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超声心动图又称为运动扫描型超声心动图,属于在一条超声波束上成像的超声检查技术,是利用不同时间反射回来的声波,依反射界面的先后呈一系列纵向排列的光点显示于荧光屏上,用坐标轴Y轴表示超声声束探测的深度,X轴表示超声声束运行的时间,随时间展开后形成心脏各层结构变化曲线的检查方法。
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群,主要用于测量心腔大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脏瓣膜活动等。
1.受检者用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暴露胸部,主要常规检查的部位是胸骨旁(胸骨左缘第3~5肋间隙)、心尖部(心脏搏动最强处)、剑突下(前正中线剑突下)及胸骨上窝(胸骨上切迹)处4个声窗;
2.医生在受检者胸部涂耦合剂;
3.医生在患者胸部进行探查,在进行胸骨上窝探查时,需适当垫高肩部;进行剑突下检查时,患者需屈膝并且放松腹壁。患者一般平静呼吸即可,少数肺气多者可让患者呼气末屏气,受检者配合医生指挥即可。
未见明显异常。
由于左心腔扩张,二尖瓣开瓣振幅缩小,形成特征性的左心室波群“大心腔,小开口”表现;而二尖瓣因为开放振幅减小,但前后叶仍呈镜向运动,呈“钻石样”改变,并且其二尖瓣前叶距离室间隔的距离明显增大,一般>10mm。
因室间隔增厚,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血流速度加快导致文丘里效应,形成特征性的“SAM”征,即二尖瓣前叶收缩末期前移。
二尖瓣前叶与后叶粘连,形成特征性的“城墙样”改变,即射血分数(EF)斜率变平直,前叶和后叶同向运动;主动脉瓣狭窄时,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开瓣振幅减小,一般<15mm。
舒张期反流血液冲击二尖瓣前叶形成瓣叶高速颤动。
a凹变浅或消失时,肺动脉压增高,且肺动脉瓣出现中期关闭现象,表现为CD段为“W”形,或出现肺动脉瓣提前关闭,形成“V”形,而肺动脉瓣狭窄时a凹加深。
二尖瓣支持结构松弛,二尖瓣CD段向后移位,形成弧形的“吊床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