙酰半胱氨酸等。④抗过敏反应药:常用药物有西替利嗪,开瑞坦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⑤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必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
  2、稳定期的治疗:①戒烟酒,避免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接触,避免接触过敏性物质。②预防感冒,平时要注意穿衣保暖。③呼吸功能锻炼,通过呼吸功能锻炼能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可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适度体力锻炼。④加强耐寒锻炼。⑤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⑥合理用药,可使用平喘、化痰药,对于年龄大于65岁者,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或反复住院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秋季1次或秋冬季各1次)。
  六、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起居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可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寒冷季节适量进食羊肉、狗肉等含热量高的肉类食品以增强御寒能力,但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避免进食牛肉、狗肉等容易致敏性食物。同时要经常进食新鲜蔬菜瓜果,以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起居要有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及熬夜,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及湿度。

2020-06-0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