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本证多由外感热邪,或素体阳盛,或寒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蓄积为热,而使体内阳热过盛。
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大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液伤则须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冷饮;火性炎上,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燥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故见脉数。
参考资料:[1]高鹏翔.中医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