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嘴唇起泡指嘴唇及附近出现水疱,易破溃结痂,并伴有红肿、疼痛甚至全身不适。
嘴唇起泡可能是感染病毒或接触过敏源引起,可使用药物治疗。
症状
嘴唇起泡可见于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或接触性口炎,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不同,具体如下: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的症状为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感觉痛或痒,有紧绷感,随后出现簇集性的小水疱,周围发红,很快便破溃结痂。皮损有自限性,易复发,且复发时水疱总是长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疱疹性口炎图
疱疹性口炎图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出现前患者常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并感觉患处皮肤灼热或灼痛,随后出现红斑,很快长出簇状分布的丘疹并迅速变为清澈紧绷的水疱,周围有红晕,在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嘴唇带状疱疹图
嘴唇带状疱疹图
接触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患者在接触变应原后2-3天后会出现损害,表现为局部出现红斑和水疱,易形成糜烂或溃疡甚至坏死。病变除发生在接触部位外, 也可向邻近部位扩展,患者有灼热刺痛感,在停止接触变应原后,可于1-2周内好转。
接触性口炎图
病因
嘴唇起泡可能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或接触性口炎导致,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属于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可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间接传播。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血症,播散到表皮和黏膜上形成水疱,并累及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当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作,痊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接触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是过敏体质者的嘴唇黏膜与变应原接触后发生变态反应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牙膏、唇膏、口香糖、丁香油、各类药物均可作为变应原引发变态反应。
治疗
针对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或接触性口炎引起的嘴唇长泡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的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还可使用养阴生肌散、西瓜霜等,疼痛剧烈者可用利多卡因凝胶止痛。嘴唇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溶液湿敷,用激光进行局部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患者平时应多补充维生素B和C。
带状疱疹
口唇处的带状疱疹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等,疱疹破溃后可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并涂抹硫酸新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使用阿昔洛韦、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抗病毒及消炎止痛,早期口服泼尼松可以缩短病程。
接触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的患者首先要去除可疑的变应原,并服用氯雷他定片或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进行治疗,还可外用依沙吖啶溶液等进行湿敷,并在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醋酸氟轻松乳膏等。平时尽量不接触可能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食物或化妆品,必须使用时先小范围试用,无不良反应后再用。
参考文献
[1]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8-22,45-46.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8-70.