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华医学会骨科微创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腓骨长肌是位于小腿外侧的肌肉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共同构成小腿外侧肌群
腓骨长肌具有稳定足横弓和内侧纵弓,使踝跖屈的功能
腓骨长肌位于小腿外侧,腓骨短肌的上层,起自腓骨头和腓骨外侧面近端2/3,肌腱经外踝后方转向前,绕至足底,斜行向足内侧,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腓骨长肌是一条长柱状肌肉,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受腓浅神经支配,在小腿中上1/3处出现腱性组织,中下1/3移行为完全腱性组织。
腓骨长肌腱表面被覆腱旁组织,其深层为薄而透明的腱外膜。腓骨长肌腱有多个血供来源,其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有腓动脉的肌间隔支、跟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升支和降支,外踝前动脉以及跗外侧动脉等血管分出的腱支分布。
腓骨长肌与胫骨前肌的肌腱共同在足底形成“解剖学U形马镫”状结构,可维持内、外足弓及横足弓,也可与腓骨短肌协同进行踝跖屈。
腓骨长肌是小腿外侧浅层的长羽状肌。腓骨长肌腱从外踝后方下行,延伸跨过足底止于胫骨前肌腱附近。因此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一起构成“解剖学U形马镫”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动态稳定足横弓和内侧纵弓,以使足部减震和适应不平坦地面。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都止于足跖面,基于这个原因,二者可协同进行踝跖屈,在举重、散步跑步和跳跃时,几块长短肌协同作用使踝跖屈。
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和第三腓骨肌一起使足外翻,足踏地前这种协同作用对足部在地面精确定位非常必要。腓骨长肌也参与身体在额状面上的侧移活动。
日常应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促进肌肉蛋白质的生长,对腓骨长肌的养护有益。
腓骨长肌可维持内、外足弓及横足弓,也可与腓骨短肌协同进行踝跖屈,对完成踝关节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日常进行侧向跨步运动、徒步旅行、改变控球方向、滑雪和溜冰等活动,都有赖于腓骨长肌协助提供动力。同时进行恰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锻炼腓骨长肌,运动量应适宜,避免在粗糙或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长时间散步或行走,以免引起肌腱劳损,出现滑脱。
腓骨长肌的日常养护较为重要,通过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腓骨长肌疾病的预防。日常应注意姿势和步态,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还应注意不要跷二郎腿,会压迫膝后上方的腓骨长肌,引起损伤;习惯采取膝关节弯曲的睡姿,或俯睡也会使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长时间处于短缩状态或使腓骨长肌负荷超重,出现损伤。
腓骨长肌是位于小腿外侧的肌肉,可完成踝关节屈曲运动,使足外翻,当出现腓骨长肌病变时,可见腓骨长肌的异常形态变化。
腓骨长肌是小腿外侧浅层的长羽肌,呈长柱状,与胫骨前肌相互连接,呈U形马镫状。
是指腓骨长短肌腱滑脱至外踝前方而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外踝前方可触到移位的腓骨肌腱,并有明显的压痛,伸屈足时,可听到肌腱滑动弹响声。X线摄片一般可发现外踝后缘有小的撕脱性骨折。
退行性腓骨长肌肌腱断裂往往发生在腓骨籽骨的远端。腓骨籽骨处的骨化往往提示肌腱断裂,影像学检查可见腓骨籽骨向近端移位。
是一组最常见的同时具备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双侧对称性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足部固有肌等伸肌最先受累,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的肌肉明显萎缩,形似“鹤腿”或“倒立的香槟酒瓶”,跟腱反射消失,晚期可产生马蹄内翻足、明显的弓形足、垂足和爪形手。
腓骨长肌损伤或病变后,可出现局部不适症状,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腓骨长肌损伤后,在足旋前、重复内旋或外翻时可出现疼痛、脚踝周围痛、脚踝乏力、前脚掌疼痛。疼痛主要在脚踝外侧,并向前向后以线性分布,沿着脚部向后,下腿外面中间三分之一的部分偶尔有些疼痛。
腓骨长肌断裂后,可导致小腿中下1/3交界处的外侧,有明显肿胀和压痛。
腓骨长肌损伤后,前足外翻、外展抗阻力时,可感到腓骨长肌肌力明显臧弱,影响正常活动,严重时出现跛行步态。
影响腓骨长肌健康的因素较多,临床最常见的有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
急性暴力性钝挫伤,如踝关节或膝关节扭挫伤,可损伤腓骨长肌。也可见于运动损伤,如滑雪、滑冰、踢球等剧烈运动时,足处于轻度内翻位,受到突然强力背屈之外力,引起腓骨肌猛烈地反射性收缩,使腓骨肌腱冲破上支持带的限制,滑向外踝前方。
踝关节损伤后长期固定于跖屈外翻位致伤,或由于腓骨肌上下支持及骨性纤维管韧带发育不良,或慢性损伤产生退变,使韧带变脆,足急剧内翻背伸,容易使腓骨肌肌腱滑脱。
如腓骨肌萎缩症属于遗传性疾病,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最先受累,可呈现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显性遗传等多种方式。
腓骨长肌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病史及临床症状自测。如果有急性外伤史,且小腿外侧肿胀、疼痛,行走跛行,前足外翻、外展时活动受限,则可能是腓骨长肌损伤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腓骨长肌检查前需要先向医生自述病史及临床症状,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行体格检查、肌力试验、MRI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腓骨长肌损伤后,可见腓骨小头及第1楔骨和第1跖骨基底部可有明显压痛。常可在腓骨小头及腓骨上2/3的外侧面及第1楔骨和第1跖骨基底部寻找到压痛点。
腓骨长肌肌力试验是检查该肌有否瘫痪及瘫痪程度的方法。该肌瘫痪时,足外展与外翻受限,为腓总神经麻痹的征象。如果腓骨长肌损伤有损伤,前足外翻、外展抗阻力时,可感到腓骨长肌肌力明显减弱。
首选且常规进行MRI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腓骨长肌断裂部位及程度,移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占位等情况,对于后期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肌电图检查可以判断腓骨长肌损伤患者的病情,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借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从而有助于诊断腓骨长肌萎缩情况。
[1]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6.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外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14.
[3](美)戴维·温斯托克编著.神经动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9):109.
[4]安德鲁·比尔.推拿按摩的解剖学基础 肌骨触诊与扳机点 第5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2):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