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口服胆囊造影

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口服胆囊造影属于无创性造影方法,指通过口服胆囊造影剂,如碘番酸或碘阿芬酸,以诊断胆囊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药物经过口服进入体内,主要由肝脏代谢,随着胆汁从胆管进入胆囊,通过胆囊浓缩实现高浓度造影剂在胆囊内聚集。通过X线下观察胆囊、胆管显影情况,从而达到诊断胆囊、胆管疾病的诊断目的。

检查目的

口服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浓缩功能,用于检查胆囊结石、胆囊癌、胆囊炎、胆管结石等。

检查风险

1.部分患者可能诱发胆囊炎,出现右上腹疼痛,甚至全身症状。
2.口服胆囊造影需在X线下进行观察,具有一定放射性,尤其妊娠早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妇禁止进行此检查。

检查科室

消化内科

检查费用

约300元,不同医院之间有所差异。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与医师详细沟通,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是否需要行该检查。
2.检查前向患者交代检查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
3.检查前2~3天,禁止饮酒、进食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4.检查前1天中午可进食高脂肪食物促进胆汁分泌并排空。
5.造影前1天晚餐可食用无脂肪食物、碳水化合物、清淡饮食。
6.造影前一日晚上8时口服造影剂,每隔5分钟服一片,服药后可饮少量开水,取右侧卧位、休息片刻。
7.造影当天需空腹、禁食。

是否空腹

检查适应症

1.反复上腹部不适者。

2.反复腹胀、恶心、呕吐者。

3.胆囊切除术后。

4.怀疑胆石症而胆囊平片无阳性发现者。

5.怀疑胆囊肿瘤性病变者。

检查禁忌

1.严重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而无法长时间静卧者。
2.脑出血、癫痫发作者。
3.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检查者。
4.急性胃肠炎、幽门梗阻、胃肠穿孔者。
5.严重肝肾功能不良或严重黄疸患者。
6.上消化道出血活动期患者。
7.妊娠,尤其早期妊娠者。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配合医生完成体位摆放后,将拍摄第一张片子,拍摄完毕即可返家。

2.按医嘱服药,经过14小时后开始拍摄第2张片子。

3.如第2张片子中胆囊显影满意,患者即可依照医生指示服脂肪餐。

4.进食脂肪餐后45~60min左右,摄取第3张片子,即收缩功能成像。

不适反应

检查途中需服脂肪餐,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不适,但程度较轻,多可耐受。

注意事项

1.进行摄影时,需注意保持体位固定,避免影响图像。
2.服药后注意控制时间再次拍摄第2张片子,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3.进食脂餐后可适当走动,控制适合时间拍摄第3张片子。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多数医院当天即可取结果,不同医院存在一定差别。

注意事项

1.检查结束后注意多运动、多饮水,帮助造影剂排出。
2.检查结束后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检查报告解读

检查所见

指医生通过观察胆囊、胆道显影情况,从而判断胆囊浓缩功能,以及胆囊、胆管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得出检查结果。

常见诊断

胆囊未见明显异常、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癌等。

表示正常的结果

胆囊充盈良好,收缩功能尚可,大小、形态、位置未见明显异常,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充盈区域。

表示异常的结果

慢性胆囊炎
异常结果描述:

胆囊内可见充盈缺损,可随体位改变,胆囊缩小、变形,胆囊显影不佳,提示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慢性胆囊炎
诊疗建议:

慢性胆囊炎伴症状持续者常建议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轻微或身体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胆囊息肉
异常结果描述:

胆囊收缩功能可,位置、大小、边缘均未见明显异常,其内可见一充盈缺损区,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胆囊息肉
诊疗建议:

根据胆囊息肉直径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如胆囊直径超过1cm或体检发现增大情况等,均建议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
异常结果描述:

胆囊收缩功能尚可、边缘光滑,胆囊内可见一充盈缺损区,随体位变动而移动。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胆囊结石
诊疗建议:

根据胆囊结石的大小、有无症状,以及患者身体条件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内镜微创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参考资料
[1]董高存,朱家龙.谈如何做好口服胆囊造影检查[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3,000(003):21-22.
[2]汤有康.口服胆囊造影的几点改进[J].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2,3(8):43-44.
[3]徐玉淮.简捷法口服胆囊造影[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1995,000(007):26-27.
[4]张元新,陈朝爱,项有球.改进与传统口服胆囊造影及B超检查50例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56.
[5]赵怀玉,王俊雅,普长生,等.口服碘番酸胆囊造影胆囊显影不良及不显影的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1978,58(3):177-179.
[6]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总医院放射科.口服碘番酸2克进行胆囊造影的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1979,59(2):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