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检查又称屈光测量、验光,是指使用各种镜片或仪器检测屈光不正的操作过程,包括主观检查法与客观检查法,但多联合使用,如散瞳进行检影法检查后,随后用主观检查法予以核对,并在瞳孔恢复原态后,再作复光(后试验)检查。这类检查具有准确、经济的优点。
1.主觉检查法主要用于年龄较大和低度屈光不正者,也可用于验证客观检查的结果。
2.静态检影法适用于除适应动态检影法者外的其余患者。
3.动态检影法适用于40岁以上、青光眼患者,为诊断疾病,需初步排除屈光不正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条件进行静态检影者。
屈光检查分为主觉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且经常混合使用,为检查者获得准确度数。
· 主觉检查法
多用于年龄较大和低度屈光不正者,也可用于验证客观检查的结果。
1.主觉插片法:
(1)医生会通过视力表等检查裸眼视力,并进行眼底检查。
(2)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灵活判断检查者屈光不正的性质和度数。
(3)医生根据判断结果在检查者双眼前分别插凸或凹球镜片,并分别测视力。镜片度由低逐渐增高,并边换镜片边测视力,直至获得最佳视力。
(4)当检查者视力不再增加时,医生会试加柱镜片,并增减其屈光度和旋转其轴位,直至旋转轴位到视力最好的轴位为止。
(5)医生将所测得的球镜片和柱镜片的屈光度联合起来,就是检查者所需的屈光度。
2.云雾法:
(1)医生会让检查者佩戴凸球镜片,此时检查者会视物模糊,像在云雾中一样。
(2)10~30min后,检查者逐渐适应此度数,医生会在原凸球镜片前由低到高依次递加凹球镜片,以逐渐抵消凸球镜片的屈光度,直至视力最佳。
(3)医生会将检查者此时所戴的凸凹球镜片相加,得出该眼的大致屈光度。
3.散光表验光法:
(1)用上述方法得出度数后,检查者佩戴此度数的镜片,双眼分别注视散光表。
(2)医生会根据散光表上的线条对检查者进行测试。
(3)医生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镜片度数获得检查者的散光度数。
· 客观检查法
该方法是临床上最正确且较常用的屈光检查法,包括静态检影法和动态检影法,医生会根据检查者的年龄、病史及生活工作需要等在静态检影法和动态检影法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两者的检查步骤相同,但最大的区别在于静态检影法在散瞳状态下进行,动态检影法则无需散瞳。检查步骤如下:
(1)在暗室中,检查者和医生相对而坐。静态检影相距1m,动态检影时相距0.5~1m。
(2)检查者注视自身正前方远处,医生会上下左右来回轻摆检影镜,观察检查者瞳孔中央约4mm的光影形态、亮度、移动速度及其与检影镜摆动方向的关系,并以此让检查者佩戴不同度数的凹面镜片或凸面镜片来矫正,直到光影不动。
(3)等到散瞳药劲消失后,瞳孔恢复正常医生会根据检查者的年龄、工种、屈光不正性质、舒适程度、矫正视力等综合因素,将检影所得的屈光度经过适当增减后让检查者试戴半小时,如无不适感开配镜处方。
· 电脑验光
此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检查者合作不好时,易有极大误差。检查步骤如下:
(1)检查者下巴放在验光机支架上,前额紧贴机器。
(2)医生将镜头调至合适角度,检查者根据医生指示注视机内视力表或图案,当注视标完全清晰时,电脑机会自动调焦测量并显出验光结果,打印输出球镜度、柱镜度、轴向等验光结果。
(3)医生根据打印处方,让检查者戴上相应度数的眼镜,并进一步微调直到矫正满意为止,然后开出配镜处方。
屈光检查报告包括检查者个人信息、检查数据及配镜处方。
1.25屈光度远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90°方向。
2.00屈光度近视,联合1.25屈光度近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135°方向。
若检查后与正常结果不符,均属于异常结果,如报告单上显示“OD 球面镜(S):+2.75;柱镜(C):-1.12”,即提示右眼远视275度,散光112度。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报告单上有很多的数据,其中R为右眼,L为左眼。球镜度数(DS),包括远视和近视的度数,如果前面有减号(-)是近视,如果是加号(+)是远视。柱镜度数(DC),为散光,而散光通常还有轴向,0-180度之间。如果想配眼镜,通常还需要瞳距的数据。大多数患者考虑佩戴框架眼镜,也可以选择隐形眼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