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赵杰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甲 全国第15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包括防止出血、血压与引流管护理、翻背吸痰、情绪护理、环境护理等,如早期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防止出血:在出血的急性期,应尽可能让患者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便于静脉引流,减少脑水肿。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打喷嚏、严重咳嗽、情绪激动等,以防止颅内压升高引起的进一步出血。同时避免倒地,防止再次出血。

2、血压与引流管护理:需要将脑出血患者血压保持在稳定水平,避免血压升降,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防止血压波动和再次出血。脑出血患者通常保留各种引流管,如头部引流管、尿管、胃管等。当引流管异常时,需要排除故障,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

3、翻背吸痰:对于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而言,定期翻身拍背,如两小时拍一次背,防止压疮、肺部感染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常有呼吸功能不全,应加强翻身、背部叩击、雾化、咳痰等治疗,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4、情绪护理: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脑出血疾病后会表现出情绪激动,对于情绪激动的患者,应及时提供心理安慰,消除紧张和激动情绪。

5、环境护理:病房环境病房应安静,避免声光刺激,限制亲友来访,让患者充分休息。进食时,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脑出血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神经外科、急诊科就诊,通过CT、磁共振等检查查看出血严重程度,出血量较大,患者出现昏迷时,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2024-06-27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