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酸灼伤的处理方法的顺序

陈郑礼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三甲 全国第39

酸灼伤的处理方法的顺序,通常是先远离酸灼伤环境,使用冷水冲洗创面后进行碱性中和,然后对创面进行清创消毒处理,最后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帮助灼伤创面快速恢复。

1、远离酸灼伤环境:酸性物质具有一定腐蚀性,患者被酸性物质灼伤后需要快速远离酸性环境,立即小心脱去或剪去被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避免酸性物质对机体进一步产生刺激,加重灼伤症状。

2、冷水冲洗:酸灼伤部位通常会有大量热量产生,持续热量可能向深层组织侵入,此时患者应将灼伤部位在干净流动的冷水下反复冲洗10-30分钟,快速降低灼伤部位温度,缓解局部疼痛感。

3、碱性中和:冷水冲洗后创面可能还会有残留的酸性物质,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10-20分钟,或使用1%氨水、肥皂水或石灰水进行冲洗,以中和创面上的酸性物质,再使用0.1%苯扎溴铵溶液、生理性氯化钠溶液或清水冲洗干净。如果患者吞入酸性物质而发生消化道灼伤,此时需避免催吐和洗胃,以免将酸性物质吐出后再损伤消化道,可以先口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稀释酸性物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氧化铝凝胶、2.5%氧化镁或7.5%氢氧化镁进行中和。

4、清创消毒:酸灼伤后一般会对皮肤及呼吸道黏膜等造成损伤,为了避免酸灼伤创面有其他物质残留,可先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反复冲洗灼伤创面,再遵医嘱使用碘伏进一步消毒,预防局部出现感染。

5、药物治疗:灼伤创面早期可以遵医嘱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等药物外涂治疗,促进伤口结痂、愈合。对呼吸道吸入酸性物质并有咳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进行中和,眼睛进入酸性物质而发生灼伤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理性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进行缓解症状。

酸灼伤的患者在恢复期间应保持局部皮肤干净卫生,避免局部沾水以免发生感染,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治疗,不可盲目乱用药。同时遵医嘱前往医院烧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和医生视诊、触诊等相关检查,以了解自身恢复情况。

2024-06-25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