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低头族要小心!防肥、防病、防意外

崔建军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在中国,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6.95亿。按此计算,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5.1%。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人中,就有95个低头族。没错,说得就是你!

  那么低头族会出现哪些隐患呢?

  肥胖

  泰国公共卫生部(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发言人Phanphimon
Wipulakorn医生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越来越多的泰国民众习惯长时间的使用智能型手机,这将对健康产生极不良的影响。医生表示,泰国民众使用手机成瘾,将导致过度肥胖,进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Phanphimon医生补充道,除了肥胖的风险,长时间使用手机将对手指、肩膀、甚至背部造成伤害。

  Phanphimon医生建议民众暂时放下手机,保持适当运动才是健康生活的方式。

  手机脖

  据报道,纽约嵴椎手术及康复中心在《国际外科科技》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埋头玩手机会让脖子承受过度的压力,从而导致嵴柱出现问题。通常而言,人类的大脑平均重量为10~12磅,但在埋头玩手机时由于脖子会倾斜,从而导致嵴椎承受的压力增加。

  低头看手机还容易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僵硬、痉挛,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盘突出等,也可能出现探脖等体征,长期低头看手机,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还可能患上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如果你的头总是前倾盯着手机屏幕,会缩短脖子的肌肉,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导致下颌松垂,还会导致脸颊下垂等。

  但无论如何,看手机是避免不了的,且看正确看姿!如果您坚持不了正确看姿,请您少看手机;如果您坚持不了少看手机,请您了解护颈小常识。

  转动头颈

  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轮流向左、右旋转、每当转到最大限度时,稍稍转会后再超过原来的幅度。两眼亦随之尽量朝后方或上方看。两侧各转动10次。

  仰望观天

  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后仰观天,并逐渐加大幅度、稍停数秒后还原、共做8次。

  颈臂抗力

  取站位或坐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用力阻之,持续对抗数秒后钟后还原。共做6~8次。

  左右旋转

  双手叉腰,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唿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反复交替做4次。

  提肩缩颈

  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唿气。注意在伸缩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是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模式后,再反复4次。

  眼疾病

  干眼症。根据统计,正常人1分钟约眨眼12次,但紧盯荧幕时平均1分钟只眨眼7次,减少眨眼也降低泪液分泌,而易导致干眼症,时常会感到眼睛不舒服,出现干涩、怕光、怕风、易流泪、眼睛红肿充血等症状。导致视觉质量下降,严重者还可发生角膜炎。

  白内障。主要原因是眼睛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下,眼内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随着这种反应增多逐渐发展成混浊状态。由于眼组织含有大量水分,容易吸收电磁辐射功率,而且眼的血管细,不易带走热量,因此在在有电磁辐射的电子产品的作用下,眼球温度容易升高。而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都对高温非常敏感,极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黄斑部病变。LED屏光源中含有大量蓝光,是仅次于紫外线的高能量短波长光源,对眼部组织穿透力强,能够穿透前面的角膜、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而这些短波长光线对视网膜的慢性损伤,增加了视网膜的中枢──黄斑部病变的机率。除此之外,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怎么保护眼睛呢?

  1.观看距离在电子屏幕对角线的6倍处。

  2.“20-20-20”规则:每20分钟抬眼看20英尺(约6米)外至少20秒。

  3.保持正常使用3C产品,不要长时间滑手机,盯着计算机、平板等。

  4.尽量使用自然光源或者类似自然光源,如白炽灯等。

  5.补充B族C族维生素,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等等。

  6.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帮助的食物,比如:紫薯、胡萝卜、菠菜、蓝莓、香蕉、西兰花、枸杞、樱桃等都是保护眼睛的食品。

  安全隐患

  手机不当的使用不仅影响生活和健康,更重要的还会危及人身安全。

  马路上低头看手机极易发生意外情况。低头看手机,不注意周围人行车流的情况,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电扶梯,台阶,又或者是在上车下车的时候低头看手机,也其实都是很危险的。

  还有开车玩手机,简直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低头族的
"手机依赖症",除了会引起疾病和可能发生意外之外,使我们本该具备的一些正常能力在逐渐消退,比如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2018-05-2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神经外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