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46

手足口怎么传播

邱晓儿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三甲
主页

手足口病是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者间接接触、飞沫传播感染,如未感染的宝宝触摸生病宝宝摸过的地方或者玩过的玩具,在没洗手情况下把手放到嘴里,会传播该疾病。如果和患病宝宝对面说话,飞沫也可以通过上呼吸道黏膜传播。如果宝宝手上泡液渗出或者其他体液渗出,与易感宝宝接触,也会通过接触传播。

预防方面主要是切断传染源,避免密切接触。一旦诊断为手足口病,要居家隔离,严重患者要住院隔离,一般隔离时间为7-14天。另外,还可注射手足口病疫苗,但手足口病疫苗只能预防EV71型即重症型手足口病,没有其他亚型疫苗。

2023-06-18浏览4619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中医儿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黄园园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57
手足口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是儿童期非常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包括EV71病毒感染。肠道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也可通过口鼻分泌物接触传播。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接触手足口病病毒后又摸自身口鼻导致传染。故预防手足口病方法如下:1、手足口病高发期,如夏、秋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室内场所,尤其游乐场极有可能接触到病毒,避免去这些地方可减少接触病毒几率。如果宝宝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清洁手部,尽量减少接触病毒的手触摸口鼻;2、还有一种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可能有一些宝宝粪便或排泄物中有肠道病毒,如果衣物没有及时清理消毒,然后被另一个健康宝宝接触到后可导致传播,所以护理手足口病宝宝时对于宝宝餐具、衣物、玩具要彻底消毒,避免健康宝宝被传染。
方立庆主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三级
手足口靠什么传播
"手足口病它有四种传播途径:第一、儿童可以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漱口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第二、也可以通过咽喉的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等空气中的飞沫来传播。第三、就是通过饮用水或者是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或者食物等,也可以造成传播。第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就是在门诊进行交叉感染,就是儿科门诊有手足口病毒的宝宝,一个健康的宝宝因为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疾病,也去看病了,同在一个诊室,如果近距离接触,也有可能造成感染手足口疾病。还有一个比较少见就是口腔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传播,就是去口腔科修理牙齿等,有可能间接或者直接接触器械,有可能导致传播。小孩子这方面也比较少,因为小孩子去看口腔疾病相对要少一些。"
戚敬虎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三甲
手足口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比较强,常见的致病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以每年的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但是其他季节也可以有散发病例。主要以十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由于传染性比较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接触可以造成感染,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关键的媒介。在流行地区,苍蝇、蟑螂等可以携带病毒,在传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手足口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以患儿或者是隐形的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比较高,在湿热的环境中,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炎分泌物、唾液或者是疱疹液等广泛的传播。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具、玩具、食物以及床上用品都可以被感染。还有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也可以造成感染。\n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的特点是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的皮疹和疱疹为主。手足口病大多数孩子的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的孩子可以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肌炎,个别重症患儿起病比较迅速,可发生死亡。"
张玉晶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由于孩子接触到病人的含有病毒的分泌物,如鼻涕、口水、大便等,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当孩子经口摄入病毒或者别的孩子打喷嚏,经过呼吸道传染,孩子吸入病毒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比较强,而且人群普遍易感,流行季节要注意勤洗手,少到人群密集处去,以防得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公共物品的间接接触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手足口病的情况。手足口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主要是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体,容易导致脑干脑炎等严重病例,此型病毒可以使用手足口病的疫苗进行预防,阻断病毒传染。"
殷欣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三甲全国第5
手足口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播,在人流量比较密集、空气比较差的地方容易出现手足口病的暴发,例如学校、火车站这些地方容易出现手足口病的暴发性感染。 在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手足口病患者必须要接受治疗,它不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还有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能够危及生命。 在治疗时需要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忌烟、忌酒,等疾病彻底好转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手足口病好转的时间并不确定,抵抗力较好的患者一周左右就能恢复,但抵抗力较差的患者2-3周可能才会恢复。 手足口病没有完全治愈的情况下,尽量呆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
陶丰宝主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三甲
手足口传播途径是什么
"手足口病最近几年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尤其是气温上升以后的春夏、夏秋季节,发病率明显上升。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呼吸道传播,一个是消化道传播。对于消化道传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手卫生和饮食卫生。而呼吸道传播,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远离患病儿童。手足口病容易起病急、进展快,患病以后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全香美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三甲
手足口注意什么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病毒传染性疾病,在疾病期间,治疗上对症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避免食用发物使症状加重,比如鱼虾和牛羊肉等食物。一定要注意疾病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对其他人造成传染。疾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注意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手足口病会对小儿心肌酶造成影响,会形成心肌损害,如小儿有乏力、叹气和精神不振的症状,家长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儿童心肌酶。"
李梅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三甲
手足口是由什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一般六岁以下儿童比较常见,因为小孩的免疫力比较低,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粪便,还有患者用过的毛巾、奶瓶、水杯传染,还有的会因为患者平时不讲卫生,不爱洗澡引起的。\n手足口病成年人也会感染,有的患有手足口病可能没有症状,被称为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与宝宝亲密接触,或者是亲吻宝宝,都有可能让宝宝传染上手足口病,所以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勤洗澡、勤洗手,尽量不要在外面吃饭,无法避免时要自带餐具,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地,可以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曾艳丽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手足口是由什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可以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以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其主要传染源为手足口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和衣物等,均可造成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摄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造成感染。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注意环境、食品以及个人卫生尤为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