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直肠肛管炎

张炜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全国第19

直肠肛管炎常因不恰当饮食习惯、感染等因素所致,可出现局部疼痛、瘙痒、潮湿等不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包括坐浴、药物治疗、灌肠治疗等。

一、原因:

直肠肛管部位如果受到病原菌感染,通常会导致直肠和肛管部位黏膜组织受到刺激,从而会引起炎症发作。如长时间久坐、久站等,可引起直肠和肛管部位血液循环不佳,从而使局部炎症发生几率增加。若长时间吃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可能会引起肠道内容物干燥,会使直肠和肛管部位的黏膜组织受到刺激,容易引起直肠和肛管部位的黏膜组织损伤,也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几率增加。

二、症状:

因直肠肛管部位受到炎症的刺激,常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局部疼痛,表现为剧烈疼痛、反跳痛、坐立不安等。长时间地炎症刺激,还可能会出现局部潮湿、瘙痒、湿疹、黏液等不适。检查时可表现为局部充血、红肿、糜烂等改变。

三、治疗:

1、坐浴:可以使用温水或温盐水坐浴,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局部的炎症情况。但是坐浴时应注意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局部皮肤。

2、药物治疗:通常直肠肛管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需要配合医生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甲硝唑片等。如果出现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缓泻剂,如蓖麻油、麻仁润肠丸、麻仁丸等。

3、灌肠治疗:若直肠肛管炎引起排便困难等严重症状,还可以遵医嘱进行灌肠治疗,如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康复新液等药物灌入直肠部位,可以改善局部充血、红肿现象。

此外,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证清淡饮食,以免出现便秘,还可以适当活动加快直肠和肛管部位血液循环,积极预防炎症的发生。

2024-06-27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