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湿气主要是内湿和外湿,主要关键还是内湿。
1、内湿:主要是脾胃的功能,中医上说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功能差脾气虚,不能把体内正常的水分代谢掉排出去,湿气就会在体内堆积形成各种疾病,比如湿气堆积在胃肠道,可能会脾胃湿,有可能会大便烂,如果堆积在下肢有可能会脚肿,堆积在头部,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各种临床表现。所以关键要健运、脾胃,把脾胃调好。所以很多舌苔厚的人,可能吃饭不消化,吃完饭容易胀,大便烂,这也是脾气虚的一个表现,要健脾化湿。平常油腻的、甜的食物要少吃。当然脾气虚轻微的,饮食上注意点,适当运动即可。但症状明显的,可能单纯的饮食、运动是不够的,需要找医生去看,健脾化湿这一块中医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外湿:主要还是要通过内湿起作用,比如长期居住在比较潮湿的环境,经常感受水湿。如果脾胃功能运化正常,即使运化水湿的能力超过脾胃的能力,平常经常运动发汗,把水湿代谢掉,也不容易产生湿气。但是因为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超过脾胃的运化水湿的能力,如果没有其他多余的渠道去把水湿代谢掉,湿气也是非常容易产生的。所以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避免在阴沉的天气,比如下雨天少淋 雨,下雪天不要经常在雪地里。另外加强肢体脾胃运化功能,可以避免湿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