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下肢血管CTA即下肢血管CT血管成像,下肢CTA检查是用含碘对比剂和CT成像设备进行动脉疾病评估及诊断的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也是最接近DSA的替代手段。

检查目的
下肢血管CTA可用于下肢动、静脉疾病的诊断,可以初步取代DSA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此外,下肢CTA检查在下肢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决策及血管重建术前评估与随访等方面呈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是了解周围血管与肿瘤的空间关系的一种更为简便和直观的检查手段。
检查风险
1.碘对比剂过敏:少数患者可出现碘对比剂过敏现象,检查前可先进行碘对比剂注射过敏试验,发生过敏反应后医生会进行相应处理。
2.加重肾衰、哮喘等疾病:下肢血管CTA检查需较大剂量的含碘对比剂,对于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哮喘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原有病情。
3.致畸:孕妇进行下肢血管CTA检查时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4.对比剂渗漏:在注射碘对比剂时可能会出现对比剂渗漏,导致局部肿胀,需及时告知操作者给予相应的措施。
检查科室
放射科
检查费用
450元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检查前需明确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此项检查。
2.明确患者是否怀孕,是否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肾功能不全或哮喘。
3.在检查前应先行埋置静脉留置针。
4.检查前尽量穿无金属纽扣或金属装饰物的裤子和内裤,尽量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去除,以免干扰图像质量。
5.躁动患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前需注射镇静剂,否则会影响图像质量。
6.检查前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7.检查前需了解检查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是否空腹
否
检查适应症
1.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者。
2.怀疑有下肢动脉闭塞、狭窄、动脉瘤或下肢动静脉畸形的患者。
检查禁忌
1.孕早期女性。
2.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
3.碘对比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及哮喘患者。
4.患有严重心功能疾病或肺部疾病而不能平卧者,或其他疾病而不能长时间静卧者。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患者应取平卧位于CT检查床,双手举于头顶。
2.医生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及检查部位。
3.医生将CT检查床移动到定位线,患者需配合医生不能移动位置。
4.连接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少量试注,明确静脉是否通畅,患者有任何不适需告知操作者。
5.检查中CT机检查床会根据不同情况移动扫描床,患者应保持静止不动。
6.检查结束后,操作者拔除与高压注射器相连的管道后,患者可到休息区休息30分钟无明显不适后拔除静脉针方可离开。
不适反应
1.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如瘙痒、丘疹、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憋气等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对比剂渗漏,可出现局部肿胀,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3.发热反应,注入对比剂时出现发热为正常反应,患者无需过度紧张。
注意事项
扫描过程中患者必须保持扫描部位不动,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一般情况下24小时可取得报告。
注意事项
1.短时间内尽量避免多次接受X线和CT照射。
2.检查后患者需保留静脉留置针半小时,并到休息区休息半小时,无任何不适出现,可到检查室拔除静脉留置针。
检查报告解读
检查所见
指医生通过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结果得出初步诊断。
常见诊断
双下肢动静脉未见确切异常、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下肢动脉瘤、下肢静脉血栓。
表示正常的结果
双下肢动静脉未见确切异常:双下肢动静脉通畅,未见狭窄或充盈缺损。
表示异常的结果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
异常结果描述:
左/右下肢动脉局部狭窄/完全闭塞,远段血管显影浅淡/显影尚可。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血栓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
诊疗建议:
抗凝、溶栓,必要时介入溶栓、吸栓或手术取栓。
参考资料
[1]邢俊,程爱兰,金莉卿,葛冰,孙佳琦,高芬,于红.可变螺距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与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128-131.
[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下肢动脉CTA扫描技术专家共识协作组.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