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16

什么是焦虑依赖型人格

梁军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2天后有号
挂号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格特点,如内向、外向。焦虑依赖型人格是对被依赖对象过分顺从、依赖,害怕被依赖对象抛弃。所以此类患者在行为上会对被依赖对象过分顺从和黏着,担心自己做错事,依赖对象会离开他,心里感到不安,属于焦虑依赖型人格的主要表现。

通常对于焦虑依赖型人格的人,表现为害怕社交,因为在社交的同时,可能违背依赖对象的心理,怕失去依赖对象。因此,患者不仅黏着自己依赖的对象,还会回避社交,与依赖对象在一起时会感到更踏实。

2023-08-22浏览4399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盘圣明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三甲
依赖型人格的特点
依赖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过分依赖他人,害怕被亲近的人抛弃,同时决定能力低下。一般依赖型人格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如下:1、总是请求或顺从他人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做决定;2、把自己的需求依附在所依赖的人身上,过分地顺从他人意见,有时甚至宁愿放弃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观;3、不敢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合理要求,处处委曲求全;4、总是害怕自己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不安无助、惶惶不安;5、经常会想到被亲密的人所抛弃,所以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孤立无援;6、在没有别人保障的情况下,不敢做出日常的决定,缺乏自信;总是感觉到自己无依无靠,没有能力,孤苦伶仃。遇到上述情况时,患者更需要家人或周围亲近的人给予支持和帮助。
刘兰英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甲
什么是焦虑型人格
焦虑型人格也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但是事实上焦虑素质往往表现为患者对稀松平常的事感到焦虑、紧张,往往这种都有焦虑素质或者焦虑个性。可能此类特性在生活中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此类人往往考虑比较周全,但是患者本人可能会比较痛苦。这一类人往往后期容易出现焦虑症,一旦有一定诱因就会变得过度紧张、担心,而且往往睡眠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达到一定病程,比如3个月时会诊断焦虑症,所以焦虑症的患者往往都具有焦虑素。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回避型依赖人格是什么
回避型依赖人格也就是既有回避型人格的问题,也有依赖型人格的问题。回避型人格的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当中,特别是亲密关系当中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拒绝亲密的关系,甚至没有亲密关系的需要,往往表现的很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兴趣以及追求,总是在生活当中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会在亲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当中受到很多挫折。 至于依赖型人格问题,主要是病态的人格特点,主要是患者显著的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自我的形象比较差,甚至温良驯服,不爱竞争,避免人际冲突,总是想依赖别人。如果既有回避型人格特点又有依赖型人格特点,则很容易出现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不稳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我的形象以及定位特别不稳定。如果有以上问题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尤其是要考虑心理治疗。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回避性依赖人格是什么
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出现特别容易与自己父母、亲人很难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个时候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父母视而不见,尤其是儿童甚至是婴幼儿,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有排斥的心理。如果有回避性依赖人格,不仅会回避自己的亲人、父母,同时也有可能会过分依赖主要照料者,比如依赖自己的父母,从而出现特别矛盾纠结的表现。如果有回避性依赖人格,最好积极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或成人有这样的疾病一定要考虑进行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其中较好的方法,比如精神分析疗法,对于严重回避性依赖人格的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可以找到潜意识里的矛盾、冲突,解决潜意识里面压抑的东西,如果积极进行治疗,一般都会有良好效果。
张磊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
人格即人类在生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长期、恒久、固定的一种行为模式,包括思维方式。偏执型人格为一种特殊人格,主要表现为易出现固执、敏感多疑、警觉性强、嫉妒心较重,且该类人群较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看重自身的行为举止,对于挫折、失败、拒绝等较敏感。患者在偏执想法下表现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偏乎正常状态的理解,但又不属于妄想。偏执型人格通常在精神科门诊较少见,这类患者多数可接纳自己,亦不主动就医。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是用来描述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但实际区分起来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强迫型人格有以下表现:1、过分追求完美;2、做事认真,追求细节,和追求完美也是连在一起的,即平常做事情特别注重细节,在细节上希望能达到自己满意状态,或者是表现在对秩序的追求上,比如做事情或者对物品摆放,都要按照自己设定或者预想某种秩序完成,若次序不符合期望或者被打破,就会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一要尽快的去修正,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静。总之,强迫型人格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比较典型的表现是对于细节过分认真,追求完美、追求次序。
易军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三甲
什么是癔症型人格
癔症型人格又称为歇斯底里人格,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微小琐事而出现发脾气、嚎啕大哭、大吵大闹等夸张行为,像演戏一样。患者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以引人注意。发作过程中患者意识清楚,某些症状重复发作,严重者发作较频繁。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谢军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反社会型人格的表现
"反社会型人格,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几点:\n一、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患者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对家庭及家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n二、缺乏责任感: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n三、无法维持人际关系: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保持。\n四、对挫折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患者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n五、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n六、推卸责任: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患者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做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n七、易激惹:伴随的特征中还有持续的易激惹。"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回避型人格怎么治疗
回避型人格治疗方面适合持续性心理治疗,如果是家庭支持也比较好,比如与亲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亲人对患者一直很关心、包容,家里经济条件也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保持基本的交往状态。如果偏重或社会支持比较差,有时治疗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最突出的表现是不容易像一般人那样融入社会生活。回避型人格另一个叫焦虑型人格,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过分紧张、担心而导致回避和别人交往的情况,如果确定是回避人格障碍诊断,治疗起来不太容易,要看轻重程度,因为同样是回避人格的表现,轻重程度也有一定差别。偏轻的回避型人格基本交往能够完成,要多鼓励。
刘光亚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回避型人格的症状
回避型人格障碍也称为焦虑性人格障碍,有过分的紧张和担心,提心吊胆,对于拒绝或批评特别的敏感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主要看到的,就是比如这个人在社交的场合特别害怕别人去批评他、评价他,因为这些担心他可能会选择不去参与社交,或在社交的场合,除非肯定自己在这个社交场合是受人欢迎的,如果他不能肯定,他就不去社交。还有一种就是总是处于这种紧张、提心吊胆的状态当中,尤其在社交的场合,对于拒绝和评价过分的敏感,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对他的生活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什么地方是他绝对不能去的,什么样的人是一定要回避的,所以他的生活限制会特别多。还有他可能会有一些自卑的表现,相信自己在社交的场合是笨拙的,是远远不如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