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横膈膜是分隔胸腔与腹腔的重要组织
横膈膜还起到参与呼吸运动、增加腹压的重要作用
横膈膜受损后可造成呼吸困难和腹部不适
横膈膜位于胸腔和腹腔的分界处,以胸骨的剑突后、第6对肋骨、第2-3腰椎为起点,以中心腱为止点,与胸膜与腹膜相连,上部有肺、心脏、食管等胸腔脏器,下部有肝脾脏、胃及肠道、肾等腹腔脏器。
横膈膜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约平第10胸椎水平;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水平。
横膈膜为躯干肌肉的一种扁薄阔肌。横膈膜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肌性部纤维可分为胸骨部、肋部、腰部三个起始部。起始部之间常留有三角形的小间隙,无肌纤维,仅覆盖结缔组织,为薄弱区,其中位于胸骨部与肋部起点之间的间隙称胸肋三角,有腹壁上血管和来自腹壁及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位于腰部与肋部起点之间,为尖向上的三角形区域称腰肋三角。
横膈膜上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横膈膜的主要功能是分隔胸腔及腹腔、帮助呼吸运动及增加腹压,具体如下:
横膈膜位于胸、腹腔之间,横膈膜与胸膜相接,与胸壁一同围成胸腔,构成胸腔的底,并于腹膜相接,与腹壁一同围成腹腔,构成腹腔的顶,起到将胸腔与腹腔隔开的作用,使两腔内脏器处在不同的空间。
横膈膜为主要的呼吸肌,在吸气中作用较大,收缩时,横膈膜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横膈膜穹隆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腹式呼吸中是以横膈膜舒缩活动为主,因为其舒缩可引起腹腔内器官位移,造成腹部明显起伏。
横膈膜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排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维持横膈膜的健康需进行饮食养护,应从儿童期开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进食过多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并避免摄食过量出现肥胖,引起肌肉负担过重,使横膈膜的活动受到较大阻力,影响横膈膜健康。需要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使腹压过大,引起横膈膜膨隆及横膈膜疝等。
维持横膈膜的健康需适当开展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可以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对预防横膈膜疾病有益。还可以经常进行腹式呼吸的练习,可以有意识的使横膈膜缓慢下降和上升,锻炼横膈膜肌力,增强肺通气功能。注意体力活动量应根据体力活动习惯、身体情况、心脏功能状态等决定,以运动时心跳、呼吸轻微加快,运动后周身舒畅为宜。
横膈膜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充分休息、避免外伤等。
工作和生活要合理安排,不要长时间工作或学习,适当进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午间可适当进行午休,连续作业中适当活动和修整,晚间保证充分睡眠,睡眠时间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地进行合理安排,以醒后周身感到舒适、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为宜。
横膈膜受损多由外伤导致,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护胸壁,避免受到锐器刺入、坠落、撞击等损伤,尽量避免在危险地段活动,不与他人起肢体冲突,跌倒时可用手臂护住头胸等重要部位。
横膈膜为人体重要的分隔胸腔与腹腔、参与呼吸运动与增加腹压的器官,当出现横膈膜疾病时,其形态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横膈膜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横膈膜和不健康横膈膜的区别。
横膈膜正常形态是呈伞状的肌性结构,凸面朝上,可随呼吸运动而上下升降,中间有三个供食管、血管等通过的裂孔。
多由外伤导致,可分为穿透性或钝性横膈膜损伤,都可见横膈膜破裂,穿透性损伤多为贯穿伤,检查不仅可见横膈膜破裂,还可见周围脏器受损,并有大量血液,可能出现血胸、气胸、心包积血、腹腔积血、腹膜炎等体征。钝性损伤时横膈膜裂口较大,有时可达10cm以上,常位于横膈膜中心键及横膈膜周围附着处。
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多见于横膈膜麻痹,为一侧或两侧横膈膜神经受损,导致横膈膜异常上升和运动障碍,横膈膜处于松弛状态,有胸膜腔的腹压牵引使横膈膜被动延长和向上膨隆,多可见横膈膜抬高或隆起,腹腔内脏器向上,往胸腔方向突出,横膈膜张力可变大,形成一层薄膜。
横膈膜疝可分为先天性横膈膜疝、创伤性横膈膜疝、食管裂孔疝,创伤性横膈膜疝较多见,多可见横膈膜破裂,由于胸腔压力低于腹腔,出现腹内脏器腹腔积液疝入或流入胸腔,常见疝入胸腔的腹内脏器依次为胃、脾、结肠、小肠和肝。
可见于破伤风,由于破伤风杆菌侵袭,会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会使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使随意肌紧张和痉挛,可以使横膈膜受累,出现横膈膜痉挛与阵发性强烈收缩。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也可由于血钙浓度下降,严重时导致出现横膈膜痉挛。
横膈膜可由先天原因出现发育异常,当横膈膜中心腱过短时,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部位的横膈膜纤维会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导致漏斗胸。
横膈膜原发性肿瘤较少见,多由附近器官或组织肿瘤转移侵犯,多见胃癌、食管癌等累及横膈膜,以纤维肉瘤多见,X线检查可见横膈膜上有球形或块状阴影,多呈分叶状。另外横膈膜还可出现良性肿瘤和囊肿,多数表面光滑,以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多见。
横膈膜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出血、呼吸困难、腹部与消化道不适症状等症状,具体如下:
横膈膜可因外伤破裂损伤周围神经而出现疼痛,也可由于出血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疼痛,也可由于肿瘤侵犯,出现可放射至右肩的疼痛,也可由于横膈膜向上膨出或有疝的形成,出现肋胁与腹部疼痛。
横膈膜受外伤多会出现出血,若有外部创口,可出现创口处有血液流出或渗出,还会导致胸腔内积血,出现血胸,会压迫肺、心包等胸腔内器官组织。出血较严重时还会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和末梢血管充盈不良等。
由于横膈膜为主要呼吸肌,会参与呼吸运动,若其受损或并发气胸、血胸等症,多会导致呼吸运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困难,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费力、憋气等症状,如单侧横膈膜膨隆者多出现剧烈运动时呼吸困难,双侧横膈膜膨隆者肺活量下降较多,静息状态下也会有明显呼吸困难、吸气时腹部凹陷等反常呼吸现象。
横膈膜破损多会出现横膈膜疝,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腹内脏器发生嵌顿和狭窄,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等消化道梗阻或腹膜炎表现。
横膈膜受创伤有大量出血时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气虚、神志改变等,横膈膜肿瘤疾病也可出现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不适。
横膈膜受损多会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和腹部不适等,影响横膈膜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横膈膜受损可由外伤导致,如穿透性暴力、火器伤、刃器伤等都可导致横膈膜出现创伤,可为贯通伤、盲管伤,钝性暴力如交通事故、高出坠落也可导致横膈膜破裂,多发生在左侧,可能与右上腹的肝减缓暴力和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作用方向有关,暴力损伤多会合并其他脏器及肢体的损伤。
横膈膜受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横膈膜中心键过短导致胸部畸形以及先天性横膈膜缺损导致疝的形成,可能是受遗传与胚胎发育缺陷的影响。
部分腹腔、胸腔手术可能会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直接导致横膈膜受损。如颈部手术导致甲状腺受损也可能导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横膈膜痉挛。食管癌、胃癌等部位出现肿瘤疾病时多可发生横膈膜处的转移或压迫横膈膜神经,导致横膈膜受损。颈椎病压迫到横膈膜神经时也可导致横膈膜出现功能异常从而出现肌萎缩和脏器膨隆而受损。
肥胖、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多次妊娠和不正当屏气等因素,可使腹压长期增高,横膈膜上的食管裂孔逐渐扩大,易导致出现疝的形成。
横膈膜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测,如出现胸腹部疼痛、出血伴有呼吸困难、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减少,并有明确外伤史,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横膈膜破损造成;若除上述症状还有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等症状,可能是腹腔脏器通过横膈膜缺损疝入胸腔导致;若胸腹部不适伴有乏力、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需警惕横膈膜肿瘤的产生,有异常和不适时需前往医院配合医师进一步检查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和治疗。
横膈膜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横膈膜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通过视诊观察胸腹部是否有破裂伤口、出血、异常肿物,是否有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减少、腹式呼吸时胸腹起伏是否正常,并观测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困难等,还需观察是否有皮肤发绀或苍白、皮温降低、神志改变等失血症状。
通过触诊检查是否有胸腹部压痛、是否有局部感觉麻木或减退等异常。此外还需对患者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观测。
通过叩诊及听诊检查胸部是否有浊音或鼓音、肺泡呼吸音是否有减弱或消失、是否有肠鸣音异常等,以判断心脏、肺脏、胃肠道等处是否有损伤。
血液检查可辅助横膈膜疾病的诊断,如对横膈膜创伤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多可发现红细胞较少、血小板计数升高,血细胞比容也可提示失血程度,另外若创伤合并感染可能会发现白细胞升高等。
病理活检是确诊横膈膜肿瘤的金标准,若有不明肿物,需进行病理活检,判断其性质,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横膈膜的损伤多需进行胸腹X线检查,可观察横膈膜的位置、结构、正常运动是否发生改变,是否有破裂与损伤,并观察胸腹腔其他脏器的位置是否出现异常改变,对横膈膜疝、横膈膜膨隆、横膈膜创伤等都有重要诊断价值。
CT及MRI可用过矢状面或冠状面断层清晰地显示疝的部位和疝入的内容,可观测到横膈膜和周围脏器的关系、结构、形态等是否出现异常,还可观测到是否出现血胸、腹腔积血及异常肿物等,对横膈膜疝、横膈膜膨隆、横膈膜创伤、横膈膜肿瘤等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由于横膈膜位于胸腹腔交界处,其受损多会合并有胸腔或腹腔脏器受损,故多需采取胸腔镜及腹腔镜检查,可在镜下观察胸腹腔是否有积血、积液,是否有脏器、血管等损伤,脏器位置是否有异常,还可直接在镜下进行缝合清创、切除肿物等治疗工作。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6,68,70-71.
[2]王庭槐.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8-149,200.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1,253-255.
[4]孙玉梅,张立力.健康评估.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4.
[5]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