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怎么办

郑永江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全国第45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是由非疾病性因素所导致,也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等疾病性因素所导致的,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非疾病性因素:

若近期进行剧烈运动、情绪过于激动、女性处于排卵期和妊娠期等,都会使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休息后或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正常。

二、疾病性因素:

1、病原体感染: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常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炎症可能使骨髓受到刺激产生粒细胞,从而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呋辛脂胶囊等药物治疗,若患者发病出现脓肿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比如穿刺置管引流术。

2、白血病:可能与遗传或物理、生物、化学等刺激有关,常伴有免疫力下降、贫血等症状,可能使血液系统受到影响,从而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分子靶向、免疫治疗或化疗,还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造血干细胞移植。

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与感染、用药不当等情况有关,常伴有皮疹、发热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4、过敏:可能与过敏原刺激有关,常伴有皮肤瘙痒、红肿、气促等症状,过敏也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建议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来改善症状。

5、其他: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蛔虫病、组织坏死等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建议及时遵医嘱采取措施来改善症状。

如果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血液科遵医嘱做血常规、血生化、过敏原筛查等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建议平时适当多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健康。

2024-06-27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