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直接原因

王雷手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全国第48

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主要为好发于从事高强度、高风险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多见于青壮年。直接原因主要包括动作不正确、热身运动未做好、运动负荷过大等。

一、发病规律:

1、胸腰椎运动损伤:多发生于进行腰部活动或者负重的人群,比如搬运工、举重运动员等。

2、肩部运动损伤:多见于骑自行车、摔跤和体操运动员等。

3、肘部运动损伤:多见于进行投掷运动、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等。

4、腹肌运动损伤:多见于体操运动员、长期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锻炼的人群等。

5、下肢的运动损伤:多见于跳高、排球、足球运动员等。

二、直接原因:

1、动作不正确:若在运动中由于体力下降、对抗过于激烈,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等因素,导致动作不规范。在进行高对抗的运动中,比如篮球、足球运动等,活动度比较大的关节部位则更容易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韧带、肌腱、半月板等损伤、撕裂,甚至是引起骨折,常见的受伤部位包括手指、膝关节、踝关节等。

2、热身运动未做好:由于热身前未做好充分的肌肉韧带拉伸等准备活动,可导致肌肉与韧带的弹性较差,因此,如果在运动中如果过度用力,会出现肌肉、韧带的拉伤,甚至撕裂、断裂。

3、运动负荷过大:多是由于运动量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或者在运动强度过大,导致了肌肉、韧带甚至骨骼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进而出现慢性累积性的损伤,并突然出现断裂甚至骨折的情况。

4、其他:此外,思想上未重视,如运动的过程中缺乏保护意识,对于运动风险的准备不足,以及身体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均可能会引起运动损伤。

若出现运动损伤,建议及时前往医院骨科就诊,完善X线、CT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损伤的具体部位以及损伤程度,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4-06-25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