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初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周围绕以晕状发白区。
婴儿血管瘤大多采取保守治疗,观察为主;也可选择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冷冻治疗等方法根治。
婴儿血管瘤30%~50%的病变在出生时即可见到,根据部位、血管外观可分为红斑痣、杨梅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三种类型:
红斑痣
多见于头颈部,扁平,不突出皮肤表面,颜色鲜红,压迫时褪色。常常从出生时就有,或在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出现。这种红斑痣不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可以逐渐消退。
杨梅状血管瘤
多见于头、颈部,瘤的直径有2~4cm,且高出皮肤表面,界限清晰,呈鲜红色或暗紫色。它随小儿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多在1岁左右停止增长,以后逐渐消退。
海绵状血管瘤
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高出皮肤表面,呈红紫色或与皮肤颜色相同。触之柔软而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放松后又恢复原状,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婴儿血管瘤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异常。近年来婴儿血管瘤发病率增加,可能和人体内外环境中外源性雌激素增加有关。塑料制品、蔬菜、水果、肉类所含有的催熟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向人体提供一定量的外源性雌激素。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对婴儿血管瘤作出确认诊断。婴儿血管瘤出生时一般不出现,但有50%的婴儿可能表现为浅淡的斑片。出生后平均2周时,肿物迅速增长,12个月时开始消退;彩超检查可了解瘤体范围及血供情况;位于头皮、骶尾部及重要器官周围的瘤体需做CT/MRI检查,了解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器官。
90%的婴儿血管瘤较小且局限,不会影响重要区域,因此主要采取观察处理;约5%的病变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常见部位为唇部、肛门生殖器和腮部,局部治疗应用水化矿物油、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抗生素或水胶体敷料;10%的婴儿血管瘤可引起明显的畸形或并发症,可采用病变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干扰素α-2a或2b治疗、栓塞治疗、激光治疗和外科治疗等。
[1]Jack L.Cronenwett,K.Wayne Johnston.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第7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1061-1069.
[2]王蕾,蒋红编.临床专科护理技术丛书.实用皮肤病护理[M].201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