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可以分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不同基因突变表型可轻可重,最常见的是PMP22基因突变。而根据发病年龄、时间、症状进展程度,部分患者能走,部分患者不能走。通常起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起病年龄越晚,病情越轻,突出表现为远端肌无力,即小腿、脚、手力量较差,但大腿和肩部力量较好。
部分患儿因为小腿肌肉萎缩无力,呈现仙鹤腿的特点,此类患儿相对起病较早。几个月开始发病的患儿相对较软,整体运动发育落后,可能无法走路,但经过一些康复训练、对症治疗,运动能力可相对好转。
部分患者在4-5岁、7-8岁,甚至成年后发病,治疗效果 相对较好,此类患者可以走路,但肌肉力量也会慢慢下降,最后只能坐轮椅。相对而言,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不能走的概率较低,而能走的比例更高,但后期再出现倒退和坐轮椅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