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输卵管通气试验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通过导管向宫腔内注入气体(多为二氧化碳),根据注气压力、下腹部听诊、患者感觉及腹部透视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即可判断。其诊断的准确率仅为45%~50%,且有发生气栓的潜在危险,不宜作为输卵管通畅性检测的方法,目前已逐渐被其它方法代替。
检查目的
输卵管通气试验不仅可以对不孕症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此外,由于最高压力可达200mmHg,可对输卵管进行扩张,使轻度的粘连剥离,阻塞输卵管的粘液可以被排出,使输卵管变得通畅。
检查风险
输卵管通气试验需用金属的导管管向子宫输卵管腔内注入气体,有可能会发生空气栓塞,致胸闷、气急、抽搐甚至昏迷、心脏骤停等意外。多因子宫内膜病灶及有小的缺损部位,而且这种微小的缺损术前难以诊断,或者导管穿通宫颈或子宫下段血管造成气体进入血循环发生气栓。
检查科室
妇科
检查费用
300~500元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检查前要排空膀胱。
2.避开月经期,宜在月经干净3~7天后进行检查。
3.术前禁止性生活。
4.若此前进行过此类检查应告知医生,同时应如实报告病史,同时要完善白带常规,血、尿常规及体温、血压的检查。
是否空腹
否
检查适应症
1.适用于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症的患者排除输卵管因素。
2.适用于输卵管轻度粘连的患者,可疏通输卵管。
检查禁忌
输卵管通气试验不适宜以下人群:
1.孕妇,经检查确诊已经怀孕者不可进行此类检查,以免影响妊娠;
2.盆腔存在生殖器肿瘤者;
3.生殖器官炎症患者,急性期或慢性反复发作期,药物治疗尚未控制,不可进行此项操作,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
4.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的人群。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受检者仰卧在检查床上,臀部靠近床边,双腿分开放在支腿架上。
2.受检者放松身体,医生会戴上无菌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两指蘸润滑剂,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查清子宫位置大小及患侧附件情况。然后以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消毒宫颈管,探针沿宫腔方向探测宫腔深度,插入导管至宫颈内口。
3.患者需保持静止,医生进行腹部透视,膈下有游离气体可证实输卵管是否通畅。
不适反应
在通气过程中,双侧输卵管堵塞的患者,腹部可能会有轻微的胀痛,检查结束后,痛感立即消失。输卵管通畅的患者由于气体进入腹腔,当坐起时气体在腹腔内上升,刺激横隔膜和肝圆韧带,部分敏感患者会产生肩部酸痛的感觉。
注意事项
1.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不可随意乱动,以免影响检查。
2.在通气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3.部分受检者可能因通气压力而出现输卵管一时痉挛,此时可能需配合医生肌注阿托品0.5mg。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输卵管通气试验当天即可出具结果。
注意事项
1.输卵管通气成功者膈下气体刺激肩胛部,会有疼痛感,可让患者以头低臀高位跪卧在床上,20分钟后,气体被人体组织吸收,即可缓解。
2.输卵管通气试验后患者若疼痛症状加剧应及时告知医生。
3.输卵管通气试验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以免引发感染。
检查报告解读
简短描述
输卵管通气试验检查结果主要包括受检者基本信息、注入二氧化碳压力、诊断结果。
检查所见
通过仪器内的标准压力测定单元,直接描绘在记录纸上,显示正常、异常的子宫腔及输卵管的压力波动曲线,通过这条曲线就可以客观准确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程度以及蠕动情况。
常见诊断
输卵管通畅、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狭窄、输卵管粘连
表示正常的结果
通气仪以每分钟30~60ml的速度向子宫腔内输入CO2,子宫腔内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一般在100mmHg以下,而且随着输卵管的蠕动较规律的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在20~40mmHg之间,提示输卵管通畅。
表示异常的结果
输卵管狭窄
异常结果描述:
宫腔内的压力较高,最大压力可达120~200mmHg,最小压力也在80mmHg以上。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输卵管狭窄
输卵管粘连
异常结果描述:
宫腔内的压力波动幅度很小,呈屈曲样波动。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输卵管粘连
输卵管堵塞
异常结果描述:
宫腔内的压力会随着气体的输入呈直线样持续上升,压力可达到200mmHg,提示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输卵管堵塞
参考资料
[1]田爱徐.输卵管通畅试验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6):120-120.
[2]张艳梅,高立峰,杨亚滨.80例输卵管通气术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7):86-87.
[3]黄秀娟,杜艳辉,李玉霞,等.输卵管通气术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5):88-89.
[4] 黄秀娟,杜艳辉,张桂芹.输卵管通气仪在女性不孕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8):860-860.
[5]陈桂先,吴冬兰.输卵管通畅试验方法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01,3(12):95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