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臣副主任医师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疾病科普

  • 全部
  • 胶质瘤
  • 脑膜瘤
  • 脑肿瘤
  • 三叉神经痛
  • 头痛
  • 头晕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垂体瘤
  • 脑积水
  • 其他
展开

低级别胶质瘤怎么切才有可能治愈

  胶质瘤在脑组织内侵袭性生长,像树根扎到泥土里,越远离树干越树根越少。
  目前医疗模式下,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主要靠颅脑磁共振。在磁共振影像上,借助脑组织和肿瘤信号差别,显示出肿瘤来。
  文献报道,肿瘤细胞密度大于500个/mm3时,磁共振上才能显示出肿瘤与脑组织的差别来,也就是肿瘤细胞密度小于500个/mm3的区域,肿瘤并不能被显示出来。磁共振低估了低级别胶质瘤的实际范围,肿瘤细胞超出了影像异常的区域,意味着按照影像学边界切除肿瘤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手术目标不应该满足于切除影像学异常部分,而是要向周围扩大切除,一直扩大切除到相邻的功能边界,也就是达到了最大安全切除。
  由于功能区的存在,约70%的胶质瘤某一个或几个方位与功能区距离小于2cm,由于功能区的存在限制了理想的扩大切除。
  约30%的低级别胶质瘤位于非功能区,有望实现影像学异常边界以外不小于2cm范围的切除,达到根治性或者治愈性的切除。
  对于远离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有利的位置,通过超扩大切除给患者通过手术治愈的机会。

4738次 阅读 69个赞

胶质瘤手术,为什么要弱化肿瘤边界,强化功能边界?

  胶质瘤浸润性生长,就像树根在泥土中的分布一样,越远离树干,树根越稀疏。目前所有的显示肿瘤边界的影像方法(CT、磁共振、超声、荧光等)都是低估胶质瘤浸润范围的。目前,胶质瘤手术基本上是基于影像学边界来定义切除程度的,影像为依据的手术,其切除范围实际是远远不够的。胶质瘤肿瘤细胞学边界的确定是个热点问题,科学家们从多维度去探索,到目前为止,对于胶质瘤的侵袭范围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确定。理论上可以认为胶质瘤没有边界。没有边界也就不敢定义全切了,因此胶质瘤手术指南推荐最大安全切除,而不是全切除。我们也就不需要在胶质瘤边界上过于纠结,而是一直切除到邻近的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结构边界为止。
  对于胶质瘤手术,由于胶质瘤的无边的特点,我们需要转变围绕胶质瘤细胞学边界做文章的理念,而是要专注于精准定位肿瘤周边功能边界。我们需要弱化肿瘤边界,强化功能边界的理念,手术一直切到附近的功能边界,真正实现最大安全切除。

3500次 阅读 82个赞

神经导航与刻舟求剑

  影像引导的手术也就是影像导航下的手术,实际上是解剖和(或)功能影像引导的手术。
  神经导航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可以指引手术的进程,术中定位手术操作的位置,以达到提高切除程度和保护功能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初级的神经外科大夫,可谓帮助巨大,缩短了学习曲线。
  导航有个问题,那就是,定位是基于术前影像的。我们知道手术过程中,脑组织会发生漂移,严重者可以有2-3cm甚至更多的位移,而且漂移没有任何规律,不能科学预测。术中若还是以术前影像作为依据,就类似于刻舟求剑。
  术中磁共振,也就是在手术过程中扫描磁共振,可以提供术中磁共振影像用于更新导航,解决脑漂移问题。术中超声可以纠正脑漂移,但分辨率太低,而且超声定义的边界比磁共振的边界更不靠谱。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所有的显示肿瘤边界的影像方法(CT、磁共振、超声、荧光等)都是低估胶质瘤浸润范围的。影像导航为依据的手术,其切除范围实际是不够的,对于胶质瘤的侵袭范围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确定。扩大切除需要有功能引导手术的理念,也就是一直切除到定位的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结构边界。真正实现最大安全切除。
  影像引导的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有功能引导手术的理念,也就是弱化肿瘤边界,强化功能边界的理念,真正实现最大安全切除。

4009次 阅读 59个赞

胶质瘤不手术行么?

  一般我们通过磁共振来诊断胶质瘤,这个是影像学层面的诊断,也就是影像诊断,是医生根据以往的阅片经验,靠大数据结果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犯错误的概率。
  确诊胶质瘤需要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金标准。是结论性诊断。
  胶质瘤手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活检性手术,也就是以明确性质为主的手术,目的并不是要切多少肿瘤(因为范围太大,实在切不了多少,安全的前提下怎么也切除到50%),而是要取典型部位的标本获得病理诊断,指导后续治疗。
  一种是切除性手术,也就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为目的,切的越多越好,切除程度可以有部分切除、大部分切除、近全切除、全切除、扩大切除等等几个等级。理论上切的越多预后越好。
  可见所有的胶质瘤都需要手术:要么活检性手术,要么切除性手术。

4573次 阅读 58个赞

胶质瘤的扩大切除与森林火灾扑救

  胶质瘤的扩大切除类似于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火灾扑救是世界性难题。一旦发生火灾了,需要尽早开始灭火而不是先等等看,因为等只能火势越来越旺,可能会错失最佳时机,局面失控。
  森林灭火有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直接灭火相当于手术切除指南推荐的影像学异常部分,隔离带灭火相当于扩大切除部分。
  救火同时利用好两种灭火的方法更稳妥,若只用一种直接灭火,在火势比较旺盛情况下,直接灭火比较困难,被火势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权,场面狼狈。烧的时间越长,失败的概率越高,损失越大,最后可能失控。火势进展比灭火速度快的时候,灭火无望。利用好隔离带灭火方式,提前在火势较小时候,预制隔离带,可阻断或者减慢大火蔓延,提高灭火的成功率,降低损失。
  对于胶质瘤来讲,一旦发现尽早手术,而不是观望。
  胶质瘤手术,若条件允许,强烈建议扩大切除而不是仅仅切除影像学异常部分。

4946次 阅读 80个赞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化疗与否,生存期差别有多大?

  经常有家属会问这个问题:胶质瘤手术做完了,病理是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化疗与不放化疗有什么区别,生存期差别有多大?
  高级别胶质瘤占初发胶质瘤的一半左右,总体高级别胶质瘤预后尽如人意。以目前指南推荐的切除程度(全切除强化部分)辅以标准的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5-17个月。若没有全切除增强部分病灶,患者的生存期会更短。
  胶质瘤没有明确有效的靶向药物,辅助治疗主要依靠放化疗为主,有条件的可以再加上电场治疗。放化疗是明确可以延长生存期的方法。因此,除非有禁忌,必须要做放化疗,均可延长生存期,少部分人生存期可显著延长。
  由于辅助治疗效果不能无限放大,因此外科医生一直在探索扩大切除来延长生存期。目前认为,全切除增强部分+50%以上的Flair异常部分,比只切除增强部分生存期要延长。全切除增强部分+90%以上的Flair异常部分,生存期可以延长至3年左右。
  因此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化疗不能省,最好在扩切基础上实施。

3533次 阅读 16个赞

低级别胶质瘤长程作战中的手术策略

  胶质瘤治疗指南把手术切除作为低级别胶质瘤治疗的第一选择。手术目的有两个:第一是通过延缓肿瘤的恶性进展(低级别变为高级别)增加患者的总生存期;第二是保护甚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胶质瘤理论上不能治愈,即使超全切除了肿瘤,还是难以治愈。手术不能治愈胶质瘤,那么手术时就要考虑功能保留问题。因此就要平衡肿瘤进展和功能保护的关系。可通过分期(多次)手术的模式,既能切除肿瘤,又能促进脑功能重塑(手术的刺激和手术后的功能康复及低级别胶质瘤的缓慢的生长,都可诱发脑功能重塑)。这种分期手术策略,可以避免病程早期用力过猛,如过早地采用在未来将非常有用的治疗(如放疗);通过限制过多的治疗(打击)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尽量通过损伤可逆的方式(如手术、化疗)控制肿瘤向高级别的转化。

4968次 阅读 51个赞

不要忘了给头颅做个体检

  伴随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重视体检。体检可以尽早发现早期的病变,尽早处理问题于萌芽状态,避免出现巨大损失或者不可挽回的状态。

  一般体检中,经常会做的检查大概率包括心、肺、腹相关检查。具体检查有颈动脉超声、椎动脉超声,胸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胆胰脾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腹部CT,胃肠镜等。平素有什么基础疾病,再深入检查这个疾病相关的内容。

  因为脑部疾病发病率较低,体检的项目中很少涉及颅脑的体检,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是危害巨大,因此强烈建议体检中加入颅脑相关内容,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颅脑疾病发病较高的包括:脑动脉瘤和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也就是脑血管上鼓起个包,不破裂没有症状,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若能体检发现,在未破裂时处理,将化险为夷。我们听到的脑卒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赵本山大叔就是因为动脉瘤毫无征兆地破裂,好在救治效果不错,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体检方法:MRA、CTA。

  脑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具体包括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等。

  垂体(腺)瘤:良性肿瘤,大多预后较好。垂体瘤亚型较多,有些类型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较早引起症状,如泌乳素型垂体瘤,可引起闭经泌乳。ACTH型垂体瘤可以引起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等。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可以引起指端肥大症。肿瘤较大者可引起视野缺损等。少部分垂体瘤可以药物治疗,大多需要手术。早期发现可以微创经鼻子手术,病变较大时,累及结构增多,手术难度增加,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或者多次手术。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难以恢复等。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肿瘤,长在脑子里面,目前还不能治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尽早发现,尽早扩大切除,有治愈的可能。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经过漫长的临床前期,之后肿瘤开始兴风作浪,可能会引起癫痫、头痛、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此时进行检查时发现已经是进展期了,往往病变巨大,累及功能区,即使积极处理,预后也难以保证。胶质瘤家族成员较多,预后差异较大,在所有脑肿瘤中处理最棘手,最需要科学思维。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儿子、台湾作家李敖均因为胶质瘤去世。

  脑膜瘤:常见的脑组织外面的肿瘤,大多生长缓慢。75%是良性肿瘤,25%是恶性。良性脑膜瘤全切等于治愈,但是一部分脑膜瘤注定不能全切,复发可能性大。恶性脑膜瘤术后需要放疗,复发概率较高。体检发现较小的脑膜瘤,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处理策略,代价小,预后好。

  脑转移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小脑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就是转移瘤。转移瘤病理类型同原发肿瘤的类型,多发常见,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处理上存在困境。一旦颅内转移需及时处理。处理大多需要多学科协作。

  脑肿瘤最好的体检方式就是颅脑磁共振检查,建议您下次体检时加上颅脑磁共振检查,给您自己的健康多一重保障。

3794次 阅读 56个赞

年轻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治疗代价与收益怎么平衡?

  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经过规范的治疗可长期生存,需要重视其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年轻人。

  年轻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主力,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时期,正有奔头。

  除基本的言语、肢体活动、视觉外,认知、执行、决策、情感等高级认知功能都是社会属性的重要基础。

  若年轻人或因为体检,或因为癫痫发现了低级别胶质瘤,生活轨迹就要改变了吗?胶质瘤的几种治疗方法,对社会属性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能不能在不降低生存期的前提下给自己一个延缓改变的机会或者少改变的机会?

  胶质瘤的几种方法中,手术和放疗都是局部治疗,都会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手术切除范围和放疗靶区勾画都需要充分考虑功能保留情况。化疗是全脑治疗,对脑组织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一般来讲,胶质瘤分为非功能区胶质瘤和功能区胶质瘤。

  非功能区胶质瘤

  往往筛查发现,一般较小,位于非功能区,对手术技术支撑要求低(任一脑外科大夫都能做),但此时手术的目标也应较高,此时不应该仅仅按影像学边界切除,而是要酌情扩大切除,既保留功能又有望达到治愈目的。

  功能区胶质瘤

  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需要慎重:手术平台需求高,术者手术理念要求高,患者功能保留要求高。手术平台要求高:得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撑手术的实施,术者理念要求高:术者对功能区定义的理念和内涵要丰富和个体化,患者功能保留要求高:需要在保留患者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功能区胶质瘤很可能会出现没切多少也残了。明明可以预计最终只是个微创活检性手术,非要弄个大场面。

  胶质瘤治疗博大精深,各环节规范很重要,选择比努力很重要。

4596次 阅读 59个赞

分子诊疗时代,胶质瘤手术理念有何变化?

  传统的组织学病理靠细胞形态学进行分类和定义胶质瘤分级,临床实践中发现组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胶质瘤可以预后差别很大,说明仅仅依靠组织学分型来分类胶质瘤尚有缺陷。研究表明,具有不同的分子学特征,是相同组织学分型胶质瘤患者预后差异较大的原因。
  基于分子病理的胶质瘤分型能够更准确地分类、预判胶质瘤的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上较难鉴别的混合性胶质瘤,如少突星形细胞瘤,还能帮助明确诊断和分级。新发现的分子变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新靶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从2016年开始,胶质瘤的病理诊断已经进入分子诊疗时代,建立了以组织学分型和分子分型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整合诊断)。整合诊断结合了胶质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分型,可以相对精准的分门别类胶质瘤,更好的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是目前诊断和分级胶质瘤的重要依据。
  尽管进入分子诊疗时代已经数年,脑胶质瘤预后改善并没有突破性进展,目前尚没有明确有效的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也是试验阶段。最大安全切除作为胶质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的地位尚未动摇,切除胶质瘤仍然需要本着除恶务尽的理念。尽管有研究说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以不用激进的切除,因为放化疗敏感;但是,安全前提下多切肿瘤还是收益更大,更托底,而且术前也不能100%准确预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从概率上讲,少突胶质细胞瘤在所有胶质瘤中只是少数。
  因此,分子诊疗时代,胶质瘤手术理念没有变化,仍然是最大安全切除。

5040次 阅读 6个赞

上滑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