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造影技术通过在关节腔隙中注入造影剂,并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形象地反映个体在张口、闭口时颞下颌关节内部结构形态形态和各种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广泛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咀嚼肌和(或)颞下关节及其相关组织疼痛者。
2.下颌运动受限及关节弹响或杂音者。
3.平片或体层摄影检查有关节骨质改变或明显的关节间隙异常者。
4.做过关节盘复位术或关节盘穿孔修复术患者。
1.医生会让受检者进行张口闭口运动,从而确定关节窝的位置,然后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2.医生将患者头部固定,使头偏向健侧。
3.医生会嘱咐患者张口,在耳屏前约1cm的髁突后缘处进针,在皮下进行浸润麻醉。
4.麻醉进入受检者关节腔后,医生会将注入关节上腔的利多卡因溶液全部吸出。
5.医生更换盛有造影剂的针管,注入造影剂后退出穿刺针,并在局部用无菌棉球加压。
6.医生会指导受检者进行张口位以及闭口位等牙颌面扫描,并摄片。
涉及颞下颌关节造影技术的检查,需要医生针对影像学报告的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正常颞下颌关节闭口位表现:
1.矢状面形态:关节上腔呈现典型的“S”形致密影像带,中段影像较纤细,前段造影剂显示关节上腔的前上隐窝,后段造影剂显示后上隐窝。影像连续、表面光滑,前后隐窝造影剂分布均匀。
2.冠状面形态:关节上腔造影剂呈现均匀覆盖于髁突顶部的“半圆弧形”,内侧造影剂略多于外侧。造影剂与髁突之间被密度低的关节盘和关节下腔所占据,造影剂上端紧贴颞骨关节面,为光滑的曲线。
3.横断面形态:关节上腔呈现包绕髁突的“圆环形”致密影像,两者之间的低密度阴影主要为关节盘,圆环形影像宽度基本均匀。
正常颞下颌关节开口位表现:
1.矢状面形态:由于髁突和关节盘的移动,前上隐窝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张,关节凹被造影剂充满。关节上腔呈现“月牙形”,造影剂下缘前方低密度影像为关节盘本体,略呈扁平的中部缩窄形态。
2.冠状面形态:关节上腔呈现为中间部分扩大的“S”形致密影像带,形状类似于头部向外侧的“鱼形”,造影剂分布均匀,占据整个关节窝。髁突位于关节结节下方,在该断面未显影。
3.横断面形态:关节结节后斜面呈现较平坦的直线,关节上腔形态类似于“半圆形”.造影剂分布均匀。
关节盘前外移位、关节盘前内移位、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外移位、关节盘内移位。
1.关节盘前外移位:X光片可见矢状面前上隐窝减小,张口时前上间隙内仍可见造影剂,冠状面影像中,关节外侧间隙明显大于内侧间隙。
2.关节盘前内移位:X光片可见矢状面前上隐窝减小,张口时前上间隙内仍可见造影剂,冠状面影像中,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大于外间隙。
3.关节盘前移位:X光片可见矢状面前上隐窝减小,张口时前上间隙内仍可见造影剂,冠状面影像中,关节内外间隙基本相等。
4.关节盘外移位:X光片可见关节上腔上方间隙造影剂最多,后间隙造影剂次之,前间隙的造影剂量最少,呈“S”型,冠状面影像中,关节外侧间隙明显大于内侧问隙。
5.关节盘内移位:X光片可见关节上腔上方间隙造影剂最多,后间隙造影剂次之,前间隙的造影剂量最少,呈“S”型,冠状面影像中,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大于外侧间隙。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伴髁突骨质改变。
患者矢状面图像上的髁突,如有磨平、硬化、骨质增生、破坏或变形等表现,则诊断为骨关节病。可直接判断髁突骨质破坏发生的部位。
颞下颌关节盘穿孔关节上、下腔均可见造影剂。
关节上、下腔均可见造影剂,可诊断为关节盘穿孔,并且医生能在冠状位观察穿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