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上腹部MRI检查即对肝、胆、胰、脾进行MRI检查,原理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组织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组织中的氢质子发生共振,经过对MR信号的接受、转换、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产生MR图像。MRI为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肝、胆、胰、脾病变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检查目的
上腹部MRI对肝脏小病变、胆系病变及胰腺及脾脏病变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发现肝、胆、胰、脾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脓肿、增生性结节、炎性假瘤、肝包虫病以及各种原因的肝硬化、脂肪肝、色素沉着症等,也可发现这些脏器的天性发育异常。还可以用于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效果的随访和观察。
检查风险
1.肾功能受损:行增强MRI扫描的患者,虽然对肾功能的损伤较碘对比剂少,但仍有少数患者会发生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危险的可能。
2.Gd对比剂过敏:行增强检查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现Gd对比剂过敏的现象,如皮疹、恶心、呕吐,相对少见,出现上述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3.对比剂渗漏:注射对比剂时可能会出现对比剂渗漏,导致注射部位局部肿胀,需及时告知操作者给予相应的措施。
检查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急诊科
检查费用
500~1000元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铁磁性植入物、心脏起搏器、早期妊娠或幽闭恐惧症。
2.行MRI增强扫描者需明确是否有Gd对比剂过敏史或肾衰竭,并在检查室埋静脉留置针。
3.躁动患者或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前需注射镇静剂,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4.检查前在更衣室换病服,去除身上携带的手机和所有铁磁性物质。
5.检查前4小时以上禁食、禁水,同时患者应训练屏气。
是否空腹
是
检查适应症
1.腹部有异常的疼痛和感觉的人群。
2.其他检查难以发现肝、胆、胰、脾病变的患者。
3.对于其他检查发现肝、胆、胰、脾病变,但不能明确病变性质的患者。
检查禁忌
1.孕早期的女性。
2.幽闭恐惧症患者或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
3.Gd对比剂过敏、肾衰竭患者禁行增强MRI检查。
4.严重心功能疾病、肺部疾病而不能平卧者,或其他疾病不能长时间静卧者。
5.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无法去除者。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受检者应取平卧位,躺于MRI检查床。
2.操作者将MRI检查床移动到上腹部位置。
3.行MRI增强检查的患者需连接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少量试注,明确静脉是否通畅及患者是否有不适。
4.检查中MRI机检查床会移动扫描床,受检者需保持扫描部位不移动。
5.检查结束后受检者可遵医嘱离开检查室。
不适反应
进行上腹部MRI平扫时一般无不适,进行增强扫描时,可能会出现Gd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如丘疹、瘙痒、恶性,或注射部位肿胀、疼痛,需及时告知操作者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扫描过程中患者必须保持扫描部位不动,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一般情况下24小时可取得报告。
注意事项
1.MRI增强扫描检查后患者需保留静脉留置针半小时,并到休息区休息半小时,无任何不适出现,可到检查室拔除静脉留置针。
2.行增强扫描的患者检查结束后可多饮水,促进对比剂的排出。
检查报告解读
检查所见
通过MRI所展现的图像,可以判断患者的肝、胆、胰、脾等器官的变化。
常见诊断
肝胆胰脾未见确切异常、肝硬化、脂肪肝、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炎、胆囊癌、胰腺炎、胰腺肿瘤、胰岛细胞瘤、脾脓肿等。
表示正常的结果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信号均匀,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肝内血管走行正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脾不大,胆囊不大,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
表示异常的结果
肝脏异常
异常结果描述:
肝脏体积、大小及形态改变,其内见局限性/弥漫性等信号/极低信号/稍低信号/稍高信号/极高信号影,边界清楚/不清楚,增强扫描呈强化/不强化。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肝硬化
、脂肪肝
、肝脓肿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囊肿
胆系异常
异常结果描述:
MRCP可见胆管扩张,其下端见低信号影或称杯口状/半月状低信号充盈缺损;胆管局限性狭窄并截断。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胆系结石、胆管癌、胆道梗阻
胰腺异常
异常结果描述:
胰腺大小、形态改变,其内见均匀或混杂信号影,胰管扩张者在MRCP上显示未条带状或串珠状高信号影。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胰腺炎、胰腺肿瘤、胰岛细胞瘤
脾脏异常
异常结果描述:
脾脏内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强化。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脾囊肿
诊疗建议:
较小者无需治疗,随访即可,较大者或出现压迫症状者需手术干预。
参考资料
[1]白人驹,张雪林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欧阳汉,赵心明,罗斗强,等.肝脏及上腹部MRI扫描序列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017(008):751-753.
[3]于昭,范伟雄,邹敏,等.MR动态增强扫描在上腹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4):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