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单纯的错(牙合)类型,但是事实上包含了矢状向、垂直向三维骨骼和牙弓关系的不协调,是Ⅱ类错(牙合)表现出较多分型和形态学差异。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以下颌后缩为主的是儿童早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以因为功能性因素,比如上切牙内侵错位,上牙弓狭窄和吮下唇等不良习惯所致的下颌位置后移以及骨性因素,因为下颌骨过短、发育不足、位置后移等所致。同时可以伴有上颌牙齿、牙槽骨和上颌前突畸形,下颌后缩,不仅影响牙弓的正常发育,而且影响面下1/3的发育和美观。为了尽早调整上下颌矢状向关系不调,纠正下颌 后缩,刺激下颌的生长,并且抑制上颌及上牙弓的生长,应进行早期治疗。较多采用功能性治疗方法,除纠正不良习惯,去除咬合干扰,扩大狭窄的上颌牙弓外,功能矫治器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前导下颌,刺激下颌突出的生长,并调整颌骨位置,属于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常用的功能矫治器包括肌激动器、功能调节器,双(牙合)垫矫治器和Herbst咬合前导矫治器等。通常戴用6-12个月达到较好的前移位。可以明显改善矢状向关系不调,即达到全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