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骨密度测量是利用X线和其他技术对人体骨矿含量、骨密度和全身体质成分进行无创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定量超声检查、定量CT检查和单光子吸收测定法等, 以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应用最广,是反映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检查目的
骨密度测量可了解到骨矿物质含量、骨宽、尺桡骨间距等指标数据,反映骨质疏松程度,提供对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危险性的评估,主要应用于对原发和继发性两大类骨质疏松症的骨质测量,以及对这些骨科疾病治疗效果的随访和评定。除鉴定骨质疏松外,骨密度测量还用于评估预防老年性和其他骨代谢疾病所导致的骨质流失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风险
骨密度测量一般无不良影响,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检查即可。
检查科室
骨科
检查费用
100~300元,具体检查费用与医院级别有关,存在一定差别。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了解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便于检查中的合作,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2.去除手表、手机、硬币等金属饰物,如身体内有金属植入物,需提前告知医生。
3.按照医生指导,了解相关药物禁忌,避免近期内服用钡剂、钙剂及椎管造影剂等药物。
4.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但检查尽量在餐后2-4小时进行。
是否空腹
否
检查适应症
1.女性大于65岁或男性大于70岁的老年人群。
2.年龄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发生过病理性骨折的患者。
3.绝经后的妇女,包括自然停经以及手术导致的停经者。
4.激素使用者或不明原因的身高变矮,有明确家族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
检查禁忌
以下人群需避免进行骨密度测量:
1.检查前1周服用钡剂、钙剂等药物,干扰图像显示者;
2.身体内带有金属植入物者,如有特殊情况,需与医生沟通后处理;
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4.近期进行过肺扫描、骨扫描、肾扫描等放射性核素检查者;
5.腰椎测量不能平卧或侧卧者;
6.双腿骨折或双腿做过关节置换者。
检查中
检查过程
患者脱去鞋袜,露出脚后跟,直接与探头接触,配合医生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
1.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分别测量股骨近端、Ward三角区和大粗隆等处的骨密度。可测定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度比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小。
2.定量骨超声测定法
患者将足跟置于恒温水槽中,在跟骨的一端发射低频脉冲超声波。
3.单光子骨密度测量法
患者取坐位,测量部位为桡骨远端1/3处。一般右手为主的人测量左前臂,“左撇子”测量右前臂。该法不能测定髋骨及中轴骨(脊椎骨)的骨密度。
4.定量CT
准确测定特定部位的骨矿密度,适用于观察骨质疏松引发的位于脊柱、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等富含海绵骨的部位的骨折。
不适反应
骨密度检查一般无痛,也无其他不良影响。
注意事项
检查时听从医生指导,保持放松状态即可。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检查当天即可产出报告。
注意事项
1.骨密度出现异常的人群,需定期进行复查,对骨质疏松做到早期发现和干预。
2.对于易发生骨中钙质减少、骨质疏松的阶段,应定期检测骨密度。绝经后妇女建议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便及早发现;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可缩短随访间隔,治疗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
3.骨密度检查短期内不宜反复进行。
检查报告解读
简短描述
骨密度检测报告包括检查者基本信息、测量部位、检查所见、参考值范围、常见诊断等。
检查所见
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BMD所测值-BMD正常青年人群参考值)/SD正常青年人群参考值,BMD代表骨密度,SD代表标准差。
常见诊断
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
表示正常的结果
BMD在青年成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以上者为骨量正常,即T值≥-1SD。
表示异常的结果
骨量减少
异常结果描述:
BMD值介于平均值-1SD-2.5SD之间,提示骨量减少。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骨质流失
异常结果分析:
骨质流失者一般有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外层轻微吸收,骨密度稍低。
骨质疏松
异常结果描述:
BMD值低于平均值-2.5个SD, 即T值≤-2.5 SD, 无骨折或有脆性骨折,提示骨质疏松。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轻度骨质疏松
、重度骨质疏松
异常结果分析:
轻度骨质疏松者可见部分骨小梁消失,呈筛孔样、斑片状骨,密度减低区;严重骨质疏松者大范围骨小梁减少,皮质变薄,密度显著降低。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生活方式调整、骨健康补充剂添加以及药物干预等。
参考资料
[1]韦以宗 主编.中国骨伤科学辞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第277页.
[2]杨志寅 主编.诊断学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第987页.
[3]程晓光.骨密度测量和骨质疏松诊断[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5(5):308-310.
[4]张伟,李石玲.骨质疏松症诊断与骨密度测定方法[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018(001):81-84.
[5]刘新民 主编.内科学·第二卷.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第511-512页.
[6].营养科学词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7]柯天华,谭长强 主编.临床医学多用辞典.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933页.
[8]张福东,蔡美琴. Methods for Measur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heir Newly Advancement%骨密度测定方法及最新进展[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8,016(006):392-395.
[9]陶玲.骨密度检测的方法及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000(012):92-93.
[10]冯云.1289例骨密度检测分析及护理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